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1日星期五
首页/文史百科/《拜风,㗑㗑!--p-》(原文全文)

《拜风,㗑㗑!--p-》(原文全文)

中国古老礼俗里最讲究一个“拜”字。列入规范姿势的就有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等等。一个人生下来,拜神灵,拜祖宗、拜父母、拜长者、拜先生……天地君亲师,无时无所不拜,真是“拜不尽的礼,磕不完的头”。纵然“拜”字反映出古老文明的一个方面,但它的实质则是高低、上下、主从的尊卑严格的等级关系。反映到官场上,充满了逼人的森严。就说朝拜皇...

中国古老礼俗里最讲究一个“拜”字。列入规范姿势的就有稽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肃拜……等等。一个人生下来,拜神灵,拜祖宗、拜父母、拜长者、拜先生……天地君亲师,无时无所不拜,真是“拜不尽的礼,磕不完的头”。

纵然“拜”字反映出古老文明的一个方面,但它的实质则是高低、上下、主从的尊卑严格的等级关系。反映到官场上,充满了逼人的森严。就说朝拜皇上,从明朝起实行的“三跪九叩”的礼仪,盛行于清朝,那时节,见了皇上一律是“跪下说话”,众大臣深受跪拜之苦。不仅要下跪,还要“碰响头”,磕头之声要响彻御前,唯此方显得至诚至敬。一些欲朝见的官员,唯恐力不从心,每每要以重金贿赂内监,指示向来碰头之处,叩头声砰砰然如击鼓点,且不至于大痛。否则就要叩到头肿如瓠,所以暗中在膝间又用厚棉裹之。

小官对大官的拜见,虽说不须像拜皇上那样“碰响头”,但也含糊不得。《看山阁随笔·十五卷》中就讲到一小官吏,因自己的上司要求拜见时必须跪一条腿讲话,久之屈膝过重,伤了筋骨,以至成疾,自称是患了“卑职病”。自然,还不能空手白拜,都要备上一份丰厚的“拜见礼”。

古之“拜风”长刮不息,直至今日仍时有所见。一些人,精力不用在工作上,专门跑上级领导的家门,依此“拜”出“上下级的真挚感情”,“拜出上下级的依附关系”。尤其是逢年过节、子女结婚、老子作寿,一些领导者的门前车水马龙,“拜”者如梭。我见过一领导者,每逢过年在家里设一“签名簿”,并设专人掌管,来“拜年”的——留下名字或名片。事后,他以来“拜”者的多寡,验证所属下级对自己“拥护”程度。送“拜见礼”之风,并不亚于“吃请风”。“拜见礼”诸如名酒、名烟及当地土特产等也着实令人受用。许多地区,整车整车地向大城市、特大城市的权力机关送。有关部门也乐于“受拜”,这已是公开的秘密了。据讲,在所谓“价值规律”的“指导”下,“拜风”正“堂堂正正”的刮起来。拜者与被拜者双方都获利。“拜”出了升迁的“靠山”,发展了小山头的“人马”;“拜”出了物质与原则的等价交换;“拜”出了劣质变“优”的“名牌产品”……最重要的是拜出了“官倒爷”。九九归一,是封建特权所导致的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的一种巨大的破坏。

陕西秦岭山麓,有老子入关所筑的专门讲授《道德经》的“楼观台”,上有联云:

存心邪僻,任尔烧香无点益;

扶身正大,见吾不拜有何妨。

假如拜者和被拜者能够从这副楹联之中,“悟”出自己的良知、党性,“拜风”早该说一声“㗑㗑”了吧?

说“㗑㗑”可不是一声迫不得已的应景之辞,那是要拿出真格儿的行动才能作数的。 从报上见到,一些省市领导部门相继作出决定,强调为政清廉,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对“拜风”的遏止。四川某地庆祝县改市,给省市诸位领导备送礼物,也算染上“拜风”的遗韵,可喜的是当即被挡了回去! 但这仅仅只是一个开端,更重要的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中予以根本解决。那样即使有刮风的,却无劲风之力,难以成灾了。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