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智慧的生活态度》原文_什么意思_赏析
感恩:智慧的生活态度
编写手记
每次,蜜蜂从花丛中采完蜜,都会在四周嗡嗡地飞舞,那是对花朵的感恩;树叶被风儿吹拂,发出悦耳的声响,那是对清风的感恩;秋天的花瓣离开枝头,盘旋着落到大地,那是对泥土的感恩;白云在天空飘荡,绘制出一幅幅美丽的图卷,那是对蓝天的感恩。人们生活在世界上,也应该学会感恩。
人生的路上,注定要经历风雨,遇到工作的失败、人生的失意、生活的不幸,通常身处苦难的境地,别人给予自己的热心的帮助、默默的教诲、真心的付出,自然会使自己感到慰藉,获得温暖,心存感激,并思索如何才能知恩图报,进而激发自己战胜困难的勇气与信心。《史记》中有一则“漂母一饭之恩”的故事,讲的是,当初韩信因游手好闲而致生活落魄、穷困潦倒,就在他走投无路、饥饿难忍的时候,在河边洗衣服的一老妇人(漂母)可怜他,就给他些饭吃,一连几十天,无怨无悔。韩信很是感恩,便对这个老妇人说:“我以后一定要很好地报答您。”果真,在韩信功成名就、衣锦还乡后就赏给从前送他饭食的老妇人很多钱。显然,这是一个典型的报恩报德的故事。其实在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诸如此类的知恩报恩的故事举不胜举。
中华民族知恩报恩的优良传统、炎黄子孙具有的感恩的情怀,不只是体现在以文字记载的历史故事,或者众多的民间传说中,还表现在一些传统节日被赋予的内涵方面。最具有代表性的莫过于“清明节”,人们通常会在这一天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对于祖先的祭拜、已逝亲人的悼念,自然会使人们心生感恩之情愫。感恩父母赐予我们生命,让我们有机会来到这个世界;感恩父母不辞辛劳的养育,使我们能够独立成熟;感恩父母的言传身教,使我们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难能可贵的是,父母亲为子女的付出通常是无私的、不计回报的,当然也是最纯真、最高尚、最伟大的。
中国的“清明节”蕴涵感恩之意,同样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也有一个专门用于表达谢意、恩情、帮助的节日,它就是“感恩节”。感恩节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那是在1620年,著名的“五月花”号船满载102名不堪忍受英国国内宗教迫害的清教徒到达美洲。1620年和1621年之交的冬天,他们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处在饥寒交迫之中,冬天过去时,仅有50多人活下来。这时,心地善良的印第安人给他们送来了生活必需品,还特地派人教他们怎样狩猎、捕鱼和种植玉米、南瓜。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移民们终于获得了丰收,在欢庆丰收的日子里,按照宗教传统习俗,移民规定了感谢上帝的日子,并决定为感谢印第安人的真诚帮助,邀请他们一同庆祝节日。感恩节虽然原意是为了感谢上天赐予的好收成,但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其内涵也不断丰富,人们常在这一天感谢生命中所有给予自己关爱的人。
古人说:滴水之恩,须当涌泉相报。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正直的人的起码品德。我们感恩父母,“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对于子女的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我们又怎能回报得完?感恩家人,是你们的理解和支持,让我们在享受到家的温暖的同时,又可以获得源源不断勇往直前的动力;感恩老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您默默无闻的教诲,让我们获得知识,从幼稚走向成熟;感恩朋友,正是有了你们的陪伴,我的人生旅程就不再孤寂。感恩对手,是他们的存在,让我们变得积极果敢、豁达大度,朝着自己即定的目标前进。感恩不仅仅是为了报恩,因为有些恩泽是我们无法回报的,唯有用纯真的心灵去感动去铭记去永记,才能真正对得起给你恩惠的人!
有抱怨就不会有感恩,抱怨似乎与感恩天生相对。假若一个人对于别人曾经给予过自己的帮助、关爱、恩惠认为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就容易忽略或者忘记他人的善意,也就不大可能有感恩的心,更有甚者,对于别人真诚的批评意见,则有可能误解为是在为难自己,不给自己面子,让自己下不了台,甚至心生怨恨,走到感恩的对立面。如果一个人一味地抱怨社会、抱怨别人就只能使自己变得意志消沉、精神委靡不振。
感恩是一种智慧的生活态度,当你用感恩的心去面对生活时,你会发现,生活也会赋予你无尽的恩泽。感恩上苍要懂得抬头仰视,感恩就成为一种自觉,当我们真诚的鸣谢他人,我们的生活将因此而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