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1日星期五
首页/文史百科/《不废江河万古流》(原文全文)

《不废江河万古流》(原文全文)

胡适先生说过:历史好像一个乡下姑娘,你爱怎样去打扮她就怎样去打扮她。在大批“实用主义”的当口,我也觉得这两句话很有点实用主义味道。后来想想,其实这两句话是说对了的,“成则为王败则寇”,倘若秦始皇不是二世而亡,倘若“垓下之战”中失败的不是项羽,倘若苻坚打胜了那场“淝水之战”,那末我们现在看到的历史,恐怕是大不一样了。1935年时,王礼锡先生因国民党政府的“通缉...

胡适先生说过:历史好像一个乡下姑娘,你爱怎样去打扮她就怎样去打扮她。在大批“实用主义”的当口,我也觉得这两句话很有点实用主义味道。后来想想,其实这两句话是说对了的,“成则为王败则寇”,倘若秦始皇不是二世而亡,倘若“垓下之战”中失败的不是项羽,倘若苻坚打胜了那场“淝水之战”,那末我们现在看到的历史,恐怕是大不一样了。

1935年时,王礼锡先生因国民党政府的“通缉”而逃亡到国外,他写过一诗说:“岂有卖文能吃饭,自怜去国只贪生。古今造史凭刀戟,狗马徒供纸上兵。”刀戟造史,感慨深矣。不过如果正确地说,这也只是说对了一半,因为用刀戟制造历史,也仅及于他刀戟范围之内,而刀戟范围也毕竟受时间、地点等等的局限。“坑灰未冷山东乱”,这就说秦始皇的刀戟,虽可使“六王毕,四海一”,但是却不能不受到时间的限制,“山河空锁祖龙居”,就是不是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了。何况历史上也确有一些知识分子,虽斧钺加身,而能秉笔直书的,司马迁先生的《史记》,就是一个例子。班固说它“甚多疏略,或有抵牾”,但也不能不承认它“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实,是写出了历史的真实。我以为最能说明司马迁先生的史识的,莫过于他的《项羽本纪》。

项羽是刘汉的对立面,楚汉相争中,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他是遭到了“可耻的失败”,是众叛亲离的独夫。但是司马迁却为他立了纪,写出了他的英雄气概,活龙活现,特别是写巨鹿之战,项羽率八千江东子弟,纵兵击秦,呼声动天地。战胜以后,诸侯膝行而前,不敢仰视。试想一想,这是一种什么场面,司马迁先生对于这位失败了的英雄,倾注了多少同情? 这个事实说明,刀戟虽可制造历史,但历史不完全由刀戟制造。明朝的永乐皇帝,诚然是一代英主,他的刀戟,是非常有力量了吧,可是在“十族何妨”的方孝孺面前,不也是束手无策了吗?

历史的真实还在于,你当然可以用刀戟来制造历史,但别人也可以用另一种方法纪录历史,唐初起兵反对武则天的徐敬业,历史上不是说他很快失败,而且是被部将杀掉了吗? 但据牛肃所着的《纪闻》中说,徐敬业兵败后到南岳衡山削发为僧,后以善终。孟綮所着的《本事诗》中,也说骆宾王兵败后入杭州灵隐寺为僧,为人续“僧敲月下门”之诗的故事。牛肃是唐玄宗时期的人,做过岳州刺史,岳州距衡山不远;孟綮也是唐人,他在唐僖宗时做过司勋郎中。以唐人记唐人事,去时非远,比较可信,可见正史是有所避讳的。

北宋时李顺起义,据历史记载:他很快为王继恩和张咏所镇压,李顺也被杀害。但据沈括《梦溪笔谈》和陆游的《老学庵笔记》说,李顺并未被害,而是出家做了和尚,经三十多年后,才在广州发现。沈括、陆游,都是宋人。李顺失败于公元995年,而沈括生于1031年;陆游入川,为1170年,都与李顺事件相去未远,或从采访、传闻所得,但倒是露了正史的底,使刀戟失其效用。

李顺起义前为茶商,南宋时,江西也发生茶商赖文政起义,这次起义,为辛弃疾的飞虎军所扑灭,赖自己也被诱杀。但宋人罗大经着的《鹤林玉露》中却说赖文政后来脱了险,没有被杀。

唐末农民大起义的领导者黄巢,史上说他是失败之后自杀的,但却有“铁衣着尽着僧衣”之诗,言其未死,也是出家做了和尚。明代的唐赛儿和李自成,亦复如此。有人说李自成死于湖北通山,有人说李自成在湖南某地出家,还隐隐指挥着李过、李锦的部队,联明抗清了。这个争论,直到现在,还未罢休。

历史有时可以用刀戟制造。雍正皇帝的《大义觉迷录》,就是用刀戟制造出来的。可是,一时得失在于力,千古是非在于理,刀戟虽然制造历史,但却不能掩盖历史和垄断历史。现在有些朋友,担心历史如何写法,我说不怕,历史重在真实,历史有它自己发展的规律,这规律,是不以人们主观愿望所左右的,正如杜甫诗说:“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江河万古,它永远在流下去,流下去!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