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当初作天地, 刚有多般愚与智-《行路难(之二)》(原文_赏析)
不会当初作天地, 刚有多般愚与智。
到头还用真宰心, 何如上下皆佳气。
大道冥冥不知处, 那堪顿得羲和辔。
义不义兮仁不仁, 拟学长生更容易。
负薪为炉复为火, 缘木求鱼应且止。
君不见烧金炼石古帝王, 鬼火荧荧白杨里。
贯休组诗《行路难》共五首,此首处第二。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可分为三层。前四句为第一层:“不会当初作天地”,劈头而来。很能代表贯休的奇险诗风。在古人的观念中,世界原是浑沌一气的存在,盘古开天辟地,女蜗抟土做人的神话讲的就是世界和人类的起源。有了天地的开辟,才有人类的产生,诗人为什么竟说当初不该开天辟地呢?后三句回答了这个问题:因为天地开辟,人类才得以产生,有了人类的生存,这个世界就再无宁日,不管是智者还是愚者,都在那里用尽心力,耗费生命,占有着、争夺着、攫取着、希求着,天地间到处是熊熊欲火,扰扰红尘,贪鄙和丑陋充斥着这个世界。早知如此光景,还不如当初天地不曾开辟,上下一片清气,那是何等洁净安谧,多么单纯美好。
“大道”以下六句为第二层,展示了人生三重境界,在这里,智愚不肖混同为一。“大道”指自然和社会的根本规律,它漠无涯,不知在什么地方。神话人物羲和是太阳的御者,驾只龙为太阳赶车。《离骚》云:“吾令羲和节兮,望崦嵫而勿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子为上下求索,而让羲和停车,也就是让时间停下来。贯休在此表达的意思与屈子相反,他认为羲和手中的辔头是停不得的,也就是说时间是永远不停地流逝的,而人生有限、以有限的人生去追求无涯的大道,将永远难以企及。“义不义兮”二句,由于求大道而不得,就转求仁义,然而求仁未必得仁,求义未必得义,何况,仁义在唐虞以下已沦为“禽贪者嚣”,成为了许多人谋取私利,祸国殃民的工具。而真正行仁义之道的人,还要常常为仁义之道失去—切人生的欢乐,直至牺牲生命。“白虞氏招仁义以挠天下也,天下莫不奔命于仁义”( 《庄子》)。于是人们又转求长生不死之术。“负薪为炉复为火”即是讲道教炼丹术。古人对神仙的向往,有其两重性:一方面它是人类企望超越有限的生存时空的努力的表现;另一方面,它又反映了古人由无知导致的愚妄。尤其是统治者的迷信神仙,更是想永远保有富贵荣华的无耻贪欲的表现,不管你是出于什么动机,正像大道、仁义不可求一样,长生亦不可求,求长生如同缘木求鱼,世人还是停止做这种徒劳无益的事吧!在这一层中,求大道、求仁义、求长生,在动机上也许都是“智”者,但在行为上则无一例外都成为“愚”者,忘我求道,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苦炼修仙,或者借大道以欺世,假仁义以自资,施方术以行骗,这费尽心力、纷纷扰扰的一切,终归枉然,因为:
君不见烧金炼石古帝王,鬼火荧荧白杨里。死,是万生同赴的大结穴,这是贵贱智愚谁也逃脱不了的。但你是殉道殉仁义还是假道假仁义,任你是学长生或不学长生。这二句用“君不见”指示,揭出“古帝王”,都是为了引起世人的注意。“且战且学仙”的黄帝哪里去了?派出洋求不死之药的秦皇哪里去了?建金铜仙人承露盘的汉武哪里去了?还有唐代的玄宗、宪宗等皇帝,也都是迷信仙术方士的,他们又都到哪里去了?鬼火荧荧,白杨萧萧的坟墓,是他们的共同归宿。帝王作长生之想尚且如此,芸芸众生就更不必去枉抛心力了。末句森森可怖的气氛,强化了诗作世箴人的效果。
贯休的这首诗,主观的创作意图是愤世、讽世、警世。天地本不该开辟,而天地开辟之后人的种种劳神费心都是可怜可笑,愚不可及。与其汲汲惶惶,何如清静自守,因为,人终归一死,身内身外的一切都是虚空。但是,这首诗客观上还是可以让读者产生更多的联想。首先,此诗客观上展示了人类社会的悲剧历程:一代代希求,一代代落空,一代代死去;但是,新的一代又在作着新的梦幻,进行新的希求,孙孙矻矻、生生不息、天地即已开辟,人类就将永远存在下去。一个梦破灭了,又一个新的梦产生了。其次,“负薪为炉复为火”一句,形象地写出了动机与效果的分离,以及人的迷惘和盲目。求长生的人,不辟辛劳地背负柴薪,点火烧炉, 目的不过是为了炼出仙丹;可是,不停地负薪,不停地添火,不停地烧炉,仙丹偏偏没有炼出。主观上不是为了火和炉,效果上却不过是盲目地添火烧炉而已,仙丹终于不可能得到。正像贾岛诗中所写“不种桃李种蔷薇”的人。动机也无非是想观赏蔷薇花,但最后落得的却是“荆棘满庭”。第三,贯休这首诗还可以启示读者思考一个更普遍的社会历史现象。“人固有一死”这常识以下的道理,并不是人人都真正懂得的。不仅古代人囿于认识上的局限,幻想出一个个长生不死的故事,做着羽化成仙的白日梦。古代的帝王们,为了永享占有天下的富贵,烧金炼丹,迷信方士,服食求仙,让臣民山呼“万岁、万万岁”;只可惜,历史上数百位皇帝中竟连一个“长命万岁”的人都没有。这种专制狂者所患的古老的愚妄症,在二十世纪的中国又出现了风靡一时的“现代版”;而大量存在于民间的求仙拜佛侒神媚鬼的迷信活动更是随处可见;这的确是值得每一个清醒的国人都去深长思之的问题。常识或常识以下的道理,并非人人都能真正认清的。若是人人都在真正的意义上深刻理解了关于自然、社会、人生的基本常识,人类社会将会避免许多可悲可笑的事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