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2日星期六
首页/文史百科/《苏东坡舶棹风诗》(原文全文)

《苏东坡舶棹风诗》(原文全文)

古之所谓舶棹风即今之所谓东南季风,既如上述。但东南季风为自南海中挈载雨泽来中国之工具,而舶棹风古人均以为主旱,二者似相背谬其理固安在乎? 明陶宗仪编《说郛》引汉崔实《农家谚》有:“舶棹风云起,旱魃深欢喜”之句。《农政全书》谓:“东南风及成块白云,起至半月,舶棹风,主水退,兼旱。无南风则无舶棹风,水卒不能退。”① 均与苏东坡“三时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舶棹风”之...

古之所谓舶棹风即今之所谓东南季风,既如上述。但东南季风为自南海中挈载雨泽来中国之工具,而舶棹风古人均以为主旱,二者似相背谬其理固安在乎? 明陶宗仪编《说郛》引汉崔实《农家谚》有:“舶棹风云起,旱魃深欢喜”之句。《农政全书》谓:“东南风及成块白云,起至半月,舶棹风,主水退,兼旱。无南风则无舶棹风,水卒不能退。”① 均与苏东坡“三时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舶棹风”之诗相合。明谢在杭《五杂俎》②云:“江南每岁三、四月苦霪雨不止,百物霉腐,俗谓之梅雨,盖当梅子青黄时。自徐淮而北则春夏常旱,至六七月之交愁霖雨不止,物始霉焉。”《玉之堂谈荟》谓:“芒后逢壬立梅,至后逢壬断梅。”③ 《农政全书》所引梅雨之期与《玉芝堂谈荟》相合,又谓夏至“后半月为三时,头时三日,中时五日,末时七日。”东坡谓“三时已断黄梅雨”,则夏至后半月始断梅,与《五杂俎》及《玉芝堂谈荟》所引微有不合。但梅雨之迟早因地域之不同而异。据近时记载,我国长江下游自汉口、九江以达南京、上海,平均于6月10日即芒种后三、四日入梅。7月10日即小署后三、四日出梅。自长沙、岳州、温州以南则入梅与出梅之期均较早。东坡所咏系吴中梅雨,其断梅之期与现时所实测者乃相吻合也。

梅雨期间与断梅后,长江下流之气候截然不同,此可于南京与上海二地之记录窥其一斑。

阳历7月5日至9日可称小暑一候,10日至14日可称小暑二候。宁沪各地断梅在于小暑一候与二候之间,出梅以后雨量与湿度骤形低落,平均温度激增摄氏二度,风速骤加每小时四公里,足知东坡所谓“吴中梅雨既过,飒然清风弥旬”又信而有征焉。

在长江流域东南季风于4月间已见其端倪,但至7月初黄梅以后而鼎盛。加以梅雨其中,风速较微,出梅以后,风速顿增,此所以梅雨后之东南季风,为古人所注目,而特加以舶棹风之名也。

且据近来宁沪两地之观测,舶棹风之主水退亦合乎事实。上海7月间东南风盛行,其影响于天气实非浅鲜。凡7月间,东南风甚竞则荒旱,东南风衰颓则雨量丰盛,揆诸过去五十年之记录而不爽。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