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2日星期六
首页/文史百科/·周易义疏跋

·周易义疏跋

邓秉元  二○一一邓秉元,一九七四年生,原名志峰,号涣斋,以字行,吉林农安人,祖籍山东宁海。现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有周易义疏、孟子章句讲疏等着。系辞云:「易者冒天下之道。」文言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易统天人,圣贤尽性至命之道也。孔子五十而知天命,了彻往圣所以济大过之学,遂能作易,而为万世立不易之宗。易总...

邓秉元  二○一一

邓秉元,一九七四年生,原名志峰,号涣斋,以字行,吉林农安人,祖籍山东宁海。现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有周易义疏、孟子章句讲疏等着。

系辞云:「易者冒天下之道。」文言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易统天人,圣贤尽性至命之道也。孔子五十而知天命,了彻往圣所以济大过之学,遂能作易,而为万世立不易之宗。易总六经,有以夫。渺予小子,意未能不惑,心未尝不动,於夫子造次颠沛之学无一能焉,而径欲言圣贤分上之事,岂不有僭哉!岂不有僭哉!虽然,亦予之不得已也。

元少时,为一大事因缘所感,无以遣怀,乃湛心於古今道术,颇闻五行阴阳之说。觉与俗学凿枘难通,虽好之而有疑。时犹以真谛视俗学也。稍长,读卜筮易,私心不甚喜。以其但明小数,未达天人性道之大本,不足以称立命之学。因缘所会,偶闻佛家天台宗说,如饮醍醐。年及弱冠,始购得宋元人注四书五经,读朱子本义,苦其义例纷纭,未能一贯,旋弃去。惟卦德一义深中其心,意颇属之。其後务於中西杂学,未以易道为急。庚辰、辛巳之际,得读潘雨廷先生易贯华严颂,爽然若失,始知自李唐来,尚有此一路学问,常存天壤间。夫一物不知,儒者之耻,环顾六艺之学,惟周易为六经之首,最称聚讼,向尝欲入而未得其门,乃发心习易,尤究心於象数、图书之学及今所云科学易者。间亦留心佛理,稍读诸经论。甲申、乙酉之间,闻沪上张文江先生居家讲学,时往从游,厠闻其庄子、禅宗之学,亦胜缘也。且自癸未以降,往返穗、沪之间,复於中山图书馆读李镜池一派之书。初尚震於其说,继乃识其武断。然诸说纷纶胸臆,未能强合,以知解论,固各擅胜场;以夫子大义衡之,讫无可当意者。窃以夫子旣言一贯,必不我欺,有清以降,学者徒知严遵师法,不敢越汉儒雷池一步,断非契理之谈;至若近人之武断一切,自我作故,尤非合符之论。然亦未能自出机杼,达其微旨。

元早岁尚气好侠,慕信陵君、张子房之风义。每读太史公及先秦诸子书,未尝不瞻顾徘徊,抚膺击案。继从本师朱维铮先生治经学史,读阳明、梨洲及近儒熊、马、梁、钱、牟诸先生书,想见其为人。惜沐猴而冠,自贻伊吝;叶公好龙,殆非其偶。盖性本顽愚,内多嗔慢,惟知学由外铄,气魄承当,智及尚难必期,仁则实未能守。此孟子所谓义袭者也。其初犹可弥缝,而似无破绽;及辛巳以还,遭逢事变,蒿目时艰,昔所承当者,竟尔反噬,时发狂瞽,动生疑情。朋思往来,妄念纷起,不惟断港绝潢之虞,几至悬崖撒手之失。至今思之,面为之赤,汗为之下。呜呼,佛悯沈沦,圣悼几希,甚矣,予之困也!

孟子曰:「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陆象山云:「这里是刀锯鼎镬底学问。」夫学问之有真伪,端在几微一念之间,此君子所以贵乎慎独也。本心旣失,无以自反,其弊不至於纵溢横决而不止。庄生有言:「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古人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必以修身正心诚意为本者在是。予旣有丧心之痛,不得已,乃求逍遥自放,养疴海东。

乙酉秋,泛海而东,居汉城。身无长物,惟携奘师成唯识论、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熊十力先生新唯识论三书自遣。闭关思过之余,稍用力於古人身心性命之学。积之半载,狂情遂歇,向之散落者渐成条贯,乃知圣贤所以教万世者,皆如实语。中庸所谓「不诚无物」,信然。忽於东海西海、心同理同之言,恍若有会,乃思中印两希诸大哲之说,觉其妙旨冥应,若合符契。虽然,此非欲强合之也,乃见其异而非异,异而有不可异者在。易云:「火泽睽,君子以同而异。」又云:「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辩物。」是之谓也。其所以同之者,即吾中土殊途同归之易道。兴之所至,遂以所证解其本经,向之视为天书者,转见文从字顺,涣然冰释。至是方敢自信其学,始生注易之念。凡一阅月而义解成。其何以能如此之速,终莫详其故也。

上下经义解旣成,常恐读书未广,来无谓之讥,乃藏之箧笥,秘不敢示人。且思世衰道微,古之微言坠绪得以不绝者,端赖历代学人善继善述。以元之不敏,窃有志表而出之,此亦「维天之命,於穆不已」之一事。遂发其故籍,考其旧论,抉其幽隐,略事折衷。每遇一义,值古人孤明先发,未尝不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会心千载之下。其析理未精,得先贤遗教而终於证成者,亦复不少,疏证之作,所以惠我者深矣。

丁亥夏杪,系辞义解成。己丑、庚寅之交,说卦、序卦、杂卦义解一时皆毕。其时外父旴源李公弥留牀榻,予亦分轮守夜,埶半子之劳。残冬将尽,万户萧疏,长夜寂寥,一灯明灭。念人天之永隔,神游八极;慨古今犹旦暮,性安大化。说、杂之理,絜净精微,所以能稍得其大义者,根於是也。虽然,是亦悲哉。

辛卯仲夏,疏证缮就,凡六易稿以成。遂付之剞劂。昔伊川程子易传旣成,殁身而後传。或有叩之者,乃云:「尚觊有少进耳。」以彼例此,宁不愧煞。且康节邵氏不尝云乎,「知易者不必引用讲解,始为知易。人能用易,是为知易。」则予之未证说证,强作解人,几何不为通人所笑矣。元虽至愚,雅不欲此,良以十年精力,略萃於斯,虽不当方家之一哂,或可立此存照,以为他日反躬之一助。且就有道而正之,亦所本怀。读是书者,倘能鉴其微衷,而恕其狂鄙,则何幸如之。好友童立军、王纯兄知予有是作,不以覆瓿为忧,慨然为之付梓,其情可念;责编李明权先生,为之袪讹正谬,匡我不逮,用力实多。因志於此,并致谢忱。重光单阏之岁时在上元初稿草成,夏历五月十九二稿写定。涣斋谨识。

集评

【张解民】读此跋,益觉「夙慧」之说非虚妄。「後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也?」泱泱华夏,绝学後继自有人在,我辈毋庸杞忧也。 【穆如】 历历分明,都非妄语谰言,宜顶礼焚香拜读。 【徐晋如】秉元先生年未及孔子不惑之年,而已说经指贯,震骇时流,岂质性天生,玄微天纵耶?此文之汪洋陂陀,抑其次也。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