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围城诗录序
吴宓 一九二六
吴宓(一八九四~一九七八),字雨僧,陕西泾阳人。哈佛大学文学硕士。曾任国立东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清华研究院国学门主任、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主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教授、教育部部聘教授。学衡杂志主编。着有吴宓诗集、空轩诗话、文学与人生、吴宓日记等。
尝观古今东西人论诗之说,各有独到。然或缘识见不广,或因语意难周,但举一义,有所偏重。又所论多系枝节,更相争辩,无所底止。於是论诗者愈多,而诗之义愈晦,诗之法愈乱。善为诗者,遂谓诗不必论,亦不可论,诗中秘奥,惟作诗者自知之,将举古今东西论诗之说,而拉杂摧烧净尽。夫以後人之不善读书,不务体会,不能集众说之长而受用之,致使前人独到之见解,亦将埋没而不传。此实事之大可悲者也。
顾吾谓诗中有根本二义,则为众所公认而万不能废者。一曰温柔敦厚,是为诗教。诗之妙用,乃在持人性情之正,而使归於无邪。二曰作诗者必有忧患,诗必穷愁而後工也。由前之说,则非天性笃厚而深於情者,不能为诗,强为之亦不工。由後之说,则非生於乱世,遭遇困厄,备历艰险,而悲天悯人,忧时伤世,蓄志未伸,郁郁以没,如唐之杜工部,西洋之但丁、弥儿顿者,必难成大诗人。然使有天性笃厚而深於情之人,生当海宇承平之世,民康物阜之秋,若其诞於高门世族,固可终身安乐,不愁温饱,所以寄其情思者,不过天伦骨肉之恩,吟风弄月之事,文酒冠裳之会,怨绮愁罗,徵歌选舞,再则赏鉴珍奇,品题书画,富贵风流,动人歆羡而已。即或其人托身蓬荜,伏处山野,劳生作计,奔走衣食,其诗中之所表见者,亦不外室家朋友,离合聚散之情,啸傲烟霞,安贫乐道之意。再则写炎凉之世态,着里巷之琐闻,模山范水,叙记游踪,读史咏物,寄托怀抱,欲其诗之有进於是,固不能也。後之读诗评诗者,将谓此类作者千百,均出一体,无所特异,是宜覆瓿,勿庸检翻。故夫盘根错节,乃所以别利器。彼生於承平盛世者,虽具温柔敦厚之情,无由表见,不得发而为宏大精严之诗。其生涯之幸,固其诗之不幸也。此可谓有其人而不得其时者也。然而徵之往史,凡当衰世末运,国乱民穷,干戈相寻,岁无宁日,流离丧亡,盗贼饥馑,生人所遭,惨痛逾恒,忧患之思,穷愁之境,宜若大有裨於诗矣。而出众之诗人仍不数数觏者,则又缘当此之时,世乱无已,人慾横流,屠杀劫夺,视等寻常,贪功攘利,惟曰不足,其黠而在上者,固刍狗群氓,恣我所欲,万众骈戮,不值一顾,其愚而在下者,咸营私好货,视息偷生,狐媚鼠窃,蔑绝廉耻,而残酷凶狠,刻薄阴险,则又上下智愚之所同。不信有天命,不知有道德,无复有丝毫恻隐之情存於其心。欲於此时,求温柔敦厚之人,固将如凤毛麟角之不易得。即有之,亦将为世所移易,不能自持。且当此之时,政刑隳废,礼教衰微,雅化灭绝,文物土苴,纵有赋性可为诗人者,亦以无所禀承,不得训练陶冶之故,而终於无成。其时虽亦有诗,然其所谓诗,皆噍杀麤厉之声,苟偷淫靡之思,讽刺则流於刻,描状则伤乎俗,而工力艺术,则不免破碎支离而纤巧。此郎迦南(Longinus西历第三世纪希腊文学批评家,着有超卓论On the Sublime一书。本志前曾屡次徵引及之。)所为致叹於亚历山大时代希腊文学之衰。而以晚唐皮日休、韦庄诸人之诗,与李杜较,亦可见其差别。此所谓有其时而不得其人者也。亦诗之不幸也。惟独时与人合,二者兼备,佳诗乃可望成。以赋性温柔敦厚之人,生值浩劫大乱,处穷愁之境,有忧患之思而能不改其本真,常保其性情之正,发而为诗,此如希世奇珍,更加琢磨,其光芒万丈,造诣敻绝,不卜可知矣。
呜呼!由上所论,则今日中国,吾知其必有伟大诗人之出现也。夫今中国之乱,以及世界之乱,可谓极矣。战争死亡,水火盗贼,古所常见。乃若论宗教之衰微,道德之崩丧,科学之奋兴,教育之歧误,政治之纷更,社会经济组织根本之动摇,文学艺术理论技术之偏谬,生人思想感情之迷乱惶惑,愤激麻醉,则今之西洋、今之世界,实处千古希见之一大变局。撮要言之,则功利盛而道德衰,分争烈而统一难,异说淫辞奇技新法愈多出,而正情雅化至道真福,益渺不可得。彼西洋数百年中所经之变迁,积渐以成今日之情势者,我中国於二三十年中,乃悉领略之、承受之、体验之。故中国之变尤烈,而中国人之苦为尤甚也。然而中国五千年圣贤之教,入人甚深,礼俗道德,今虽澌灭,犹有些须存者,温柔敦厚之性情,忠信诚笃之行事,随处尚可遇之。又读书种子尚未尽绝,旧日之文章学术,亦尚有浸淫其中,深造有得,而能明其源流,传其规矩,达其精神者。
呜呼!横流所趋,虽尽人力,其能挽救?过此以往,实不可知,而今则尚未湮绝。就诗而论,今之中国,可谓尚有其人而正值其时,瓌宝琼琚,奇光异采,定必出现。疑吾言者,请观於今所甄录西安围城中三君之诗,可以知之矣。武昌围城与西安围城,并为丙寅(民国十五年)一岁中之钜劫,而西安尤久。自阴历三月初以迄十月之末,城被围凡二百三十余日,围解後月余而予往,得三君之诗,惊喜逾望,乃急谋集钞而刊布之。围城中作诗者尚有其人,然以所作不多,故今录以三君为限。三君者,一吴君芳吉,字碧柳,四川江津县人;二胡君文豹,字仲侯,陕西三原县人;三胡君步川,字竹铭,浙江临海县人。之三人者,地隔数千里。初不相识,而乃共命於危城,噢咻慰藉,以诗简相酬答,各写其闻见感想,而同着民生之疾苦,丧乱之景况。香山乐府,杜陵诗史,实近之矣。三君於予,为近亲密友,予今集录其诗,不惧私人标榜之讥者,则以予夙知三君赋性皆温柔敦厚,围城八月,几濒於死,其所处固穷愁之境,而忧患之思甚深。其所为诗,虽有精粗高下之别,而皆能不失其性情之正。於以知中国诗尚未亡,而诗之前途大可为也。至予所作西征杂诗,弗逮三君远甚,而以关系西安围城,可资参证,故附录之。民国十六年五月下旬北京晨报所登载黄成洸撰之西安围城记,叙记详实,可以参阅。黄君奉天人,任西北大学蒙古文教授,偕眷居围城中。夫以中国之大,年来战祸绵延,民生创钜痛深,岂止丙寅一岁之西安?而海内耆宿名贤文人雅士,其为诗较三君为工且多者,何可胜数?容当续为搜集刊布之,藉传中国此日之真景,而树立诗之根本二义焉。今之所录,其嚆矢耳。
集评
【张解民】 吴雨僧爲文亦方正执一,细大不捐,一如其人,然多有眞知灼见。 【许绍锋】 不纯而宂长,然论有可取。 【徐晋如】 体格渐趋俚俗,而立论卓荦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