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青(人物事迹_文学形象研究)
燕青是《水浒》中的艺术形象之一。他容貌俊美,多才多艺,武艺高强,机智过人。在泰山庙会上将身材几乎高出自己一倍,号称“相扑天下无对手”的任原摔下擂台,则是他智巧与武功结合的绝妙例证;更兼他对主人卢俊义和梁山事业赤胆忠心,不畏出生入死。种种长处和美德集中于一身,在梁山众头领中是极罕见的,这使得燕青几近于完人。
但是,更重要的一点往往被忽视:燕青是作品主题思想最重要的承担者之一,他个人的活动轨迹,体现出作者对义军事业必然性的认识。作者对此作了明确的声明: “他虽是三十六星之末,却机巧心灵,多见广识,了身达命,都强似那三十五个。”这从作者精心安排燕青在梁山事业的四大转折关头发挥的重大作用中可以清楚地看出。
卢俊义的上山入伙,是义军事业中一件大事,标志着梁山泊又得到一位卓越的领袖,从而由只能与封建地方武装作战——有时还难以取胜,发展到能够直接与封建王朝进行大规模的正面战争,并且无往而不胜。而卢俊义加入义军却是个异常艰难的过程。其难并不在于赚得他的身体上山,而是要他心悦诚服地心归水浒。燕青在其间起了催化剂作用。
卢俊义被智赚上山,燕青是从被先期放还的管家李固口中得知。这时,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顺从李固,为虎作伥,陷害旧主,反正有墙壁上题的藏头反诗为证;另一条则是追随卢俊义上梁山,与官府作对。前者于公合法合理,于私可以继续以往游手好闲的浮浪生活,逍遥自在地过完一生;而后者的结局却殊不可料,充满荆棘坎坷。燕青选择了后者。他这样做不仅是出于对卢俊义的忠心,因为后来事实证明他并没有从一而终,所以恐怕更应视为对整个现实审时度势后所作的明智之举。自觉地对已经彻底腐败的官府进行武装反抗,才是自己唯一正确的选择。可是,他并没有直接去上梁山。因为根据他对主人的了解,卢俊义极可能是被胁迫入伙,如果确实如此,自己贸然上山会使主人和自己都处于尴尬的境地。而自己不顾主人意愿单独加入义军,这种背弃梁山所器重的英雄、自己的主人卢俊义的行为,必会遭到众好汉唾弃,自己投身义军事业的抱负也会落空。因此,唯一的可能便是使卢俊义铁心上山,自己作为亲信随从。这就是“正要往梁山泊寻见主人,又不敢造次”一句话中所包含的复杂的心理活动。
他开始采取行动了。第一步,他在主人如从梁山归来的必经之路上的庵中落身,靠乞讨度日,等待行动。如果卢俊义确已入伙,自己去投奔也不为迟;而卢俊义要回来,也可及时取得联系。卢俊义果然回来了,他通报了李固的诬告和卢现在的危险处境,直截了当地建议: “若主人梁山泊里来……再回梁山泊去。”可惜没被采纳,卢俊义自投罗网了。第二步,燕青在李固以重金贿赂押解公人,企图在树林里结果卢俊义性命时,射出了致命的弩箭,这与鲁智深搭救林冲于野猪林时所采取的方法完全不同。鲁智深听从林冲的建议,饶了企图谋害林冲的公人董超薛霸,这显示出燕、鲁两人目的的差异。鲁智深完全从林冲一己的利益出发,所以当林冲表示愿意服刑,以便刑满后能与爱妻过团圆日子时,便尊重了林冲的选择。而燕青是从能参加义军事业的立场着眼,而不是为卢俊义个人着想,因此不给卢俊义丝毫为公人说情的可能,直接造成既成事实。这是一步釜底抽薪,断绝后路的狠招,逼着卢俊义只能听从自己的安排。卢俊义果然埋怨道: “虽是你强救了我性命,却射死这两个公人,这罪越添得重了,待走那里去的是?”燕青回答说: “当初都是宋公明苦了主人,今日不上梁山泊时,别无去处。”这句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话,对卢俊义决定奔上梁山,起了决定性的作用。首先,它满足了卢俊义的虚荣心,使他觉得上梁山根本不是处在危难中迫不得已而有求于义军,而是去讨还义军方面欠下自己的情分债,完全是正当的;接着明确指出上梁山是唯一可能的出路,逼迫卢俊义在生与死之间迅速做出抉择。果然,卢俊义没打折扣便默认了。第三步,燕青去梁山请救兵,这导致了石秀劫法场,义军闹大名府等《水浒》中最脍炙人口的篇章。
卢俊义的上山,不只是加强了义军的力量,而且有着更深刻的意义。从封建王朝的角度看,他是个不折不扣的顺民,并没有做任何违法的事,本人也没有犯任何过失,更没有得罪过任何官员而受到挟私报复,更何况他不但是富豪,因而理所当然地应受到统治者特别的保护,而且还对义军怀着刻骨的仇恨。但是,他被逼得走投无路,几次险些丧命。因此,他的投身义军,才最深刻地反映了当时整个朝廷上下异常黑暗腐败残酷的现实,最集中地体现出作品官逼民反而民不得不反的主题。而燕青在整个事件刚刚处于萌芽状态时,就已经设计出结局,并且不遗余力地促使其实现,特别是在促使卢俊义思想转变方面,起到了任何其他义军领袖都难以起到的关键作用。
如果说在卢俊义上山问题上表现的是燕青对义军事业正义性的清醒认识,那么,在他入京讨招安圣旨的事件上,则表现出过人的机智。招安是义军领袖宋江和卢俊义坚定不移的既定方针,可是,在宋江亲入京师走名妓李师师的后门,弄巧成拙惊了圣驾以及两赢童贯、三败高俅之后,这一方针的实现几乎已不可能。燕青正是在这种异常困难的局面下身负重任,前往禁军重重守卫的京师,真可谓讨旨之难,难于上青天。可是他敏锐的目光一下就看出门径所在,李师师“是天子心爱的人”, “枕头上关节最快”。而且娼家必爱钱财,“多把些钱财去那里入肩”,当然这不是很可靠的,比如相同的条件就曾被宋江、吴用和李逵等人搞得一塌糊涂。所以,他特别在临行前说了一句: “小弟可长可短,见机而作。”在这里最重要的是个人的智慧与技巧、才干。
到李师师家后,燕青首先拿出“金珠宝贝器皿”,使得虔婆“一见就喜”,设酒相待,这不但使自己站住了脚,而且有了直接与李师师对话的条件。然后,他充分施展个人魅力和绝妙的伎艺,使李师师迷恋上自己。但是,这同时也造成了非常困难的局面,甚至可以说是进退两难。如果顺遂李师师必会因溺于声色而“误了哥哥大事”,但如果加以拒绝,又肯定会致使李师师不快,想靠她来打通枕头上的关节的计划,也将成为泡影。但是,在别人看来极为困难的矛盾境地,却被燕青“见机而作”,巧施妙计化解。他将计就计, “娘子既然错爱,愿拜为姊姊”。这一招“拜住那妇人的一点邪心”。利用这种姐弟关系,燕青相当便利地见到了即使朝廷重臣都不敢仰视的天子,谎称自己曾被掳上梁山,轻松地讨到了对自己的赦免诏书。他趁热打铁,又走出一步妙棋,一方面转告了梁山泊领袖人物急切盼望招安的心情,一方面说出了皇帝所不知的童贯、高球屡败于义军的真相,暗示朝廷靠征剿永远无法取胜,唯一明智的选择只能是按照义军所提条件降旨招安,迫使皇帝不得不亲口答应。招安终于能够实现了。但是,鉴于前几次招安有时纯属敕命使臣从中捣鬼而致失败的教训,他马不停蹄地赶去做一向对梁山泊有好感的太尉宿元景的工作,终于说服了他答应亲自来宣招安之旨。这一系列的行为,步步为营,滴水不漏把别人不可能完成的困难使命圆满完成。梁山义军接受招安,是作者对义军作为一个整体事业所能设计的结局中最为满意的一个。无疑,这才是作者心目中义军事业的真正顶峰。而在朝廷与义军化干戈为玉帛的过程中,燕青是最合适的人选,因而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他这一思想最恰当的形象诠释者。
此后,义军便成为朝廷的御用军队。但是,义军命运真正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在讨伐王庆凯旋的途中,燕青于秋林射雁时。这是一个有强烈象征意义的情节。燕青初学射箭,竟然箭箭不空,须臾之间,射下十几只从空中飞过的大雁。时当晚秋节令,地在秋林渡口,自然界一片萧飒气象,生命力正在衰竭,义军又一次到了何去何从的“渡口”。更何况宋江将此事的内蕴点明: “你却射了那几只,比俺兄弟中失了几个,众人心内如何?”头领们都闷闷不乐,噤若寒蝉。这标志着,义军命运的丧礼的序幕已经拉开。看起来偶然的事件,包蕴着必然的历史内容。在全书的结尾,燕青别义军而走时给宋江留下了一首诗,其中有“雁序分飞自可惊”的句子,这等于是告诉宋江:当时我射雁时,已经是在告诉你该互相分手,而你却犹自惊惋不已!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又是由清醒的燕青承担起来。而它体现出的作者心理,显然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在理智上他认为义军的事业还不该结束,对那些借朝政混乱之机举事残害人民,甚至自称为王的人应严惩不贷,因而他让义军去平定了方腊之乱,并且让在这期间所死的众多的头领,统统各授名爵,子孙承袭,立庙享祭,青史留名;二是在感情上,又表现出难以抑制的叹惋哀伤,对义军将会有的悲剧命运作了铺垫。
秋林射雁,暗示了燕青的“了身达命”,而他最后的结局则是将“了身达命”的公开化。在与方腊进行了一场义军头领死了十之七八的残酷战争,并取得胜利后返归京师的途中,燕青最后一次出场了。他劝卢俊义道: “既大事已毕,欲同主人纳还原受官诰,私去隐迹埋名,寻个僻净去处,以终天年。”而卢俊义贪图封妻荫子的富贵生活,拒绝了他的建议后,他又清醒地警告说: “既然主公不听小乙言语,只怕悔之晚矣!”在这里,他有意用了卢俊义收养他时为他起的小名“小乙”,表现出了犹如子女对父母一般的拳拳挚爱之心,但是仍然没有说动卢俊义。于是,这位在义军中立下卓越功勋的将领,竟然采取了开小差的办法弃别了与自己曾相依为命的弟兄和这支他曾为之不惜性命的队伍。简直如避寇仇!他留下了四句诗: “雁序分飞自可惊,纳还官诰不求荣。身边自有君王赦,洒脱风尘过此生。”除了射雁之举是他有意发出的警告,甚至在向皇帝讨赦令时,他已经对自己的归宿做了妥当安排。
梁山众头领中究竟还有谁比燕青更具有预言家的素质,不管是智多星吴用,还是神机军师朱武,还有谁比得上燕青这种“了身达命”的大智大慧呢?他们在燕青面前,都难免因小巫见大巫而相形见绌。这一鲜明的艺术形象长留在人们的脑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