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虹鉴眞帖残本跋
缪钺 一九八四
缪钺(一九〇四~一九九五),字彦威,江苏溧阳人,生於河北迁安。曾任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等。着有元遗山年谱汇纂、诗词散论、冰茧庵诗词稿等。
玉虹鉴真帖残本两册,先外王父蘅衫公之遗物也。公,镇江邹氏,讳梓生,蘅衫其字也。少时橐笔佣书於军旅中,积劳,议叙得知县。清光绪中,为直隶省邢台、饶阳、迁安诸县令,晚岁致仕,居保定。钺七八岁时,读论语 孟子,即公所口授者。宣统三年卒,年八十。
公喜藏书,兼蓄法书名画,丛帖数种,余最爱赏,恒展玩临摹。一九三七年夏秋间,卢沟桥事变起,仓皇违难南下,诸法帖均置之,仅携玉虹鉴真帖两册。其後转徙豫鄂,西至蜀中。旋受浙江大学之聘,赴广西宜山。後迁遵义。一九四六年夏来成都。丧乱十年,间关万里,三峡江涛,黔桂山险,均以此帖自随。一九六六年後「文化大革命」期间,公私庋藏,图书文物,多罹浩劫。余所蓄书,幸免於难,而此两册残帖,亦均完好,可谓至幸矣。
此两册帖皆汉晋人书,以二王为多。王羲之兰亭序、破羌帖、快雪时晴帖、黄庭经、乐毅论,王献之洛神十三行,均在其中。而史孝山出师颂,有朱笔释文,乃外王父蘅衫公手迹,尤为先人手泽之可贵者。
余喜读碑帖,偶亦临摹,而见异多迁。初秉笔学书时,摹柳诚悬、赵子昂,後转而学魏碑。雄强恣肆者,非余弱腕所能企及,私心所向,乃在张黑女碑。至於行书与小楷,初学赵子昂,後学王逸少、子敬父子,而草书则专学孙过庭书谱。中年以後,致力於智永及初唐欧、虞、褚、薛四家。智永之千字文、欧之化度寺碑、虞之夫子庙堂碑、褚之圣教序、薛之信行禅师碑,皆余所爱慕者。晚岁喜摹文徵明小楷及行书,略得形似,盖笔姿相近也。此两册残帖,其中逸少、子敬等晋人法书,余少时仅喜其萧散之致而已。其後历摹诸代名家碑帖,虽以资质钝拙,了然於心者,不能达之於笔,然亦粗悉古人用笔之甘苦变化。回顾逸少、子敬之法书,凤翥鸾翔,如在天上,诚邈乎其不可及矣!
钺儿时,极承外王父蘅衫公锺爱,其後读公楹书,黾勉自立。中年遭逢丧乱,流转万里。晚岁又沧桑罹劫,闵默自甘。此残帖二册,朝夕相随,每一展玩,可以缅怀蘅衫公遗泽,并回忆数十年艰辛曲折之经历。凡此均其可记者也。一九八四年九月,缪钺记於四川大学。
集评
【张解民】 缪钺先生学识度越流辈,余早岁拜读其论宋诗、论词、论李义山诸篇,心目爲之豁然开朗。及壮,涉猎先生史学着作,益惊叹先生治学赅博。今读此跋,忽悟先生学问,殆亦得之性情。终身摩挲涵泳两残帖而不厌倦,岂惟二王精髓入人之深,亦见先生锲而不舍之心性也。 【胡可先】 余一九九〇年九月曾於成都九眼桥四川大学寓所造访缪钺先生,先生教以学文言须重文气而非重语法之旨。盖先生作文,文气贯通,内蕴深厚,而非矜造语精工而已。本文首言得外王父之教诲,次言对外王父玉虹鉴眞帖之爱赏,再言携该帖於世乱之中幸而得全之过程,更赞先王父跋语手泽可贵,最後述自身学书过程,由此帖残本而引出数十年艰辛曲折之经历,旣委婉曲折,又一气贯下,实今世文言之至焉者也。 【徐晋如】 即物思人,亦以自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