《《搜检大观园》评说》(原文全文)
前四十回与其后四十回《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详写日常生活,饮食起居,冬秋春夏,较少重大事件。金钏跳井,尤氏自尽等虽属人命关天,毕竟人微命贱,不影响贾府的整体荣华富贵安乐享受局面。前八十回中大场面大冲突主要两件,一是第三十三回《不肖种种大承笞挞》,即宝玉挨打;一是第七十四回《惑奸谗抄检大观园》。一百二十回的《红楼》,出自雪芹手笔的是前八十回。这...
前四十回与其后四十回
《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详写日常生活,饮食起居,冬秋春夏,较少重大事件。金钏跳井,尤氏自尽等虽属人命关天,毕竟人微命贱,不影响贾府的整体荣华富贵安乐享受局面。前八十回中大场面大冲突主要两件,一是第三十三回《不肖种种大承笞挞》,即宝玉挨打;一是第七十四回《惑奸谗抄检大观园》。
一百二十回的《红楼》,出自雪芹手笔的是前八十回。这八十回中自前四十回到此后的四十回有一个明显的发展,甚至可以叫作转变。前四十回宝玉还在童稚未褪的时期,不仅闹学堂(第九回)是孩子气,他与秦可卿、花袭人、秦钟间的苟苟且且也流露着未省世事的天真。他与黛玉的关系套用马克思主义讲工人运动的术语叫作还处于“自在”的阶段。王熙凤正在崭露头角,协理宁国府也好,弄权铁槛寺也好,所向披靡,势如上午近午的太阳。再加上此书开始时候关于石头、关于木石前盟、关于太虚幻境与金陵十二钗套曲,以及关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贾元春才选凤藻宫”,“大观园试才题对额”……等的描写,使前四十回具有一种开篇景象,“创世”喜悦,给读者以一种“乐莫乐兮新相知”的清新感至少是好奇心。
这四十回中也有一些严肃的与沉重的东西。甄士隐女儿的失散、家道的衰微是痛苦的,却毕竟是相当概念的,它预示了贾府的盛极而衰、色极而空的走向,却远远没有拿出足够感人的生活、形象与情愫。秦可卿死前的托梦十分要紧,但也与冷子兴的“演说”一样,指出问题,忠言逆耳,却毕竟提得太早,又在梦中,打动不了谁,贾府的人们正陶醉于自身的“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登高必跌重”的清醒的辩证法刺不痛也救不转贾家一个又一个虚骄浑噩的“乌眼鸡”式的灵魂。而作者的曲笔绕开了围绕着可卿之死的丑闻,并进而以耻为荣,以悲为喜,渲染了丧事的排场及宝玉路谒北静王的宠遇——贾宝玉恐怕还有曹雪芹的未能免俗的沾沾自喜在谒北静王的一刻跃然纸上,真实得很。
使宝玉自惭形秽的秦钟,秀美则秀美矣,其行事甚至其死亡写得如同一只猴子。宝黛钗的三角关系虽然麻烦却不乏稚趣。宝玉参禅、参“南华经”,一捅就破,轻如鸿毛,为生命(存在)所不难承受。袭人娇嗔,平儿软语,晴雯撕扇,龄官画蔷,众女儿活动于自己的领域及性格的规定性中,虽非游刃有余,绝不捉襟见肘,实乃差强人意。只有金钏之死如晴空霹雳,利剑穿心,令人惊恐震动于贾府平平常常乃至和和气气外表下的司空见惯的残酷。恰恰是这一事件造成了宝玉的被贾环所谗。宝玉冤枉地却是绝对事出有因地成为贾政惩戒的罪人,成为贾政维护正统礼教羽箭的理所当然的靶子。宝玉挨打是前四十回的高潮,是一个提纲挈领的总结,是贾政回天无力,贾府后继无人的一个象征性的却也是斩钉截铁的结论。
此后四十回柳暗花凋又一悲,大观园才修起来立起来,迅速地走向破败、支离、衰微。挨打以后宝玉大了,与黛玉的感情在赠帕题诗之后已经得到了确认与默许,可以说宝黛之盟已经确立,他们的爱情已由“自在”进入“自为”,再闹误会口角也已经带有血泪生死的严重性质。凤姐泼醋混战也好,大闹宁国府也好,效戏彩斑衣也好,虽然皆胜,却也一次又一次地付出了代价,渐露不支。晴雯补裘,平儿掩镯,勇而力尽,善而未功,读者旁“观”,便觉不是滋味。各种矛盾,更是洋洋洒洒而来,嗔莺咤燕,尴尬人事(贾赦讨鸳鸯碰壁),薛蟠遭打,嫌隙偏生(邢夫人找碴整王熙凤),加上茉莉蔷薇、玫瑰茯苓的混战与“红楼二尤”的横空楔入,按下葫芦起了瓢,奴才们互不相让,主子们各怀鬼胎,使宝玉及众姐妹的吟诗行乐似乎是进行在火山脚下乃至火山口上。“创世”早已完结,新朋渐成旧友,“上帝”把人造出来之后,人想要做的是享福,实际做的却是厮斗。明枪暗箭,战云密布,以斗争福,以斗卫福,却又以斗破坏了他们主奴人等相属相悖却又相通相成的“福”。于是乎在这四十回即八十回快要结束的时候出现了抄检大观园的不可思议的凶险事件,成为这四十回而且我要说是全书的高潮,成为各种矛盾的一大汇粹,成为八十回曹着《红楼梦》的事实上的结局。七十四回抄检大观园后,七十五回“异兆悲音”,七十六回“凄清”“寂寞”,七十七回晴雯夭亡,七十八回“杜撰芙蓉诔”,都可以作为抄检大观园的余波来读。七十九、八十两回写夏金桂、香菱、迎春诸事,另表一枝,虽仍属十二钗的故事,却已只见骨头不见肉,其艺术水准更象高鹗续作的另外四十回了。
探春的历史性评价
对待“抄检大观园”,看之重、言之痛、怒之深、虑之远、慷慨陈词、声泪俱下的是探春。人们熟知的探春的下面一段话,上纲之高,令人咋舌:
“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 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说着,不觉流下泪来。
好一个探春,果然如五十五回王熙凤对她的评价:“他虽是姑娘家,心里却事事明白,不过是言语谨慎;他又比我知书识字,更利害一层了。”她的“利害”(即厉害)表现在第一,她是把抄检大观园这件事作为走向“一败涂地”的必然结局的一个重要环节,一个凶险的征兆,一个终于被(锦衣府)抄家的事前的预演来看待的,叫作“渐渐的来了”。什么来了? 一切厄运直至灭亡的全过程和各种事件来了。第二,从某种意义上说,探春认为,这种预演,这种自己抄即“自杀自灭”,比被抄即“外头杀来”更可怕,更能致己于死命。因为“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也就是说,抄检大观园事件中,蕴藏了致贾氏家族于一败涂地的一切危机,一切病灶。
单从小说文本来看,探春这一段话略显突兀,因为此前的文字未能表现探春姑娘对于贾府的兴衰荣辱浮沉治乱命运的整体性思考。探春在与宝钗、李纨联合执政、三套马车、兴利除弊之时,似乎也还兴致勃勃,方能与宝钗一面讨论俗务利弊,一面引经据典地逗嘴(五十六回)。其次,象顶住赵姨娘的压力,维护自己的主子身份,以及在贾赦欲收鸳鸯为妾触怒了贾母时,挺身而出为王夫人辩护等事上,探春的表现都是积极的与有为的,远没有这样愤激绝望。为何别人未见大声疾呼地反对抄检,独独探春这样“言重”呢? 这里也可能有作者未及写出的因素;如我们可以设想,探春在联合执政一段以后对贾府的家政痼疾了解得更深忧愤得更广,我们还可以设想探春毕竟还是少女,容易冲动,自尊心备受“抄检”的伤害,因而言重了。但更为合乎逻辑的是:第一,这样深刻的论断决非探春冲口而出,她早有感受早有忧思,不过此前未及一一写出罢了。第二,更重要的是,这样深刻的论断实出自曹氏雪芹之口,没有过来人的清醒与犀利,很难说出那一段话来。通过自己的人物说出自己想说的话,是小说家包括伟大而且客观如曹氏者很难抵挡的诱惑,对这样的现象很难一概抹杀,这大概也是文无定法之一例。好在这话由探春说出,也还算“基本属实”,没有违背她的身份与性格。
但不论如何,探春的那一段话已是对“抄检大观园”的不移之论,一针见血,精彩确当,直捣要害,字字千钧。
阴差阳错十四卦
抄检大观园的缘起与始末,只有阴差阳错四个字可以讲得贴切。第一,赵姨娘为贾环讨彩霞事去求贾政,趁机汇报了宝玉已“有了”一个丫头(当指袭人)“二年了”。如此这般略去赵姨娘与贾政之私一段,赵姨娘房内丫环小鹊跑到怡红院报信:“你仔细明儿老爷问你话。”此段虽然惜墨如金,赵姨娘与宝玉的矛盾,赵姨娘在贾政面前“点”宝玉的“眼药”得手之势已出。第二步,宝玉临阵磨枪温书,内心其实“深恶此道”,晴雯建议宝玉装病蒙混过关,宝玉与贾政的价值观念的矛盾再次突出。第三,金星玻璃即芳官报告“一个人从墙上跳下来了”,晴雯为制造宝玉唬病了的舆论强调此事的严重性,并斥“睡花了眼出去,风摇的树枝儿,错认作人了”之说为“放诌屁”,只准小事化大,无事化有,不准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从而惊动了王夫人、贾母——晴雯何尝料到,她将成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她制造出来的紧张空气的受害者? 第四步,贾母从而论述:“如今各处上夜都不小心……只怕他们就是贼也未可知。”每天只是“吃两口”“睡一觉”“顽一回”,自称“老废物”,生来“享福”(均见三十九回)的“老寿星”贾母,突然发此恶言,却原来享福的人对服务的人全不信任,主奴阶级矛盾,从来就难以调和。众姐妹“都默无所答”,独探春汇报揭发了下人们设赌与争斗相打之情。贾母就此引伸:“你姑娘家,如何知道这里头的利害”,“既耍钱,就保不住不吃酒,既吃酒,就免不得门户任意开锁……趁便藏贼引奸引盗,何等事做不出来。”既如此保不住不如此,既保不住不如此就免不得更加如此如此,导致“何等事做不出来”,这种从苍蝇的前提得出大象的结论来的独特推导逻辑(或反逻辑),在我国也算“传”之长远而且普及的“统”,从正心诚意推导到治国平天下的《大学》之道,遵循的便是这种逻辑。探春的积极汇报导致了令探春痛心疾首的“自杀自灭”,真是动辄走向自己的反面。所以,“探春听说,便默然归坐”,她也老实了。第五步,林之孝家的不敢怠慢徇私,“忙至园内传齐人,一一盘查……终不免水落石出”,查出二十多个“赌犯”,其中三个为首的,两个是林之孝的两姨亲家——又是走向反面。另一个是迎春乳母。搞得大家无趣,叫作全都灰溜溜的。此事暴露了围绕迎春的诸种矛盾,特别是迎春之软弱与邢夫人对迎、探春所受待遇“不公”之不服气与邢夫人就此事对贾琏、凤姐之不满。邢夫人到迎春面前露骨挑动,矛头直指贾府的“大拿”凤姐及其夫贾琏,暴露出的矛盾就更带有根本的性质了,它牵扯到贾府主要是荣府的管理大权谁属的问题,也牵扯到贾赦贾政两房之间的矛盾。凡此种种,大体上从宝玉装病开始,引起了大观园气候的恶化,构成了抄检的前提性的气氛与背景。第六,所以,邢夫人自傻大姐处“缴获”了绣春囊,也就是得到了向凤姐的管理权、向贾政王夫人的优势、向贾母对贾政一支的偏宠挑战的炮弹。第七,邢夫人的不忿影响了迎春乳母的子媳,于是爆发了此子媳与绣桔后来加上司棋的口角,扯出了迎春的财政亏空麻烦,主子间的矛盾演化成奴仆间的矛盾,这也是必然规律。之后探春、平儿(并代表凤姐)介入,宝玉欲为柳家媳妇之妹讨情而未能,事情更成为一团乱麻。还没抄家,天下已经大乱。同时,中间插了一段邢夫人要挟贾琏为她迁挪二百两银子,并点出“连老太太的东西你都有神通弄出来”的秘密,使邢夫人向贾府主流派贾母——王夫人——凤姐挑战的形势更加明显和紧张,凤姐与平儿猜疑一通,不得要领,说明凤姐至少在此事上陷于被动招架的地步了。第八,邢夫人派亲信王善保家的将绣春囊封了送给王夫人,将王夫人的军。素日“遮天盖日”“赫赫扬扬”(邢夫人语)的王熙凤成了嫌疑犯,只剩下跪在王夫人面前申诉辩诬的份儿。王夫人亲自出马抓“勘察”,有意识地安排王善保家的作搜检的先锋大将,凤姐跟着走成了陪同,说明大观园的管理秩序权力秩序出现了异常情势。第九,王善保家的趁机打晴雯的小报告,使与绣春囊毫无瓜葛的晴雯成为此次整饬风纪的行动的第一个打击重点,直至被逐、屈死。这既反映了晴雯急躁任性,关系学上有问题,更衬出了王善保家的之流对得宠的漂亮丫头的嫉恨已久及袭人的早期铺垫的效应、袭人麝月做人路线的胜利。
晚饭后搜检开始,第十,王善保家的一马当先,“请了凤姐入园”,首先一个遭遇战是在怡红院与晴雯进行了面对面的战斗。第十一,凤姐提出“薛大姑娘屋里,断乎检抄不得”,薛宝钗的处处设防,“一进角门……便命婆子将门锁上”(六十二回)的必要性、有效性即不战而胜的优越性显现出来了。第十二,王善保家的自取其辱,挨了探春一个耳光,又被待书抢白一顿,平儿解劝,凤姐服侍探春睡下。她们身为抄检队的成员,又一直是管事的,实际却站在抄检的对立面,看抄检最卖力最冲杀的王善保家的笑话,这种现象着实微妙。第十三,在惜春家发现了入画的藏物,入画虽有小疵,并无大过,抄检队并未怎样,惜春却一味逐之。惜春的洁身自好的另一面竟是如此残酷、自私、不近情理,也令人瘆得很,原来恶行不一定全部出自恶人,惜春不是恶人,王夫人也不是恶人,但她们的恶行仍然令人触目惊心。而后,又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王善保家的一行搜检大观园的最大战果是破获了她自己的外孙女儿司棋箱中藏放的男人用品,暴露了司祺与乃表兄的私情。凤姐与凤姐手下的周瑞家的趁机对之狠狠奚落一番,算是凤姐等于此次占下风头的事件中唯一的一点反击。王善保家的自打嘴巴,“只恨没地缝儿钻了进去”。
第十四,绣春囊或同类“淫秽物品”的窝主并没有查出,搜检的这一起因似乎被忘在了一边。毫无牵连完全无辜的晴雯、芳官被逐(回家或出家),虽有小疵但完全与此次搜检重点无涉的司棋特别是入画也落了个被逐的下场。
搜检大观园的前后与过程就是这样错综复杂纵横交叉,象个八卦(更正确地说是以上的十四卦)阵,而作者写得这样头绪分明,入情入理,用简洁的笔墨写出了大观园的这场史无前例的大混战,写出了这么多人物的各自的音容怒貌、外表内心,与他们之间的利害恩怨友敌真伪。《红楼梦》写到这里,确实可以说是已经达到了极致,已经写不下去、写下去也超越不过去了。这样的手笔,这样的洞察力和表现力,当令那些把生活简单化、“小儿科”化的小说家、评论家愧死!
王夫人之惑
很明显,搜检大观园的主导人物是王夫人。一向很有身份、很有“派”又很有修养的王夫人在绣春囊事件上如此紧张激动,如此凶恶反常,不是没有原因。其一,她受到邢夫人的压力。贾赦为兄,贾政为弟,按道理贾赦应该处处占先。但实际上贾赦邢夫人在荣府处于靠边站的地位。可能是由于贾赦没出息,可能是由于邢夫人没背景(即娘家没势力,从“傻大舅”的行止似可看出邢家的低水平),也可能是由于贾母不喜欢贾赦,或三者兼而有之、三者互为因果;反正荣府的主流派是贾母——王夫人(贾政)——王熙凤(贾琏)。王熙凤虽为贾赦儿媳,但贾琏并非邢夫人所出,而熙凤又是王夫人内侄女,故仍属这一条线。荣府主流派与靠边派的矛盾一直存在,并且大家都对之警惕。所以贾赦讲父母偏心的笑话立即引起贾母的多心与不快。贾赦讨鸳鸯而不得,虽王熙凤闪转腾挪,极尽打太极拳之能事,最后老羞成怒的贾赦邢夫人仍然把账算到主流派身上,遂借口扇子事件向贾琏发火,“不知拿什么混打一顿,脸上打坏了两处”(四十八回),邢夫人又找岔把王熙凤抢白一顿,叫作“嫌隙人有心生嫌隙”(七十一回),甚至使强人凤姐也“灰心转悲,滚下泪来”。如此等等,王夫人何能独无知觉? 王夫人为维护表面上的孝悌齐家、兄弟妯娌之道,就更要尊重邢夫人,要多多让步,何况这次与为贾赦讨鸳鸯不同,邢夫人抓住了“赃证”绣春囊,占了上风头!
其次,王夫人一直受到自己的心病的压力。自从宝玉挨打后袭人向她打了小报告,这块心病就一直占据着她。大伯子(赦)侄子(珍、琏)侄孙(蓉)外甥(薛蟠)的事她可以不管,贾宝玉的生长环境问题事关贾府的前途和她与贾政的晚年命运,她是放在心上的。仕途经济的事有贾政乃至有宝钗湘云袭人向宝玉进言管束,上学的事她也可以基本不问,宝玉的环境净化她要狠抓。宝玉的“下流痴病”可以不管,少女丫头中的“妖精”那是除恶务尽、必须肃清的。万恶淫为首,封建道德的精髓在于反淫防淫,并且只限女性之淫。女性反女性之淫比男性还要激烈,这是有弗洛依德的依据的。王夫人说:“……袭人麝月,这两个笨笨的倒好……我一生最嫌这样人……好好的宝玉,倘或叫这蹄子(指晴雯)勾引坏了,那还了得!”(七十四回)这一段话充分说明了她的价值观念,什么轻,什么重,什么(笨笨的)好,什么最嫌(“都没晴雯生得好”),什么要管,什么不管,清清楚楚。王夫人的这种“最嫌”心情,这种“义愤”,充满了道德责任、家族责任感,她是自以为正气凛然的。
这样,收到邢夫人的“战表”“密件”——封好了的绣春囊以后,王夫人紧张得出奇。她喝令“平儿出去”,把素日众人喜爱怜惜尊重的平儿的脸面丢到一边,把平儿赶回奴才堆中,立即造成了非常气氛。开始审问凤姐,“泪如雨下,颤声说道”,真是如丧考妣,如临大敌,一副大难临头的真情实感。王夫人的道德意识,也实在够强烈了! 真象是查清了绣春囊,就可以令贾府家泰人安,富贵万年!
此后王夫人的举措有两点最为失常。一是她重用邢夫人的心腹王善保家的,用实际上牺牲王熙凤的权威与荣府的正常运行秩序的方法向邢夫人让步,采纳了突然袭击,强行搜检这一非常措施方案,大大败坏了毒化了大观园的安乐气氛,造成了行政管理上、心理上的失调。二是她亲自出马,处理从审讯凤姐、到组织搜检、一直到晴雯等丫环的去留这些具体问题,改变了她一向高高在上,全权委托与信任凤姐去办事的状况。她可能以为这样亲自动手才能加强搜检行动的威势,其实她比凤姐更不熟悉情况,更主观刚愎,凭一点先入为主的印象办事,搞得更是一蹋糊涂。而且,这样做就更少回旋余地。
我国长期以来逻辑学不甚发达,人们讲话思考不按形式逻辑的起码规则。王夫人先断言绣春囊是贾琏夫妇的,理由是:“……女孩子们是从那里得来? 自然是琏儿不长进下流种子那里弄来,你们又和气……”又反证曰:“……除了你们小夫小妻,余者老婆子们,要这个何用?”言之凿凿,连“你们和气”也成了有罪推定的论据。幸亏凤姐铁嘴钢牙,思路清楚,据理力申,“依炕沿双膝跪下,含泪诉道”,讲了五条理由,显然比王夫人的论断更讲逻辑。王夫人一听,叫作“大近情理”,便改了口说:“我也知道你是大家小姐出身,焉得轻薄至此? 不过我气急了,拿了话激你……”又没主见,又常有理,实质仍是被邢夫人“将”昏了头,被绣春囊一个淫字吓酥了胆,自称是“气了个死”。这样沉不住气,动辄丧失理智,由她来管事,实不如精明强悍的王熙凤。及至王善保家的走来,先谗晴雯,与王夫人一拍即合。从人事上看,王善保家的属邢夫人一系,与王夫人并非一宗;从观念上,却能共鸣。王善保家的献搜检之策,道理是“想来谁有这个(绣春囊),断不单只有这个……那时翻出别的来,自然这个是他的”,一口一个“自然”,语言与王夫人一致,逻辑之荒唐也与王夫人不相轩轾。果然王夫人应曰:“这话倒是。若不如此,断不能清的清,白的白。”又出来个“断”字,二人一个腔调,实在是难姊难妹,一样的水平。只是王夫人是主子,而且是大主子,才没挨上探春的嘴巴。
综观全过程,王夫人的表现可称“情况不明决心大,办法不多脾气恶”! 于是先传晴雯,一见晴雯的样子便兜头盖脸一阵恶言。作者解释道:“王夫人原是天真烂漫之人,喜怒出于心臆……今既真怒火攻心……”词语上虽然尽量美化软化淡化,仍显现出王夫人的特点。什么“天真烂漫,出于心臆”,换句话说,王夫人一无经验,二无头脑,三无手段,只不过跟着感觉走,乱发脾气,语言讹诈,以势压人。折腾了个天翻地覆,仍然是不清不白,要查的一个没查到,信用袭人而迫害晴雯,更是颠倒黑白,蒙在鼓里。她大概至死也不知道袭人如何与宝玉“同领警幻所训之事”,真是又可笑又可气又可怜。
王熙凤的角色
王熙凤在搜检中扮演的角色值得评说。她精明强悍,两面三刀,“脸酸心硬”,“杀伐决断”(十三回),实际上是贾府特别是荣府的栋梁之材,铁腕人物。探春也厉害。毕竟是姑娘家,将成为人家的人,又是庶出,理事时既有临时意识又常有后院失火,赵姨娘混闹的干扰。宝钗只是亲戚,志在独善、保身,无意支撑大厦。其余(包括贾母、贾政、王夫人、也包括宝玉),从理家治事的观点看,说穿了都是废物,寄生虫,或干脆是挖墙角的害虫。当然,王熙凤也有以权谋私,假公济私,弄权玩术,仗势欺人,盛气凌人直至伤天害理的种种恶德恶行。她积怨甚多,不留余地,内内外外欠了不少的账,以至最后锦衣府抄家时,贾家许多罪状与她有关。但毕竟她是唯一的一直掌着权、用着权,也会掌权,会用权,能把一个大家族上上下下、主主奴奴玩转了的人物,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的大家族的行政管理,她一直还是胜任的,她甚至还有余力向东府“智力输出”呢,舍王熙凤还有谁能扮演这个运转枢纽的角色? 除了暂时的探春、宝钗、李纨三套马车执政,而且这个执政也是由于得到了凤姐——平儿主奴的大力支持与谦恭谨让才有可能出台,谁能代替凤姐的管理组织? 凤姐一病就一团乱,王夫人一介入就一团大乱,正是从反面证明了王熙凤的价值。
当然,王熙凤又有无法解救的弱点。概括起来,叫作有权无势,有才无德,有聪明无智慧,有宠无戴。
有权无势是说,王熙凤虽然最有实权最能管事,但从身份上地位上看,她当然远远不处在宝塔式的封建家族体制的顶端。贾母、赦、政、邢、王夫人,甚至贾琏从理论上说都是她的上司。权与势的分离使她不可能做更长远更宏大的战略性思考,使她不可能真正对家族对家史负责,使她也免不掉得捞一把且捞一把的临时性、“雇佣”性、盲目性的心态,而有势的某些人,不熟悉情况,又缺乏具体管理、具体办事的经验,只知一味地讲享受、讲排场、安富尊荣,而又勾心斗角、“生事”。这种权与势的分离,实是贾家由盛而衰的一个原因,一个契机。
尤其严重的是,有权无势或多权少势的结果是,一旦发生非常事件——如捡到绣春囊,她就可以降为“催拨儿”(跟班),甚至成为有势者王夫人的审查对象。这造成了贾府管理秩序的不稳定,也造成了王熙凤对自己的命运的掌握不住。
有才无德不必多说,树敌太多,用心太过,最后“力绌失人心”(一一○回)是必然的。
有聪明无智慧应归咎于她的文化水平不高,她一味逞强,其实多是小聪明,小苛刻。如玫瑰露茯苓霜事件中她提出“把太太屋里的丫头都拿来……只叫他们垫着瓷瓦子跪在太阳底下,茶饭也别给吃……”水平境界手段都低而又不计后果,有失大家风度,幸得平儿匡正才未成为事实。其实,她这种一人一事有问题便普遍折腾的做法,与搜检大观园的路子完全一致。当然,她能尊重平儿,以及尊重探春宝钗,也说明了她的慧眼识英雄,惺惺惜惺惺。
换一个角度看,宝钗等比她文化高,处事厚道周全,却只是自顾自,她们可肯投入? 可愿负责? 连平儿的“鸽派”言行也是既有为凤姐“补台”的一面,又能另树自己的形象、背着凤姐买好、实际上更加丑化了凤姐的形象的一面。
有宠无戴的问题是,王熙凤所以在贾府混到炙手可热的红里透紫程度,除王家前景、亲上做亲的双层姻亲关系,及她本人的才能因素外,主要靠宝塔顶尖人物贾母的宠信。《红楼梦》大量描写了王熙凤在贾母面前的邀宠,特别是她的巧言令色,富有笑料“包袱”的阿谀奉承,常使贾母神清气朗、笑逐颜开,“猴儿,猴儿”地夸凤姐不住。要说这也是悲剧。对下,她是封建管理的全权代表,执行人与监督人;对贾母,她是个弄臣,佞臣,滑稽人,寻开心的“猴子”。
她得到了贾母的宠信,却得不到“平级”“下级”与“靠边派”的拥戴。她自己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第五十五回,凤姐对平儿说:
按正理,天理良心上论,咱们有他(探春)这个人帮着,咱们也省些心,于太太的事也有些益。若按私心藏奸上论,我也太行毒了,也该抽头退步。回头看了看,再要穷追苦克,人恨极了,暗地里笑里藏刀,咱们两个才四个眼睛,两个心,一时不防,倒弄坏了。趁着紧溜之中,他出头一料理,众人就把往日咱们的恨暂可解了……
这话很重要。第一,凤姐想放松一下,保护一下自己,但这又与从严管理的实际需要不一致,也与上面的要求不一致。底下闹出尤二姐事,凤姐哪里“抽身退步”了? 可见,放松的愿望与她自身的利益与争强好胜的个性不一致。所以,话虽明白,终是空谈,实行不了的。
第二,他想找个帮手,哪怕暂时分点权出去,以免成为嫉恨的中心,终日烤在火上。这里甚至有几分哀鸣、示弱的味道,以致善良忠顺如平儿者也趁机与凤姐开了开玩笑。
但此时凤姐仍然没有弄清,主要危险来自邢夫人。邢夫人是她的婆婆,对她最为嫉恨。邢夫人靠边她得宠当权,这使邢夫人永远恨得咬牙,所以不论出了什么事都成为邢夫人攻她的炮弹。谁让她当权来着?邢夫人封上绣春囊送给王夫人所以能把王夫人“气了个死”,就因为邢夫人的潜台词是:“这就是你们掌权,你的好内侄女掌权的结果! 看,大观园的道德风化状况恶劣到了什么地步! 人们胡作非为、无法无天到了什么程度? 连绣春囊这样大逆不道、十恶不赦、万恶之首的东西都出来了,还有什么坏事出不来? 你们不负责谁负责? 你们不处置谁处置?”
邢夫人是把凤姐与王夫人绑在一起将军的。所以“天真烂漫”的王夫人经不住这一“将”,立即与凤姐平儿划清界限,拿出太太的威严来,将凤姐打成嫌疑犯。这里,或有用话激她的因素,也有讹诈一下诈出个水落石出的懒婆娘的路子,更有认定就是出自琏凤夫妇的武断,尤其有即使凤姐出了问题王夫人也已表现了铁面无私因而能站稳脚跟的哪怕是下意识的自保自卫意图。八面威风的凤姐一下子只剩下跪诉流泪的份儿! 八方肯定的平儿只剩下被喝令出去的份儿! 权力秩序的情势,说变就变! 何其迅速,何其容易!
即使在出了事,落入被动不利地位、只能跪着哭诉的时刻,凤姐的头脑也比别人清醒,所提方案也比较稳妥。她建议“且平心静气暗暗察访”,“胳膊折在袖内”,“丫头也太多了……不如趁此机会,以后凡年纪大些的,或有些咬牙难缠的,拿个错儿撵出去……”不能说她不支持王夫人整顿风化的决心。她试图把王夫人被邢夫人激起的怒火引到下面——丫头们身上去,化统治者内部的矛盾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矛盾,而且顾全脸面和影响,采取不那么咋唬的做法,要设法不让“老太太知道”,也可谓用心良苦。盛怒中的王夫人却没有接受她的合理方案,而是采纳了王善保家的“给他们个猛不防,带着人到各处……搜寻”的凶象毕露的方案,搞得鸡飞狗跳,投鼠伤器,阴差阳错而实际上一无所获。
探春及其他人在搜检中
在搜检大观园中,能够有反抗的表示的只有三人,晴雯、探春、司棋。司棋的表现是“低头不语,也并无畏惧惭愧之意”,用沉默表达了一种坚强不屈的血性,其后终于殉情而死,以生命进行了悲壮的抗争。晴雯和探春都采取了以退为进,以毒攻毒,以发展凸现对方的荒谬来寒碜对方的方法表示自己的抗议。晴雯是“挽着头发闯进来,豁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捉着底子,朝天往地上尽情一倒……”你不是要搜检吗,我让你搜检个痛快,“王善保家的也觉没趣”,晴雯主动倾箱,堵住了王善保家的的嘴。探春则声称“先来搜我的箱柜”,“我就是头一个窝主”,“我们的丫头自然都是些贼”,既然你不尊重我这里,我便第一个迎上去,硬碰硬,干脆把矛盾激化,不允许你一面跑进我的房中对丫头作威作福,一面假模假式地说什么“越性大家搜一搜,使人去疑,倒是洗净他们的好法子”。晴雯探春敢于这样用更加极端和激烈的办法来对待极端和激烈的蛮横,当然有一个前提:心中没病,已方没有辫子可抓。司棋不同便只有沉默的份儿。呜呼,如果竖立“搜检大观园纪念像”的话,应该塑这三个人的像。其他人的表现太差! 堂堂宝玉,平常倒还略有几句过激的清谈,到了这种场合,噤若寒蝉,为晴雯连一句公平话都不敢说,他能算得上什么“叛逆”? 最令人不解的是黛玉,连送宫花把最后一枝送给她她都要大挑其眼的,居然一声不吭地接受了搜检,接受了王善保家的从紫鹃房中抄出“宝玉的两副寄名符儿,一副束带上的披带,两个荷包并扇套……”并且“自为得了意”的事实。即使当时她不在场,来不及反应,事后何能不知? 何能连一滴眼泪都没掉? 她的“孤标傲世”哪里去了? 她的“促狭小性”哪里去了? 是曹公的疏漏,还是另有奥妙?
其他迎春、李纨,死人一般。惜春胆小,比凤姐等还要偏执过激,胆小的人的被动的激烈程度超过了胆大包天的人的主动的激烈,倒也是人性奇观,曹氏传之,功不可殁。发现了惜春房中丫环入画藏有贾珍赠给乃兄的物品并听了入画的申诉以后,凤姐已表态如情况属实“倒还可恕”,“你且说是谁作接应,我便饶你”,这时作为主子的、占有了入画的劳动的惜春不但不为之求情,反而强调:“嫂子别饶他这次方可。这里人多,若不拿一个人作法,那些大的听见了,又不知怎样呢。嫂子若饶了他,我也不依……”好一个“我也不依!”这也是铁面无私,“向我开炮”;只是打完了炮,中弹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下属! 喊完了“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她把婢女推下地狱,而自己修行成佛去了。
一花独秀,主子中表现堪称精彩的只有探春,宝玉与黛玉与她比较起来也是黯然无色! 她那个要搜就搜我的,“要想搜我的丫头,这却不能。我原比众人歹毒,凡丫头所有的东西我都知道……一针一线他们也没的收藏……你们不依,只管去回太太,只说我违背了太太……”的声明何其尊严! 何其带刺! 丫头的所有东西她都知道,一针一线也没让他们收藏,果然又歹又毒! 潜台词是,你们要搞歹毒的吗,姑娘我比你们还歹毒十倍呢! 所以是以歹攻歹,以毒攻毒,挺身保护自己的丫头,“怎么处置,我去自领”,这才是有派的真“主子”呢! 相形之下,连凤姐也显得那么渺小。
看来探春的庶出不白庶出,她没有白白付出代价,看来她早已学会了在不利的情况下扞卫自己的尊严,她言语尖刻,说得又狠又准,她读书知理,能一眼判定此次搜检的极不正常的性质与严重后果。她敢于斗争,一个耳光的清脆响声永垂天地。《红楼梦》中整日男男女女吃吃喝喝,哭哭笑笑,本来就少阳刚之气,“搜检大观园”读起来更是令人憋气,幸亏有探春的这个耳光,金声玉振,为搜检的受害者也为读者出了一口鸟气!
此七十回题曰“惑奸谗抄检大观园……”,“惑奸谗”三字表现了曹氏的鲜明倾向。谁被奸谗所惑,当然是王夫人。谁是奸谗,邢夫人、王善保家的是也。再远一点的谗,则是袭人于宝玉挨打后向王夫人的投其所好、抓住要害而又极端虚伪的进言。邢夫人此举与她前不久的“有心生嫌隙”,或可为自己出一点气,实际并无所获,她和贾赦夺不了贾政夫妇的地位与凤姐的权,她们的挑战影响不了贾母对赦、政二枝的态度。其结果,只能是使贾府更加混乱、衰微! 统治者的内哄中,其实并没有也不可能有胜利者。
王善保家的那副从狗仗人势到得意忘形,到挨了嘴巴,到现世现报的样子,写得不算太深刻,但仍然十分好读。《红楼梦》从整体上是不受善恶报应的观念的束缚的,但具体到赵姨娘、王善保家的这些人,曹雪芹似乎按捺不住要出出她们的洋相! 王善保家的的闹剧表演的下场,符合民意,值得多读几遍,以为势利恶奴的照妖镜,她们总是要挨耳光与自打耳光的。
薛宝钗最成功,趋利避祸,宝钗确有高明之处。只是这里也有悖论:宝钗的目的是“进入”大观园荣国府,成为其主宰至少是主宰之一,为此她必须远离大观园荣国府。她的独善其身的成功,正说明“兼善”的失败,她赖以生存和荣耀的家族的失败。她的心态与道路依然是贾府衰微过程中的一个现象一个因素。
总之,搜检事件中,没有成功者。无辜的晴雯、司棋、芳官、入画首当其害。王夫人折腾了一场并没查出绣春囊的由来,也不可能收到整顿道德秩序的功效,而是使已经极堕落了的道德秩序益发不可收拾地堕落下去。凤姐受到打击。居住在大观园中的所有年轻人受到打击。邢夫人除了积怨什么也没得到。王善保家的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袭人因晴雯事而受到宝玉的怀疑。一阵风狂雨骤之后,只有凋零,只有灰烬,只在凄清与寂寞。
简单的结论
一、这是一场小题大作的事件。小题大作带来的实际的与心理的伤害性的后果远远超出了绣春囊所能带来的后果与伤害,即使严格遵循“万恶淫为首”的道德准则,也不必采取这种普遍抄检的破坏性极大的手段。
二、这是各种矛盾的集中表现,因此,出这种事又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随着宝玉长大,王夫人为这净化生长环境除“妖精”的决心越来越大,对晴雯芳官等采取铲除措施的时间只是或早或晚的问题。贾府主流派与靠边派的对立,势与权的分离,王熙凤日益成为矛盾焦点等等,迟早要酿成事端。绣春囊事件,不过一个导火线罢了。而正是这些内部矛盾,使贾府这个百足之虫的“自杀自灭”成为不可避免。
三、“历史……喜欢同人们开玩笑。本来要到这个房间,结果却走进了另一个房间。”(《列宁全集》20卷459页)矛盾激化混乱化的结果只能使打击矛头指向阻力最小的方面。搞来搞去,还是奴才倒霉,不仅晴雯司棋等属于被整肃的奴才倒霉,王善保家的这样凶恶整人的奴才也倒了霉。最后,搜检本身成了目的,没有一个人达到预期的目标。
四、人际关系的恶化与道德秩序的松弛是贾府的两大痼疾。王夫人企图通过坚决打击她心目中的“狐媚子”等与通过尊重邢氏的意见、约束王熙凤等手段来改善人际关系与道德秩序,但是采取莽撞行动的后果是人际关系更加恶化,道德秩序更加混乱。
五、曹雪芹对这些人、这些事、这些错综的关系烂熟于胸,写得头头是道。既写出了整体运动与相互牵连,又写出了各色人的千姿百态。尤其是,这一段把一些相对次要的人物如迎春、惜春等写得很充分。不但写出了正常情况下各种人与事的状态,也写出了非常情况下的变态——凤姐收敛,王善保家的大翘尾巴,探春以恶抗恶,王夫人的恶言恶语等。一支笔,两万多字,表达了这样丰富复杂的内容,其信息量当属绝顶。
六、《红楼梦》开宗明义,第一回就通过“石兄”之口宣告:“历来野史,皆蹈一辙,莫如我这不借此套者,反倒新奇别致,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又何必拘拘于朝代年纪哉?”《红楼梦》的创造性(新奇别致,不借此套)来自它的真实性,不仅有现象的观感的真实,而且有本质的内在(事体情理)的真实,这种事体情理写得愈深刻,就愈有永恒的与普遍的(不拘拘于朝代年纪)意义。
世界的统一性表现为物质的统一性,也表现为规律的即事体情理的统一性。搜检大观园写的是贾府的一件很具体的家事,但因为它深刻地解剖了与展现了错综的人际关系,便可以给人以更多的启发,更多的咀嚼,更多的滋味。这也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文学完全可能成为生活的教科书,特别是成为“人学”、人际关系学的教科书,只是其“教科书”价值完全不取决于作者的教育读者的意愿和教育人的姿态。
七、搜检大观园是一场悲剧。奸谗之得逞,无辜之受害,探春之悲愤,王夫人之刚愎,凤姐之无奈,以及从总体上看贾家之走向败落,俱足以悲。悲剧的内容却表现为喜剧、闹剧的形式:邢夫人之审傻大姐,王夫人之审凤姐,王善保家的之丑态,周瑞家的之“站干岸儿”,惜春之火上加油,尤氏之“吃心”(多心)挂不住……无不具喜剧闹剧之意味。
八、这是前八十回的一个总结,一个最大的高潮,也可以说是艺术描写的高峰上的高峰,全书的事实上的结尾。正像孔夫子“绝笔于获麟”一样,曹夫子写到大观园的搜检,大可以投笔而叹“谁解其中味”了。余下的事,就让高鹗夫子与此后的没完没结的红学夫子们去续、去评、去争、去回味好了。曹夫子在天之灵有知,能对本人这种初学乍练的评说报以一个眯眯的哂笑吗?
19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