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西游记》的“豹尾”》(原文全文)
“凤头、猪腹、豹尾”的说法,记得是在李笠翁曲话里看到的。凤头。嫌其华贵;猪腹,憎其臃肿;独有豹尾设喻高妙。据说豹的腰部是脆弱的,尾巴却十分厉害,一条尾巴有千钧之力,被它扫上就会筋断骨折。凡为诗文,结尾结得好可以振起全篇,高唱入云。
可是,明清的几部长篇名着,结尾却大都是“西望长安”。《水浒》七十回以后宋江受招安,非但内容使人扫兴,文字也非常马虎。金圣叹就此斩断虽然有他的用意,却也不无可取。《三国演义》呢,诸葛亮死后的文字,给人以草草收兵之感,无复精彩。我看过几遍,只有第一遍是从头看到尾的。
《红楼梦》来个神龙见首不见尾,就更热闹了。为着这结尾,红学家不知费了多少笔墨。对于高续的后四十回,有的全盘否定,认为宁可删去;有的基本肯定,认为大体上完成了宝黛的悲剧结局。那么原作到底如何呢? 有的说曾藏于某家某家,但遗失了,可惜得很;有的认为压根就没有写出来。许多人从脂砚斋的批语里寻出了后四十回的蛛丝马迹,从作品中窥测原来的概略。近些年,有人以此为据作了新的续补。写出来一看,可怜无补费精神,却并不怎么好。又有人说,脂批透露的一些情节可能是曹雪芹的初衷,定稿未必如此。总之,是一笔糊涂帐。维纳斯的断臂是不需要也不可能续补的吧。
真正有一条“豹尾”的是《西游记》。这,也许是我这个“八角眼”见到的“四方月”。
《西游记》,一般认为是弘扬佛教的。但是,取最后两回仔细品味,不禁哑然失笑。结尾描写的天竺灵山雷音寺,是如来佛释迦牟尼居住的地方,是真正的佛教圣地。这个圣地,乍一看“黄森森金瓦迭鸳鸯,明幌幌花砖铺玛瑙”,真是“红尘不到诸缘尽,万劫无亏大法堂”;走进去却是另一个样子。
在如来接见之后,唐僧师徒4人受到丰盛的款待,但在取经时却出了故障。阿傩、迦叶二佛向唐僧索“人事”(就是好处费吧),唐僧表示没有。二佛笑道:“白手传经继世,石人当饿死矣。”于是,二佛做了手脚,把没有字的经书给了他们。事发之后,唐僧跑到如来面前告状,你猜这佛祖如来怎么说? 如来的话是一段绝妙的文字,不妨引在下面:
“你且休嚷。他两个问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空取。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成书于吴本《西游记》之前的杨本《西游记传》,虽然也有尊者索贿并予假经的情节,但佛祖是正经的,没有这番妙论。可见这段话的专利权属于吴承恩。
原来在雷音寺这个佛家最高的神圣世界里,不但诸佛要敲诈勒索,一不如意就给点颜色看看。连如来佛也竟然把那霞光瑞气笼罩千重的真经看成换取财物的手段,把超度众生当成啖饭之道。读到此处,不禁目瞪口呆!
这下子,真的竖起了一条豹尾,打得前九十七回构成的堂皇大厦颓然塌倒,把顶礼膜拜的虔诚变成了挤眉弄眼的嘲讽。要算做古往今来第一奇文,具有轰天之力。
这是对神圣的亵渎吗? 我想,这也许倒是神圣的真实“白手传经继世,石人当饿死矣”,语虽粗俗,却是大实话。《五灯会元》就记载着释迦牟尼坐在一棵树下修行,饿饭四十九天,两个商人给他供养的事。
于是,我因之有所悟矣。
凡神圣,即便是真正值得敬仰的神圣,也是人间的、世俗的。其头上的神光和脚下祥云,是由他人或自己加上去的。越是虔诚地拜倒于光云之下,待光云失落,越易于跌入失望之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