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宛传》(小说故事梗概_内容介绍)
传记小说。清张明弼(1584—1652)撰。约写成于顺治八、九年间(1651—1652)。康熙二十二年(1683)张潮辑入《虞初新志》。
本篇写董白与冒襄二人的悲欢离合事。董白(1624—1651)字小宛,明末秦淮名妓。神姿艳发,性情静宛,多才多艺。明崇祯十五年(1642)脱籍嫁冒襄,时年十九岁。冒襄(1610—1678),字辟疆,明末清初文学家。二人早就互相倾慕,婚后感情融洽,志趣相投。冒家人口众多,但因小宛处事通达,上下相处得很和睦。在短短九年中,他们历经忧患,在仓遑之中,小宛仍协助冒襄编辑《四唐诗》 (四唐即全唐)的有关资料,并单独辑成《奁艳》一书。其事余怀《板桥杂记》、陈维崧《妇人集》等书都有记述,吴伟业、龚鼎孳、 吴绮、陈维崧、杜濬等都有题咏和文章。其结合,还是当时的文坛领袖钱谦益一手成全的,可见是引起了广泛的同情和关注。并且同钱谦益与柳如是、吴伟业与卞玉京、龚鼎孳与顾湄、侯方域与李香君之间的关系,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这些“佳话”,直接间接地反映了那个历史时期一代文人和才女的心态和命运,反映了他们的追求、挣扎和局限,不能简单地视为“风流韵事”。
董白死后,冒襄曾写了一篇感情真挚的回忆文字《影梅庵忆语》。本篇作者是冒襄的知交,所写大体与《忆语》相合,而本篇的小说性更强。本篇开篇先分别评介董冒二人的性情、品貌、才能等,然后写他们的互相倾慕,及因种种牵扯而多年不能如愿的情形。这中间作者特别强调了董白身陷风尘但又洁身自好、主动追求、坚强不屈的精神。当冒襄还态度暖昧时,她在各种压力和引诱面前,或者巧为周旋,或者设法逃避,丝毫没有动摇的表示,一心在等待冒襄。在养母病故,她自己也重病缠身时,冒襄来到她的身边。她的病也霍然而愈。最后,在友人特别是钱、柳夫妇的帮助下,终于结合了。此时,正当国变之际。婚后不久,他们就历经了两次全家逃难和冒襄的三次大病。多亏小宛的多方保护和扶侍,冒氏全家才转危为安。在逃难中,冒襄总是先顾一家老小,最后才想到小宛的安全。对此小宛是理解的,毫无怨言。并以实际行动表现出一种临危不乱、艰苦卓绝、先人后己的精神。确如作者所说,她是一个德才兼具的奇女子。由于忧劳成疾,小宛突然发病而卒,年仅二十八岁。在悼念之馀,冒襄不肯明言她患的究竟是什么不治之症。这就引起了种种猜测。
有一种传闻说,小宛是被顺治皇帝夺去了,宫中的董鄂妃就是董小宛。清末民初罗淳、陈衍等学人还著文证成此说。但孟森却用确凿的史实驳之,证据就是董小宛死时,顺治年方十四岁。传说虽然不实,但却增强了董冒故事的政治色彩。做为历史来看是不能成立的,但做为文学创作来说,倒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它真实地反映了在那个历史巨变过程中,汉族人民的一种命运。
王梦阮在《红楼梦索隐》一书中,还认为《红楼梦》是由董冒故事生发出来的,贾宝玉、林黛玉就是冒襄、 董白的“影子”。做为文学研究,这种方法和结论显然是不能成立的。但出现这种说法并非偶然。首先,王梦阮是想借助董冒、贾林的故事来宣传他的民族主义思想(对于这种思想这里不做评论),这是又一次将董冒故事政治化的企图。其次,贾林与董冒在某些方面确有近似之处,用历史比较方法来观察,在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地可以看出当时的知识分子思想发展变化的某些轨迹。在这种意义上,也可以说贾林是董冒的“影子”。
本篇笔触细腻,善于描写人物的心态。如:
一日,姬方醉睡,闻冒子在门。其母亦慧倩,亟扶出相见于曲栏花下。主宾双玉有光,若月流于堂户。已而,四目瞪视,不发一言。盖辟疆心筹,谓此入眼第一,可系红丝。而宛君则内语曰: “吾静观之,得其神趣,此殆吾委心塌地处也。”但即欲自归,恐太遽。遂如梦值故欢旧戚,两意融液,莫可举似,但连声顾其母曰: “异人!异人!”
这里,双管齐下,先写双方的直觉,再写双方的内心活动,写双方的情绪,最后以小宛的外部表现做结。层次清楚,合乎情理。可以使人联想到《红楼梦》写贾林初会时的情境。所谓“梦值故欢旧戚”,与贾宝玉所说的“面善”的意思也差不多少。此外,上文提及的小宛病会冒襄一节,写得也很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