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2日星期六
首页/文史百科/《教孙女读《论语》》(原文全文)

《教孙女读《论语》》(原文全文)

陪老妻到上海就医,在儿子家“作客”。恰值孙女即将期中考试,辅导孩子温习语文课自属责无旁贷。课本中有一课文言读物,题为《论语六则》。孙女说,这一课是必考的。那就从这一课开始复习吧。一上来就遇到矛盾。题目是《论语》,孙女读“论”为去声,而我从小读此书,就是读“论”为阳平的。孙女抬出老师来压我,说老师就是教我们读第四声的。于是我向她解释,在古汉语中“论”字作动词用...

陪老妻到上海就医,在儿子家“作客”。恰值孙女即将期中考试,辅导孩子温习语文课自属责无旁贷。课本中有一课文言读物,题为《论语六则》。孙女说,这一课是必考的。那就从这一课开始复习吧。

一上来就遇到矛盾。题目是《论语》,孙女读“论”为去声,而我从小读此书,就是读“论”为阳平的。孙女抬出老师来压我,说老师就是教我们读第四声的。于是我向她解释,在古汉语中“论”字作动词用应读阳平(第二声),作名词用才读去声(第四声)。《论语》虽是书名,但它的内容却是孔子同弟子们研究问题的语录,所以古人把“论”当动词用,仍读第二声。我还举杜甫诗“分明怨恨曲中论”为例,如果读去声,杜诗就不押韵了。孙女这才明白,并说:“那么‘讨论’、‘议论’、‘争论’的‘论’,原来都读平声,而现在却都读成去声了。只有这部书的题目还读平声。既然在别处都不算错,这里读去声也将就了。”我说:“将就就将就吧。”

正文的第一则就是《论语》开宗明义第一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课本上提出的“教学要求”,第一项就是要学生掌握一些虚词“而”、“之”、“是以”等字词的用法;而第二项才是“学习有生命力的古代词汇”。但老师在课堂上并没有把“悦”、“乐”、“愠”的涵义分清,只照课本的注释一串讲就大功告成。我认为这些词汇既还有生命力,就该掰开揉碎来讲清楚,于是我的辅导工作便走了样。可是孙女毕竟弄清楚了这几个词的涵义。比如“愠”字,课本注释为“恼恨”,就不确切。“愠”是心中受委屈、闹情绪,郁闷不舒的意思。讲成“恼恨”就太过了。

最有趣的是课文第五则。原文是:“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餍),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其中的“识”字注释上明明注着汉语拼音(zhi)(与“志”同音),而孩子照老师所教仍读“认识”的“识”(shi),而且也没有把“记住”和“认识”这两个不同的涵义分清楚。我想,也难怪今天广播电视的播音员不分用法一律把“识”读成“认识”的“识”了。至于“何有于我哉”,课文注释译作“哪一样我能有呢?”我对孙女说,比如有人学雷锋,做了三件好事,别人向他一一指正,他可以自谦地说:“何有于我哉”。依照课文注释,就是说这个人连一件好事也没有做。其实这话的意思是,“这都是极平常的事,对于我是不算什么的”。直译其意是:“对于我,这有什么了不起呢!”孙女说:“这样讲,还像句自谦的话。”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