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山买牛》(原文全文)
我过去是有溜书店的习惯的,曾经为此而得到过一个“书店巡阅使”的“雅号”。每天午饭过后,上班之前,总得急匆匆地将南京路、福州路一带的几家书店浏览一过,也总会夹几本书回来,空手而归的时候是极少的。觉得这实在可以算得上是人生一乐。不过这样的好日子早已过去。现在是每天还要溜书店,但不想长途跋涉,只是在附近一家不小的书店例行公事似的看一下,心情也两样了。走进去时并不抱着热望的激情,出来时也并无怎样的留恋,十有九回是空手而归的。
是不是书出得少了,品种也不那么整齐了? 有点像,但也不尽然。从每天报纸的广告与新闻中,也时常看到许多有吸引力的书出版,可是在书店里则难得遇见。这大概就是所谓买书难吧。一个时期以来出现了许多议论,十之八九是向新华书店提意见的。这也难怪,买不到商品群众只能抱怨商店,人们很少考虑到书籍生产的其他环节。但这毕竟有点片面,也不尽公平。于是为书店辩解的文章也不断出现。最近,《读书》杂志就发表了两篇读者来信,对丁聪的一幅《书市现状》漫画提出了针锋相对的不同意见。双方都是言之成理的,读者看了两边的意见可就有点无从措手,仿佛是陷入“鬼打墙”似的尴尬境地了。
漫画只能是漫画。丁聪笔下的书店是一间店房的侧影,墙上挂着三张招贴画,分别画着侦探、爱情、武侠三种典型人物的肖像,上层是装足了滞销书的书库,连天窗都撑开来了。左右两面则各伸出一只摇着的手,分别拒绝了求购的读者和请求征订的出版社。辛辣是辛辣的,但概括性之强,笔墨之简洁有力,确是画出了广大读书者的心。
认为这张漫画脱离了实际的作者,对漫画指出的种种现象是都有保留地予以承认的,但又说都不够全面,如说“新武侠小说近一年全国印制了四千四百万部,确实产生了不好的社会效果,影响很坏,应当总结经验教训”,但又说“新武侠小说近一年来出版社的品种‘只’占图书出版总品种的百分之零点三”。这样只见品种不见数量地一看,即使社会效果不佳,也只能说是“微乎其微”了。这是很巧妙的方法。一下子就把漫画家说成是狮子身上寻跳蚤的角色,凡有指责,也都变为事出有因查无确据的东西。
此外还有一篇为书店辩解的文章,倒提出了一个颇有意思的观点。他叹息其他商品都有订货会、看样会,而书店则只能凭几百字的提要说明来决定书籍的选择取去。他称这种办法为“隔山买牛”。“‘牛’买来了,是好‘牛’,还能卖出去,‘牛’买得不好,就得书店自己吃牛肉了。”结论是“这就是包销的弊端之一”。
隔山买牛,真不失为上好的漫画题材,不曾深入实际并有切身体会的人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出来的。隔了一座山,既使是聪明而正派的买主,也只能“凭天断”。买到好牛算是运气,碰上瘟牛也只能自认晦气。这是一种什么方法呢? 不论怎么说总不能说是科学的方法。但这样的方法已经实行了多年,而且似乎还要继续实行下去。真是“不亦怪哉”!
凡是在工作中出现毛病的地方,仔细想想,必然有这样那样不科学即不实事求是的地方。不下决心改正就休想前进。盖不独出版事业为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