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2日星期六
首页/文史百科/季氏将伐颛臾《论语》全文、译文、赏读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全文、译文、赏读

题解本文节选于《论语·季氏》,是孔子的弟子冉有和子路就季康子欲讨伐颛臾(春秋时鲁国的一个附庸国)一事向孔夫子求教的对话录要。原文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题解

本文节选于《论语·季氏》,是孔子的弟子冉有和子路就季康子欲讨伐颛臾(春秋时鲁国的一个附庸国)一事向孔夫子求教的对话录要。

原文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译文

季氏将去讨伐颛臾。冉有、子路进见孔子,说:“季氏就要对颛臾发动战争。”

孔子说:“冉求!这难道不应该责备你们吗?颛臾嘛,从前先代的君王已封它做东蒙的主祭者,并且在鲁国封疆之内,是公室的臣下,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冉有说:“季氏他老先生要这么做,我们两个臣下都不想这么做。”

孔子说:“冉求!良史周任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能够效力尽责,才任官就职,如果不能,只好作罢。’主人遇到危险却不护持,即将跌倒却不搀扶,那将要你们这些辅佐之臣干什么用呢?并且你的话也是错误的,老虎兕牛从笼子里跑了出来,龟甲美玉在匣子中存放坏了,这是谁的过错呢?”

冉有说:“现在那颛臾,国势强固并且离费邑很近。现在不取得它,后世一定会成为子孙的忧患。”

孔子说:“冉求!君子最疾恨那种不直说想要做什么却一定编些托辞的做法。我听说不论有国的诸侯,还是有家的大夫,不忧虑国家财富少而忧虑财富不均,不忧虑贫穷而忧虑动乱不安。如果能平均就无所谓贫穷,如果能和睦就无所谓财富少,如果能安定就不会倾覆。正因为这样,所以如果远国之人不归服,就整顿礼乐教化、凭借仁德来招引他们。把他们招来之后,就要好好安顿他们。现在你子路和冉有,辅佐季氏,远国之人不归服,却不能招引他们;国家分崩离析,却不能守护,反而进一步策划在国内大动干戈。我恐怕季孙的忧患不在颛臾,而在朝内国政的混乱。”

赏读

言不在多而在精。本篇所选的孔子与其弟子的对话仅短短几段,都是一问一答式的,直截了当,开门见山,既没有什么铺陈,也没有什么情节;但要言不烦,内容还是丰富的。对话中,既反映了孔子主张德政,主张以礼治人,反对内乱,反对战争,反对贫富不均的政治见解,又反映了孔子忠于职守,主张尽习尽力辅佐上司、敬奉事业的思想。这些主张虽有一定的阶级局限性,但在当时确是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的,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