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2日星期六
首页/文史百科/宋词格律《词的用韵》 - 诗词百科

宋词格律《词的用韵》 - 诗词百科

唐代格律诗的用韵较严,第一,基本上按《广韵》,至少是按《平水韵》所归纳的那样用韵。第二,只能押平声韵,而且一韵到底,不能中途换韵,也不能用同一个韵脚。词的用韵,有比唐诗宽的地方,也有比唐诗严的地方。宽的地方,第一,是词可以严格按照《平水韵》,也可以相同的韵部(条件是读音相同或相近)通押。清戈载把这些相近的韵部合并以后,编成《词林正韵》一书,共分十九部(平上去...

唐代格律诗的用韵较严,第一,基本上按《广韵》,至少是按《平水韵》所归纳的那样用韵。第二,只能押平声韵,而且一韵到底,不能中途换韵,也不能用同一个韵脚。
词的用韵,有比唐诗宽的地方,也有比唐诗严的地方。
宽的地方,第一,是词可以严格按照《平水韵》,也可以相同的韵部(条件是读音相同或相近)通押。清戈载把这些相近的韵部合并以后,编成《词林正韵》一书,共分十九部(平上去声十四部,入声五部)。比如原《平水韵》平声有“一东”“二冬”,上声有“一董”“二肿”,去声有“一送”“二宋”,《词林正韵》把它们合成一部,当然还是要分平、上、去、入声的。其余以此类推。比如辛弃疾的《汉宫春·立春日》: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此词押平声韵,按《平水韵》,“幡”“园”属“十三元”,“寒”“盘”属“十四寒”,“闲”“颜”“环”“还”属“十五删”。
再比如苏轼的《洞仙歌》: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倚枕钗横鬓乱。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此词押仄声韵。按《平水韵》,“汗”“乱”“汉”“换”属去声“十五删”,“满”“转”属上声“十四旱”。不仅不在一个韵部,而且一在上声,一在去声。
第二,是可以押平声韵,也可以押仄声韵。比如上举两首词《汉宫春》和《洞仙歌》,就是一押平声韵,一押仄声韵。
第三,一首词中可以换韵。比如大家很熟悉的《清平乐》,上片押仄声韵,下片押平声韵。

清平乐
王安国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梨花。

上片“语”“雨”押仄声韵,下片“涯”“花”转押平声韵。再比如《菩萨蛮》,两句一转韵。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江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上片“水”“泪”仄声韵,“安”“山”转平声韵。下片“住”“去”仄声韵,“予”“鸪”转平声韵。
严的地方,是仄声韵还要分上、去、入三声。也就是上、去、入三声不能通押,尤其是上、去两声不能和入声通押。比如《满江红》,有平韵、仄韵两调。仄韵一体只能押入声韵,不能押上、去声韵。这和音乐有密切的关系。前面已经讲过,入声字很短促,与之相配的曲调也一定很短促,换成上、去声字可以诵,不能唱。
还有一种情况也是格律诗所不允许的,那就是平仄声通押。
什么是平仄声通押?以今天的普通话为例。同声母同韵母的音,又可以分一、二、三、四声。比如“wang”这个音,可以分四声读作“汪”“王”“往”“旺”。“汪”“王”属平声,在诗歌中可通押。但不能和属仄声的“往”“旺”通押。但是在词中有时候是可以的。要注意的是,这种通押是有限制的,只能在少数规定的词牌中通用,如《西江月》《醉翁操》《哨遍》《戚氏》等。在其他地方仍然是不能通押的。比如《西江月》:

愁黛颦成月浅,啼妆印得花残。只消鸳枕夜来闲,晓镜心情便懒。
醉帽檐头风细,征衫袖口香寒。绿江春水寄书难,携手佳期又晚。


这是晏几道的《西江月》。其中“残”“闲”“寒”“难”都是平声,而“懒”“晚”是仄声。但它们的音是一样的,不同的是调,所以在这里可以通押。但是,平韵和仄韵的位置是定死了的,不能变动。
戈载《词林正韵》是把这些声同调不同的平、仄声字划归在一起的,初学填词的人使用起来比较方便。比如它的第一部,就包括了平声的“一东”“二冬”,仄声中上声的“一董”“二肿”,去声中的“一宋”“二送”。第二部就包括了平声中的“三江”“七阳”,上声中的“三讲”“二十二养”,去声中的三“绛”“二十三漾”。翻检使用非常方便。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