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之功业》(原文全文)
为历史人物翻案,看来已成为一门显学。已经看到屈原因情变而遭杀身的考证,又看到“卫巫监国”的周厉王是改革家的新解,眼下又一篇文章说,一位先生得出了隋炀帝功大于过的妙论。隋炀帝有何盖“过”之功呢? 一在开凿运河,二在复开学校,三在整理古籍,四在使通西域,五在宽减刑罚。
以此而论,我想还可以加上发展演讲术,提倡诗歌写作,开创元宵民俗,发展旅游事业罢,那就更可证隋炀帝“功大于过”了。假如把杨广先生上台之前的英雄性格、圣贤抱负,以及朴实谦恭礼贤下士诸种美德也一一算上,更可以证明隋炀帝“品质优良”。可惜,隋炀帝之功过,实在不是一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学问家可以颠倒过来的。上台前假作的美德,固然随着他手刃其老爹的一举而一并东流,即便上台后的一系列“功德”比起其暴行来又算得了什么呢?
评价一个帝王级头领的功过,是以人民的生存状况为据,还是以别的什么为凭,应该是一目了然的。隋炀帝在位十五年,四伐高丽,三下江都,一巡北庭,每一次“大动作”都付出百姓的尸骨,良民的钱财。假如国家不是真正陷于“民不聊生”的境地,向以易于满足为特点、“宁做太平犬”的中国老百姓,也不至于刚刚过几天太平日子就起来把杨广先生干掉。隋炀帝五十而殁,不得善终,独夫而已,固不足惜,但他的暴行使中国又有了十八年混战,三分之二的人民因而死亡。不能忍受一个“功大于过”的帝王,岂不是罪在百姓了么?
当一个帝王级的头领,确实太容易“立功”了。开凿运河,无论是为着游幸的方便,还是为着民生的改善,“客观效果”却是摆在眼前的。孟姜女哭丈夫而死,长城却成了中国的骄傲,“暴秦”也是有功的。卫懿公虽然失国,毕竟还是养鹤的能手,动物保护的行家。陈叔宝虽然荒于政事,又振兴了戏剧。赵佶无能保土,却弘扬了书画艺术。就算像朱由校那样做做木工活,也可以叫作“提倡技术革新”的罢。可是,这些东西对于一个帝王级的大人物到底算得了什么?
一个处在杨广先生这样的地位的人物,首要的责任在于治理国家,改善民生,让人民过上好日子,这才是大功德,论功过,这是最根本的一条。除此之外,即便生活简朴、谈吐幽默、多才多艺、兴趣广泛、修养不凡、富于人情味等等,都只是细小的东西,即便再突出,只能为其个人魅力增色,不足以作为其治绩的砝码。倘若治绩显着,这些还算可爱的补充;倘若正事一塌糊涂,这些便是“丧志”的因由。
隋炀帝的功业,仅从客观效果而言,不过是一条大运河。而其暴戾至于有能耐搞垮一个新的政权,则比桀纣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仅祸害当世,陷于水火,而且足以为千古之戒。这样的暴君,还谈“功大于过”,连说过“好头颅,谁来砍下”的他本人也会羞愧的罢。
1995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