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断想》(原文全文)
一、置之死地而后生
《史记》在项羽,韩信的传记里记下了两场有声有色的战役:一场是项羽破章邯军的钜鹿之战,一场是韩信破赵歇军的井陉之战。钜鹿之战前夕,秦将章邯大破楚军,乘胜前进,围攻赵军于钜鹿,声势强大。项羽渡河救赵时,破釜沉舟,烧营房,只带可以维持三天的粮食,表示速战速决,有进无退的决心。渡河后与章邯军九次交锋,战士无不以一当十,使强大的秦军一败涂地。井陉之战,赵歇兵二十万,据井陉之险,以逸待劳。韩信兵不过二三万,又经长途行军,不免疲劳。双方形势悬殊。决战时韩信背水立阵,战士无后退之路,决心死战,一举歼灭了赵歇全军。
韩信在井陉破赵之后,有人问了:“《兵法》说阵地要背靠山陵,前阻水泽,这才安全。你为什么要背水立阵?”韩信说:“《兵法》不是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说法吗? 只是你没有注意罢了。”战争是你死我活的搏斗。“置之死地而后生”,是先秦兵家从无数次生死搏斗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项羽、韩信都读过兵书,学过兵法,又经过实战的考验,因此能运用自如,把纸面的东西化为临战应敌的策略。那位提问的朋友只会背兵书,不可能理解韩信的用意。
“死地”在《孙子兵法》中经常出现,意指前有强敌,后无退路的险恶处境。“置之死地而后生”,带有朴素辩证法的意味。它说明弱军在前有强敌,后无退路的险境里,有可能激发战士必死的决心,英勇拼搏,从险境转向胜利。反之,强军在顺利形势下居安忘危,志得意满,往往招致失败。曹操在赤壁大战前夕,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自以为“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意气何其豪迈,想不到孙刘联军一场火攻,正在等待他的败亡。符坚在淝水之战前夕,自以为统率百万大军南下,长江天险投鞭可以断流,结果失败得比曹操更惨。
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春秋时晋国内乱,晋公子重耳带着几个亲信侍从在国外逃亡,生活相当艰苦。到了齐国,齐桓公把女儿齐姜嫁给他,让他做齐国的阔女婿,养尊处优,他就不想走了。齐桓公一死,诸公子争夺继承权,一场新的内乱又将爆发。重耳的亲信侍从在郊外桑园里秘密商量,想劝重耳出走。齐姜的婢女在桑园里听到,回去告诉了齐姜。齐姜也怕重耳贪图安乐,因循自误,找他的亲信侍从来计议,用酒灌醉了重耳,挟持他再一次出走。他前后在国外流亡了19年,历尽了险阻艰难,增长了聪明才智,回国以后,建立了强大的晋国,成为齐桓公以后的一代霸主,历史上称他为晋文公。
齐姜劝说重耳出走时说:“你走吧,留恋安乐的处境,必将身败名裂。”齐桓公、晋文公在入主齐、晋之前,都经过一段艰苦的国外生活,跟那些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君主不同,在春秋五霸之中霸业最盛。齐姜是齐桓公女儿,熟悉他父亲艰苦创业的事迹,有此见解,并不稀奇。重耳回国后,从齐国迎回齐姜,立为夫人。(见刘向《列女传》)我想晋文公后来的辉煌霸业,也该有她的一份内助之功。
春秋后期的吴王夫差、越王勾践,以及后来的唐玄宗、后唐庄宗,在他们处身忧患时,都能忍辱负重,发奋图强,完成定霸兴王的事业。一旦志得意满,贪图安乐,就广聚珍奇,大兴土木,声色日进,神智日衰,一步步走向众叛亲离、身败国灭的危境。前代学者、史家总结这种经验教训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见《孟子·告子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见《五代史·伶官传论》)无产阶级政党取得政权之后,要经得起执政的考验,克服腐败现象,继续艰苦奋斗,也必须借鉴他们的经验教训。
三、长生不暇学,清学长不死
这是苏轼的两句俏皮话。长生不就是长不死吗? 为什么如此同义反复地跟读者捉迷藏呢? 我想不能这样看。一个人的个体生命是不可能长生不死的,但他在一生里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事业作出的贡献,却可以在身后长久留传。人类社会的进步事业,往往不是某个人在一生里所能完成,而有赖于集体的共同努力和多代人的继续奋进。第一代人过去了,他遗留的事业成为第二代人奋进的基础;第二代人过去了,他遗留的事业又成为第三代人奋进的基础。这样,他们的个体虽然死亡,他们在人类社会遗留下的事业,以及他们为这种事业积极创造的精神,却将世代相传,影响久远。这不正是苏轼说的,“长不死”吗?道家以服药炼丹求长生,是以此欺骗那些痴心妄想的野心家,包括秦皇、汉武在内。苏轼不愿学它,正说明他的高明。
《左传》里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这三不朽当然不是指个体生命的不会死亡,而是指人类历史上杰出人物在道德、功业、言论上取得的成就不会随着个体生命的死亡而死亡,而会长期影响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苏轼本身,以及我前文提到的推翻暴秦统治的项羽,帮助刘邦建立西汉王朝的韩信,作《兵法》的孙子,作《史记》的司马迁,就是这样的人物。他们的不朽事业将久远照耀着我们民族前进的征途。虽然我们所为之奋斗的事业的现实内容,不是历史上某些杰出人物所可能想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