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2日星期六
首页/文史百科/手推呕哑车, 朝朝暮暮耕-《怨诗(之四)》(原文_赏析)

手推呕哑车, 朝朝暮暮耕-《怨诗(之四)》(原文_赏析)

  手推呕哑车, 朝朝暮暮耕。未曾分得谷, 空得老农名。在曹邺组诗《四怨三愁五情诗》中,此首列第四。这首小诗写得很朴素,语言明白如话,富有民歌风味,但又言浅意深,触及了社会、人生的某些本质方面。对这首小诗的意蕴,我们可分为三个层面来理解。首先,在文字的最表层,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终日辛苦劳作、最后一无所获的老农形象。手推呕哑作响的小车的老农,早出晚归,披星戴月,...

  手推呕哑车, 朝朝暮暮耕。

未曾分得谷, 空得老农名。

在曹邺组诗《四怨三愁五情诗》中,此首列第四。这首小诗写得很朴素,语言明白如话,富有民歌风味,但又言浅意深,触及了社会、人生的某些本质方面。

对这首小诗的意蕴,我们可分为三个层面来理解。首先,在文字的最表层,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终日辛苦劳作、最后一无所获的老农形象。手推呕哑作响的小车的老农,早出晚归,披星戴月,辛勤地耕耘,无非是想多打些粮食。老农的心愿是收获的心愿。然而,这位夙兴夜寐地耕种耘耨的农人,除了空落个“老农”的虚名外,并没有“分得”应得的谷物。诗句展示的这种不合理现象,必定会引起人们的思考,这样,对诗意的理解也就自然地转入第二层面。

这首小诗第二层面的意蕴,揭示的是一个尖锐的社会问题,这个问题在封建社会里具有普遍意义。农民辛苦种来的粮食,都交了租税,被封建官僚地主阶级盘剥一空,劳动者的血汗赢得的只是贫穷。统治者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却可以不劳而获,最大限度地占有被统治者创造的物质财富。劳动成果归谁占有的问题,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本质方面。诗人用形象的诗句思考表现这一问题,以《诗经·伐檀》中农奴们那愤怒的诘问声里就已开始。唐代诗人如耿湋的《代园中老人》:“林园手种唯吾事,桃李成阴归别人”、罗隐的《蜂》:“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秦韬玉的《贫女》:“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等诗句,和曹邺此诗表达的都是相同的题旨,这一题旨触及了封建社会阶级关系的本质方面,因而,曹邺这首小诗的意蕴显得深刻、正大。

如果对曹邺此诗的把握仅是到此为止,那么实际上还只是一个善意的误会。曹邺现存不多的诗中确有不少揭露社会阶级矛盾之作,这首小诗也确实表达了如上分析的两个层面的意义。但是,曹邺在这首诗中只是借社会上的不平现象,来抒写自己苦读多年而无所成的失意之感。作者在《成名后献恩门》中说:“一辞桂岭猿,九泣都门月,年年孟春时,看花不如雪”。可知曹邺在科场上经历过长期的蹭蹬,“累举不第”,未官未禄,一如老农一年四季辛勤耕种,却得不到任何报酬。明白了曹邺笔下“老农”形象包含的这一层寓意,我们就可以上升到对此诗第三层意蕴的体认了。

这是更有超越时空的普遍意义的人生启示和感悟。辛勤的耕种未必能赢得硕果累累的收获,在人生的四季里,并不是必然地有一个金谷盈畴的秋天在等待你,尽管你经历了春的耕犁播种,夏的耘锄浇灌,有汗水的挥洒,挥汗如雨,有心血的滴沥,沥血成渠,付出的也许很多很多,而得到的却是极少极少,甚至于无。你孜孜矻矻地劳作过,踏踏实实地奋斗过,无所保留地献出过,但成功和收获并没有幸运地降临到你的头顶。因为一百个奋斗者中常有九十九个失败者,你可能就是失败者之一。人生的逻辑就是如此,名与实之间多有不副,无论从哪个意义上说,空担虚名者往往有之。不过,只要你推着负载生命重荷的车,“朝朝暮暮”地在人生长途上不辞艰辛地跋涉过,行色匆匆,风雨兼程,即若是最终没有达到目的地,那么,也仍然可以无愧于人生,而大可不必去私心怨艾、去计较名与实、得与失了。

——因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仅仅在于——朝朝暮暮不停的耕耘过程之中。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