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者,天之道》原文_什么意思_赏析
诚者,天之道
编写手记
何谓“诚信”?不外乎有以下两层意思:诚实、守信,这是《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版本)对于“诚信”的解释。
然而,在古人那里,“诚”与“信”是两个不同的词,古人的“诚”的基本含义是讲求诚实,真心实意,既不自欺,也不欺人;而“信”是讲信用之意。实际上,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传统的“诚信”观亦有所发展。与古人不同,今人在讲到“诚信”的时候已经不再把“诚”与“信”分割开来。在今人的观念、意识里,“诚信”就是“诚”与“信”的紧密结合,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诚”就是“信”,反过来,“信”就是“诚”,具有互通性了。“诚”与“信”的连用表明“诚信”在伦理学意义上已形成一个完整的范畴。这倒符合《说文解字》中对它的解释,“诚,信也”,“信,诚也”。
其实两者也有互训之意,“诚”与“信”两相比较,“诚”是里,“信”是表;“诚”是神,“信”是形;“诚”是“信”的根基,“信”是“诚”的外貌。实际上,这是由两者的内涵和侧重点不同所决定的,让我们从字形上对两者作一分析。“诚”是一个会意字,由“言”和“成”构成,“言”即“语言承诺”,“成”即“真实完成”,也就是说一个人应该对自己的言论有所负责,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信”同样是一会意字,由“人”和“言”构成,隐含着“一诺千金”之意。要求人们应该做到言不背实、口不违心、一言九鼎。至此我们不难明了“诚”对“信”是有约束作用的,因为“信”通常是建立在“诚”的基础上的,可以说先有“诚”才有“信”,无“诚”就会失“信”。另外,“诚”的意思也较“信”丰富,不只有“诚实”之意,更重要的是要“守诺”,即对于自己所作的承诺,要努力去兑现。
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信守承诺是一种责任感的体现。在《史记·吴太伯世家》中,有一则“季札挂剑”的典故,季札出使徐国,徐国的君主十分喜欢季札身上所佩的宝剑,只是没有说出来。待季札完成出使别国的使命后回到徐国,岂料徐君已经死了,只见季札解下宝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人们都很是纳闷、不解,季札并未曾答应赠送宝剑给徐君,再说徐君也已亡,然而季札却说,“始吾已心许之。岂以死背吾心哉。”通常一个人要严守诺言,对于自己所作出的承诺,都应该积极地、竭尽心力地去兑现,季札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正如孔子所说:“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人而不能言,何以为人,言之所以为言,信也,言尔不信,何以为言!”
诚信是难得易失的,通常一个人诚信的品性是靠常年累月、一点一滴逐渐建立起来的,所以应该备加珍惜。往往由于一件小事、一次不经意的失信,导致诚信就可能失掉,也可能会毁了一生的名誉。最典型的莫过于《史记》中记载的“烽火戏诸侯”的典故,周幽王为博美人褒姒一笑,而屡屡失信于诸侯,终落得国破人亡的悲剧结局。记得西方有一句谚语,“如果一个人跌倒了,很容易站立起来;倘若一个人失信了,可能就永远无法挽回了。”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生活在社会中避免不了要与人打交道,那与人交往的基础是什么?最重要的是坚持诚信的原则。诚信是人与人相互信任的基础,是取信于人的良策,也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当人们怀着开诚布公、真心实意、毫无隐瞒的心态对待他人,就能够获得对方的理解、信任和接纳,这样人际交往才能够深入和继续,自然就可以构建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当人们本着事实求是的精神、客观地应事接物,就可能取得个人事业的成功。正如吕不韦所说的,“诚信则人亲百事成。”相反,如果一个人口是心非、虚假伪善、背信弃义,显然是不会取得成功的,正如墨子所说的,“言不信者,行不果。”
诚信是一个人基本的品质追求,是一个人无法或缺的无形的资产。对此孟子说过,“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离娄上》)。这里“诚”,真实无妄之意;“天”,指的是自然,也就是说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实实在在的、真真切切的、客观存在的,不虚假。“天之道”就是自然的规律。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道与天道一致,人道本于天道。故“人之道”,就是对于真实无妄的追求,对做人的道理或规律的追求。意思是说,真实无妄是自然界万事万物的自然的规律。当人们以至诚之心来对待他人,却无法打动那人的心,那是不可能的;不是以至诚之心对待他人,那就不可能打动任何人的。简言之,就是“我以诚心待人,人必以诚心待我”的观念。
诚信是一种人生境界。《中庸》云:“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即天下每一个人都能自始至终地讲诚信、讲信誉,并且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言必有信、表里如一,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本性、众人的本性、万物的本性,就能帮助天地培育万物,达到与天地天地并列的地位,这就是最高的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