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2日星期六
首页/文史百科/王镇(人物事迹_文学形象研究)

王镇(人物事迹_文学形象研究)

在南戏《幽闺记》中,王镇是封建势力的一位代表。王镇是大金国的兵部尚书,年已七十,居家养老。由于“番兵”大举入侵,国难当头,大金国皇帝下旨命这位“当朝良将,昭代名臣”前往边城缉探军情。王镇奉旨,立即整顿行装, “恨不得肋生双翅,两头白日,多只行五里十里”。女儿王瑞兰对老父说道: “朝中多少文和武,缘何独选家尊?”但王镇一刻也不敢稽迟,当即辞别妻子女儿,奔赴边关...

在南戏《幽闺记》中,王镇是封建势力的一位代表。

王镇是大金国的兵部尚书,年已七十,居家养老。由于“番兵”大举入侵,国难当头,大金国皇帝下旨命这位“当朝良将,昭代名臣”前往边城缉探军情。王镇奉旨,立即整顿行装, “恨不得肋生双翅,两头白日,多只行五里十里”。女儿王瑞兰对老父说道: “朝中多少文和武,缘何独选家尊?”但王镇一刻也不敢稽迟,当即辞别妻子女儿,奔赴边关。王镇完全是一个为了国家朝廷,不避险难,不恤家庭,忠心耿耿的荩臣,令人尚有几分钦敬之意。然而,王镇此行,缉探军情是假,向“番朝”进贡是真,充当的是一个纳贡求和的屈膝者,而不是抵御外侮的英雄。

战争也使王镇妻儿饱尝苦难。王镇离家赴边后,家中夫人、女儿因逃难而失散,流落异乡客地。待到两国通和停战,这位尚书大人得意洋洋,春风满面,高唱着“海晏河清,重逢太平”的赞歌,赶赴行朝南京(今河南开封),请功讨赏。途中,在广阳镇的招商客店,王镇遇见了女儿王瑞兰。她正滞留客店,为丈夫蒋世隆侍奉汤药。

王瑞兰在战乱中与母失散,孤雁伶仃,邂逅为人正直、富于侠义心肠的青年书生蒋世隆。蒋世隆对她关心、照顾,温暖了这位大家闺秀的芳心,两人萌生爱情,于招商客店结为鸾凤。夫妻二人,相依为命,恩爱日深。然而,蒋世隆感染疾病,不得已滞留客店。此时,王镇回朝,与女儿不期相遇。按理说,一个流落他乡,无依无靠的弱女子,意外遇见身为高官的亲父亲,其喜悦之情是无以言状的。而身为人父,不能庇护妻儿,致使女儿遭受飘零之苦,今日突然见面,亦应喜出望外。然而,由于封建思想的作祟,封建势力的肆虐,本来应是父女团圆的喜剧,却演成了一幕夫妻分离、泪洒招商店的令人扼腕的悲剧。

门当户对的婚姻观,不近人情、扼杀人性的封建礼教,是王镇处理女儿婚姻大事的圭臬。因此,尚书大人一见蒋世隆,得知女儿私自与之成亲,雷霆大怒,顿时发作。他怒斥蒋世隆的“穷形状”,终不肯认这个白衣穷女婿。尚书府的千金小姐,配一个落难的穷秀才,在王镇看来,是万万不可容忍的。在他的心目中,男女婚姻,必须门户相当,有父母之命,媒约之言。因此,面对着王瑞兰与蒋世隆的苦苦哀求,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他倚官仗势,强拆鸾凤,抢走女儿,撇下重病在身的蒋世隆,扬长而去。本来,对于这样一对在患难中成亲的儿女,如果是一个有爱心、有人性的父亲,理应倍加怜惜才是。然而,封建礼教已经吞噬了他的爱女之心,麻木了他的人性。此时,王镇刚出场时给人的一丝好印象已荡然无存,使人看到的只是一个毫无人性的封建势力的代表。

敷演对儿女婚姻横加干涉,强行逼迫青年恋人分离的戏剧,在元代并不乏见,如白朴的杂剧《墙头马上》、《东墙记》,王实甫的杰作《西厢记》。但剧中封建势力的代表如裴尚书、董府尹夫人、崔相国夫人,对于儿女,尚有父子、母女之爱,人性些许犹存。而《幽闺记》中的王镇,却冷酷无情,一无父女之爱。他将女儿抢走之后,于孟津驿又遇妻子。王瑞兰与母亲乱后重逢,悲喜交集。她思念病中的丈夫,心如刀割,欲向母亲哭诉心事。但王镇怒目相对,不容诉说。到了汴梁(今河南开封),他重整家园,依旧尚书府第,锦衣玉食,不用说早将蒋世隆忘得一干二净,而且也不过问一下女儿的心事。王瑞兰对景含愁,幽闺拜月,王镇一无所知。他根本没有把女儿当成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青年女子,从来不曾考虑过要关心一下女儿的喜怒哀乐。他有着两副面孔:在皇帝面前,是忠心不二的荩臣;在女儿面前,则是一个专制蛮横的父亲。在他身上,集中了封建社会专制家长的种种恶劣习性。

王镇也并非不为女儿的婚事操心,但是,他不是从女儿的幸福着眼,而是为了自己的门庭给女儿择婿。从这个意义上看,与其说王镇为女儿挑佳婿,毋宁说是为自己选东床。只有他,才有权决定女儿的终身大事。因此,当皇帝下旨,命王镇招赘文武状元为婿时,他不加思索,立即命女儿承应,并遣官媒提亲。然而,不仅王瑞兰与义妹蒋瑞莲不愿从命,而且新科文状元蒋世隆亦断然拒绝。王镇不容分说,用“朝廷恩命”压制女儿,又以“圣意”来威逼蒋世隆。其专制蛮横,一至于是。后来王瑞兰与蒋世隆相认,才重谐伉俪。昔日招商店中的穷秀才,立即成了王镇的乘龙快婿。王镇贪富欺贫,前倨后恭,判若二人,其品性之卑劣,令人齿冷。

王镇的恶劣行径,蛮横专制,造成了一对少年恩爱夫妻内心的极大痛苦,理所当然地遭到了王瑞兰和蒋世隆的反抗,也受到了人们的谴责。当他强抢女儿离开蒋世隆时,蒋世隆指斥他“只倚着官高势强”。在逆旅孑然一身的蒋世隆,控诉王镇将王瑞兰“倒拽横拖奔去途。回头道不得声将息,几曾有这般慈父”。其实,王镇不仅沾不上“慈父”的边,连为人父的资格也是枉有的。王瑞兰幽闺拜月,一迭声怨恨父亲,甚至与义妹蒋瑞莲一起斥之为“意似虺蛇,性似蝎螫”。这样的父亲,没有丝毫爱女之心,又怎能博得儿女的爱呢?王镇所有的只是一个由封建礼教支撑的专制家长的名分,而失去的却是天伦之乐,父女间的温情。

王镇最终是如愿以偿了,为女儿招赘了状元郎。当然,由于招赘的夫婿就是蒋世隆,王瑞兰也终于苦尽甜来,重谐鱼水之欢。但是,谁又能忘却广阳镇招商店中那夫妻分离的惨痛场景呢?这一悲剧的制造者王镇事后却轻描淡写地说: “老夫一时气忿,不曾问得详细,撇了那秀才,领了女儿回京。”如果当今的状元郎不是蒋世隆,王镇照样会逼迫女儿与之成亲,而对广阳镇的那幕悲剧再也不会提起一个字。封建礼教铸就了王镇专制蛮横的本性,他给儿女带来的只能是痛苦的眼泪,而不可能是别的。

《幽闺记》在塑造王镇这个人物时,花费的笔墨并不多,然而一个满脑子忠孝节义、封建专制思想的代表人物已跃然纸上。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封建礼教、扼杀爱情与人性的封建婚姻观,造成的爱情、婚姻悲剧何止万万千千,而这又是通过封建势力的代表人物来实现的。人们阅读了《孔雀东南飞》、《西厢记》、《墙头马上》,凡是有人性的,有一丝正义感的,都会痛恨焦母、崔夫人、裴尚书,诅咒这摧残爱情、毒害纯情少男少女的封建礼教。王镇在《幽闺记》中扮演的就是这样一个令人痛恨、诅咒的角色。从王镇身上,可见封建势力的残忍、虚伪、专制和贪富欺贫,以及在衮衣绣裳之中包藏的丑恶灵魂。因此,这位尚书大人作为一个艺术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尚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