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1日星期五
首页/文史百科/《吃出来的血缘》(原文全文)

《吃出来的血缘》(原文全文)

中国人喜欢请客吃饭,还因为似乎只有通过请客吃饭,才能建立起一种非同寻常的人际关系。中国人很看重人际关系。在中国人看来,一个人,在单位里、团体中、社会上是否“吃得开”,关键就在于他有没有“人缘”。人缘就是人与人的种种关系,其中最可靠的,又是“血缘”。因为“血浓于水”,“是亲三分向”。平时在家里面尽管也有纠纷磨擦,但一旦有事,胳膊总不会往外拐。“在家一团火,出门...

中国人喜欢请客吃饭,还因为似乎只有通过请客吃饭,才能建立起一种非同寻常的人际关系。

中国人很看重人际关系。在中国人看来,一个人,在单位里、团体中、社会上是否“吃得开”,关键就在于他有没有“人缘”。人缘就是人与人的种种关系,其中最可靠的,又是“血缘”。因为“血浓于水”,“是亲三分向”。平时在家里面尽管也有纠纷磨擦,但一旦有事,胳膊总不会往外拐。“在家一团火,出门父子兵”,血缘关系总归是最靠得住的。所以,中国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总是要想方设法把非血缘关系也转化为血缘关系,比如“父母官”、“子弟兵”、“兄弟单位”等等。

血缘关系当中,最亲的是母子。中国小说中常有这样的情节:一个人,犯了罪,或惹了祸,如要讨饶,便会说“家中还有七旬老母”云云,往往颇能奏效,如李逵之放过李鬼。这自然是因为中国人大多爱母敬母,故能以不忍之心推己及人。其次是兄弟。兄弟是“泛血缘化”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通常我们拉关系,最便当的方式便是称兄道弟;而如果两人关系极好,也会被公认为是“铁哥儿们”。再次是乡亲。“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家乡人”;“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乡亲,可能是非血缘关系中最亲的一种。

母子关系,说得白一点,也粗俗难听一点,就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兄弟、乡亲,则是“同吃”的关系。什么是兄弟? 就是吃同一个娘的奶长大的人。什么是乡亲? 就是吃同一口井的水长大的人。“乡”这个字,繁体作“乡”,甲骨文的字形是;当中一只板桶(簋),一边一个跪坐的人。所以,乡,也就是“同吃一锅饭”的意思。实际上,只要是“同吃一锅饭”的人,比如部队里的战友,单位上的同事,也都多多少少有些兄弟般的情分。

显然,这里已隐含着一个文化学上的原理:吃同一食物的人就可以被看作是有血缘关系的。因为食物是生命之源。吃了同一种食物,就有了同一生命来源,岂能不是兄弟? 所以,世界上不少民族都有这样的习俗:如果你能和他们一起进餐,哪怕是只吃一口食物或只喝一口牛奶,便不必害怕被视为敌人。相反,复仇者则决不和自己的仇敌共餐。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中就有这样的描写。因为一旦共餐,就成了“哥们”,怎么下得了手?

既然“兄弟”就是吃同一食物的人,那么,要交结“哥们”,就得请客吃饭。因为不论你我是否同宗,也不论你我是否相识,只要在一起吃了饭,就有了同一生命源泉,不是兄弟也是兄弟了。至少,你我不再是“生人”,而是“熟人”。“熟人”就是经过了烹煮和料理的人,具有“可食性”,当然可以“吃”。一个人,如果“熟人”很多,就“吃得开”,也就是可吃对象到处都有的意思。“生人”没有经过烹调,当然“开不得口”,“熟人”则无妨。如果人“很熟”(早就煮烂了),又是在餐桌上,就可以“开口”请他帮忙,而被请的也多半不好意思拒绝。因为一旦拒绝,就等于是把已经煮熟的饭再回生,岂不“夹生”?况且,餐桌上的许诺是开不得玩笑的。一旦承诺,便须努力去兑现,否则便是“食言”。言出于口,“食言”便等于把吐出去的东西吃回来,既无耻,又恶心。所以,中国人求人办事,常常祭起的法宝就是请客吃饭。而且,为了努力营造让对方不好意思拒绝的气氛,还有不少小动作,比如用筷子频频为客人夹菜等等。这一动作,学名“敬菜”,是表示尊敬,但我总以为,也未尝没有把对方紧紧夹住以防脱落的意思在内。

“敬菜”之外,还有“敬酒”。中国人请客吃饭,很少有不喝酒的。酒是液体,象征着生命的源泉;酒有热劲,象征着生命的活力。所以“无酒不成席”,而最亲密的喝酒方式,是喝交杯酒。如果用对方的酒杯喝酒,或把双方的酒相互混入,则更是“不分彼此”、“吃一个娘的奶”了。饭桌上不分彼此,生活中就会同甘共苦。它也意味着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和同心同德。总之,“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乎人际之间。

当然,进餐的方式,也决不能是西方那种“分餐制”。尽管不少现代中国人也承认,分餐制科学、卫生、不浪费,但同时也认为,那种进餐方式太冷漠,太没有人情味。岂止没有人情味,简直就是怠慢客人,好像怀疑人家有传染病。所以,越是大家都懂科学卫生,反倒越不好意思分餐。相反,为了表示大家是“铁哥儿们”,最好是连别人的病也一并传染过来。要知道,“食人之食”是要“死人之事”的,那么,无妨先“病人之病”。作为主人,无妨看作酒菜之外的又一“投资”;作为客人,则无妨看作接受情谊的一种“表态”。总之,共餐的目的,是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血缘的认同,因此不能考虑卫生,也不用顾忌身体,而简直要有赴汤蹈火视死如归的精神。所以,餐桌上的“流行歌曲”,唱的就是“感情浅,尝一点;感情深,打吊针;感情铁,胃出血”。总之,共餐的目的,在于人情,在于血缘,而亲与疏、敌与友,竟在于“共食”与否。

甚至真正的兄弟,也不能长期不共食。所以,在中国,分出去的儿子,嫁出去的女儿,总要寻找机会回“娘家”,回到母亲的身边共食。至少,年三十的“年夜饭”,是不可不吃的。这一回的家宴之所以尤为重要,在于它有着承前启后的意义:对前一年已然存在的血缘关系,是肯定和确认;对后一年将要延续的血缘关系,则是预约与重申。不难想像,在那万家灯火的岁除之夜,一家人团团围坐,举筷共食,母亲重温自己“食物和生命的提供者”角色,兄弟姐妹重申自己是“吃同一奶水长大的人”,那可真是其情也切切,其乐也融融!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