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定大师》(原文全文)
大师,是几个人选出来的吗? 谁又有权且有力论定大师? 我不大知道。细想起来,似乎古今中外还不曾有一个什么人被明确地“选”定或“圈”定为某某大师。
然而大师总归是大师。撑起大师的是他们的伟绩。他们不但活在各学科专门家的研究着作里,也活在芸芸众生的口碑和心里。
“大师”不是标签,它是一种共识,一种认同,一种心悦诚服,一种心照不宣;同时,它似乎又是一种“花样”。
在老百姓那里,他们没有投票选过大师,但他们知道谁是大师。在专家那里,那名堂就多了——时移事异,他们今天可以用一种理论为一些人戴上大师桂冠,明天又可以用相反的理论将一些人从大师名单中轻轻抹去。
然而专家的理论若太高深,则不懂理论但又痴心的老百姓恐怕不大容易接受。他们虽然不会论证大师之所以为大师,非大师之所以为非大师,但他们似乎还不至于糊涂到一点儿不讲逻辑。伟人毛泽东说过,几岁的娃娃也懂得形式逻辑,知道“妈妈是人不是狗”。故老百姓即使是无知无识,基本的判断力还是有的。
比如:论定大师的人是否该是更大的大师? 如是,他这个“更大的大师”由谁论定? 如不是,他又有何资格说三道四?
又比如:既然一个或几个人可以论定张三李四为大师而王五赵六为非大师,那么另外的几拨人分别凑在一起,似也可论定另外一批或几批人为大师或非大师。如此,尽管大师并不以专家的论定而昨是今非,但专家与专家左冲右突,打起架来,闹得沸沸扬扬,那处于尴尬地的,或许只是专家自己吧。梁山一百单八条好汉早就排定了座次,那或许是“专家论证”兼宋江等人“长官意志”的结果,但老百姓心之所许,不就武松、林冲、鲁智深等名次并不在最前或次前的那几位? 当然,座次以外的好汉也还是好汉。
又比如:专家的理论明显不一以贯之,则老百姓自然更怀疑其公正性。对一位作家说,你的作品“主题先行”,故不配称大师;而对另一明确宣告写“遵命文学”的作家,则赐之以大师头衔。究竟怎样才够得上大师呢? 是作品本身造就大师,还是作品主题的“先行”或“后行”? 又,20世纪某作家精品少(注意,不是“无”),不能称为本世纪之大师;那么只有多半部精品的曹雪芹不仅与中国文学史上的大师无缘,恐怕连18世纪的大师也不沾边。不独文学,若只以精品之量论大师,则达尔文也就一部《物种起源》,哥白尼也仅《天体运行论》而已。
我有小友刘君近日告我,他也准备拉个班子编一套大师丛书,小说第一位入选者近年极“火”之某“京派通俗高产作家”,诗歌首选拥有大量中学生读者之某“青春派诗人”。我初闻颇惊诧,后则释然;又没有人限制他,只要有出版社愿出这样的书,又可引起轰动效应,他怎么不能就此论定大师呢?尽管那只是他自己心中的大师,与老百姓无干。
1994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