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倒陈贾思想》(原文全文)
有这么一种谄佞小人,好替人文过饰非,来讨好卖乖。也有这么一种不能认错改过的人,喜欢这种“顺过”的人,欣赏那一套为自己错误辩护的假道理。
在《孟子》书中记载的陈贾,便是一个“顺非以谄其上”的典型人物。而齐宣王呢? 正是上了谄佞小人的当的昏君。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
我国战国时代,齐国吞并了燕国,各国诸候很不满意,共同计议援救燕国。齐宣王感到形势不妙,向孟子请教办法。孟子劝告道:“你赶快发出命令,遣回老老小小的俘虏,停止搬运燕国的宝器,再和燕国的人士协商,择立一位燕王,然后自己从燕国撤退。这样做,要使各国停止兴兵,还是来得及的。”齐宣王利令智昏了,竟拒绝了孟子的建议。结果,弄得很被动,下不了台。赵国立燕公子职为王,各国诸侯同燕人一道反对齐国。这时,齐宣王懊悔了,说道:“吾甚惭于孟子。”于是,陈贾乘机讨好齐王了,他“引经据典”为齐宣王的过错辩护,说:“王啊,你可不要难过,这没有什么,我讲个周公犯错误的故事给你听:周公派他的哥哥管叔到殷地去,管叔却率领殷民来造反。这个情况,如果周公早已预料到了,却仍然派管叔去,那是他的不仁;如果周公未曾预见到,便是他的不智。周公是古代的圣人都犯了过错,你有这点过错便不算回事了,我愿意去看看孟子向他解释解释。”
听了这一席似是而非的谬论,齐宣王可是心安理得了。这位陈贾呢,得意洋洋地去见孟子,又搬出他那一套文过饰非的胡话。孟子听罢,狠狠地指责他一通。孟子说:“周公是不了解管叔才造成的错误,他一发现错了立即改正。而齐宣王却无缘无故地去攻打燕国,犯了过错,不仅不改,竟将错就错。这种恶劣行为,居然还有人顺过,而且编造一些假道理来为他辩护,实在糟糕得很。”陈贾在孟子义正词严的批驳下,理屈词穷尴尴尬尬地溜走了。
陈贾谄佞奸狡的丑恶嘴脸,可真真暴露无遗了。本来嘛,人,常常会犯这样那样的过错,难道世界上有完全不犯错误的人吗? 当然没有。问题的关键是,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错误。“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孟子说,“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蚀,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古代,我们那些大智大勇的人,把“过而能改”当作是一个崇高的美德。今天,我们工人阶级的革命者,把“过则勿惮改”作为衡量觉悟高低的标准之一。因此,同志之间,上下级之间,看到有错,便应当开诚相见,互相规劝,互相帮助改正。
可是,像陈贾这么一类人,却采取与上述相反的态度,专事“顺非以谄其上”,专替人文过饰非以讨好于人,什么“周公圣人都有过错,何况你齐宣王呢?”换成今天的语言,就是“比你高明多得多的人还有过错,何况你这个平凡人呢?”如此等等。陈贾这种人的危险之处,就在于他有那么点点仿佛“言之成理”的“理论”,而那些存在“知过怕改,将错就错”弱点的人,往往正中下怀,听来悦耳舒服,自觉或不自觉地心安理得起来,把必须勇于改过的念头抛到九霄云外去了。这显然是一种危险倾向,是值得我们警惕的。
1962年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