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爱人》原文_什么意思_赏析
仁者爱人
编写手记
今天,人们普遍正遭受着严重的道德信仰危机的困扰,于是把目光纷纷转向了传统,希望能够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人们在经过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思考、解读后,逐渐认识到儒家的仁爱思想对于保持个人内心调适的状态、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价值。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自传说中的轩辕黄帝始,上下五千年,奔流不息,其间,孕育发展出一个具有仁爱思想的伟大民族。对于仁爱思想的论述,古代圣贤们见仁见智,不尽相同。庄子认为:给人以爱或给物以利就叫作“仁”,“爱人利物谓之仁。”墨子认为:爱别人的人,别人也必然爱他;利于别人的人,别人也必然利于他。“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韩非子认为:所谓“仁”,就是一个人打心底里欣然地去爱别人;他喜欢别人也有福,而且不喜欢别人有灾祸,“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他们虽然是从不同的视角对“仁”作了一番阐释,但是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在他们的仁学思想中始终贯穿着“仁爱”这一中心。
儒家学说作为对中国具有深远影响的主体文化,它对于“仁爱”作何主张?在此就细究一番作为儒家学说代表人物的孔孟的“仁爱思想”观,他们最鲜明的共同点就是特别强调“爱”。只是他们释“仁”的出发点还是有所区别,孔子是以爱论“仁”的,在孔子的思想中,“仁”就是“爱”,“爱”就是“仁”,“仁”、“爱”一体。也就是说,一个内心充盈爱,满怀爱意的人才是一个真正的“仁者”,“仁者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而孟子则是用人内心中固有的恻隐之心来论“仁”的。孟子云:“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这里的“仁”是同情心,同情心是一个人的天性,因为中国文化主张性善论,所以,当别人遭遇不幸的状况,人们自然会心生同情,这时同情心便会自然而然地转化为爱心,可以说同情心是爱的一种深度表达。不论孔子以爱释“仁”,还是孟子利用心性来释“仁”,两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强调爱是“仁”的主要思想内涵。
那儒家强调的“仁爱”思想到底是如何体现的呢?实际上,儒家的“仁爱”既然立足于亲情,同时又突破了血缘关系。就施爱的对象而言,可以分为“亲亲”、“仁民”、“爱物”三种,这里“亲亲”是根本,“仁民”是发展,“爱物”是高级阶段。人类的天性注定了人们自小就有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恩爱配偶、关爱子女之心,这些是骨肉亲情范围里的爱,也是爱他人的根本。“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试想,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亲人都不爱的话,又怎能期望他会施爱于他人呢?有了“亲亲”的基础,人们自然就会推己及人,爱自己的邻居、朋友、同事等,这便具有了博爱的思想,也就是墨子所说的“兼相爱”,即爱天下所有的人。“仁爱”不仅表现在“爱人”上,而且也体现在“爱物”上。正如孟子所言:“仁民而爱物”,儒家认为“民胞物与”,人只是天地万物中之一“物”,人与自然界中物的本性是相通,这便可能使人的“仁爱”思想升华到泛爱万物的阶段,在此意义上来说,“仁爱”便具有了超越性,这有益于创造一个天人合一、物我共生的和谐世界。
实际上,人类对于爱的追求和渴望是一贯的、一致的,无论“东人”还是“西人”,具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文化自不必说,尤以儒家的仁爱思想为典型;而西方的“博爱”思想,其源自于基督教,出发点亦是爱。其实,两者的基本内涵一致,都是一个字——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两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但是两者爱的原则又有所不同,儒家坚持的是一种价值优位原则的爱,它是以血缘的亲疏远关系为原则,它以父母兄弟之爱为同心圆的圆心,层层向外推动,逐渐扩充到对于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的爱。西方文化主张人不分血缘亲疏、等级贵贱都应该给予无差别的爱,集中体现在耶酥基督“爱人如己”和“爱仇敌”的教导中。法国大革命时期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其中自由、平等是前提,博爱是最高理想,也是人追求的终极目标。虽然儒家的“仁爱”与基督教的“博爱”有所不同,但是基于两者的出发点是相同的,也就都肯定人与人之间应当相爱,共同抛弃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甚至互相仇视,这些思想都闪现着人道主义的光芒。
仁爱是一个公民最基本的人文素质,当人人都能拥有一颗仁爱之心,并遵行仁爱之道,就能使得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人自我内心之中保持一个良性的、和谐的、调适的状态。因为,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人是生活在“自然界”中的人,人是生活在“自己精神世界”中的人。蔡元培先生曾这样展望一个仁爱社会的美景,他说,“人人有博爱之心,则观于其家,而父子亲,兄弟睦,夫妇和;观于其社会,无攘夺,无忿争,贫富不相蔑,贵贱不相凌,老幼废疾,皆有所养,蔼然有恩,秩然有序,熙熙日皋日皋,如登春台,岂非人类之幸福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