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异志》(小说故事梗概_内容介绍)
轶事小说集,晚唐李冗著,约成书于唐宣宗至僖宗乾符元年之间。 《新唐书·艺文志》和《宋史·艺文志》均载《独异志》十卷,后散佚。明嘉靖时钞本和《稗海》本,均为三卷,即由原书残本编辑而成。
《独异志》所录,皆“世事之独异”者;时间上, “自开辟以来迄于今世”(《独异志序》);即上至远古三皇五帝,下至近世隋唐,笔涉历代,总括古今,是一部以收志人为主兼收志怪的小说集。书中除记述唐代流传的奇闻异事外,主要是对唐以前的各种各样的传说作了记载,直接提名引录的典籍就包括《山海经》、《博物志》、《古今注》、《吕氏春秋》、 《京房列传》等二十七种。书中其它故事,大都亦可探知来源。
全书共四百二十七条,所记有关人物的奇闻异事,上自帝王卿相,下至士庶百工,均有记载,从中可以领略到各时代人物的风貌、思想言行和社会的习俗,同时它对研究历史故事的传说及唐代小说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独异志》有不少篇章暴露了统治阶级的豪奢和残暴行径。《杨素富侈》记载了隋杨素家豪奢之景: “家僮数千人,后庭曳罗绮之女亦数千;都会之处,邸店碾硙,不知纪极。”作者对此十分气愤,讥讽说: “性贪营利,心无厌足。时议鄙之。”更有甚者, 《王涯奢侈》载: “唐宰相王涯,奢豪贵极,庭穿大井,合木为柜,严其锁钥,天下宝玉珍珠琼璧,投置井中,汲水供涯所饮。”真是穷天下之绝术,来满足自己的奢欲。在《李德裕奢侈》条里载“武宗朝宰相李德裕奢侈极,每食一杯羹,费钱约三万,杂宝贝珠玉雄黄朱砂煎汁为之。至三煎,即弃其滓于沟中。”统治阶级不仅对民脂民膏大肆挥霍,而且还极为凶残暴虐。如《高洋残酷》条:
齐高洋残酷,其弟南阳王淖献计,令取群蝎置斛中,倮断一人为蝎所螫,哀号宛转,不胜其苦。洋笑,飞书谓其弟曰:“有此乐事,何不早言之。”
把群蝎放在斛中,然后把一人剥去衣服,断其手足,抛进盛蝎的斛中,任蝎乱螫,其人痛苦难忍,哀号不止,这是多么令人惊骇、发指的暴虐行径!然而统治者却把它当作消遣的乐事,真是惨无人道。
《独异志》作者标明撰录之宗旨是“所贵解颜耳”,但从作品内容上也能看出作者的鲜明态度,他既对统治阶级的豪奢、残暴,内部的争权夺利、互相残杀给予揭露和抨击,同时对一些为官廉洁、爱民节俭的统治者和官吏,也给予了肯定和称赞,体现了作者的政治态度和立场。
《独异志》有一些作品是歌颂女子才德的。自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后,封建礼教犹如一条绳索,紧紧地束缚着广大妇女的手足, “女子无才便是德”,成了妇女的紧箍咒和精神枷锁。不知多少才华出众的女子被禁锢、埋没,然而在社会历史的长河中,许多有作为的女子,不甘心于寂寞,她们以实际行动,突破礼教的防线,寻求理想,发挥才干,立下了不少丰功伟绩。如《独异志》中的第五十四条载: “古有木兰者,代其父从征,身备戎装凡十三年,同伙之卒不知其是女儿。”第三百五十一条载: “荀菘有女名灌。菘为襄阳太守,为杜曾所围,菘欲求救于平南将军石览。灌年十三,率勇士千余人,逾城突围,且战且前,诣览乞救。览假兵救菘,贼遂走败。”再如第三百八十二条载: “唐高祖起义并州,第三女柴绍妻聚兵、杜间以应高祖。”上述三位女英豪,一个代父从军,一个为父解围,一个帮父立业。这一方面表现了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忠孝的品德;另一方面也展示了她们杰出的才干。因此,唐高祖登位后,封其三女为平阳公主,号“娘子军”,克著勋绩。作者赞扬说:“获封邑不因夫子者,葬用卤薄,自此始。”
《独异志》还有一些作品称赞了百工的技巧。如《戴竿伎王大娘》记载了戴竿三原妇人王大娘, “首戴十八人而行”的技艺。 《绘画通神》称赞了梁张僧繇绘画的精湛艺术,记载了他画龙不点睛的故事等。
同时, 《独异志》还有少数作品是写名士风流的。如, 《高开道取箭镞》条载高开道请医治病, “箭在脑中,使医凿骨取之而出镞”,而高开道却与客饮酒,“谈笑如常”。就是很突出的一篇。 《独异志》中描写神仙鬼怪的作品,艺术上受到了六朝志怪小说的影响,但一般缺乏思想性和现实意义。尽管如此,《独异志》仍不失为一部有一定教育意义和认识、借鉴价值的趣味性很浓的短篇小说集。
《独异志》在形式上类似《语林》和《世说新语》,一事一篇,篇幅都很短,一般只有几十个字,最多未超过二百字,篇幅虽短,但有的形象却很突出。《桓玄贪秽》条: “晋桓玄贪秽,金玉不离其手。”全文只有十一个字,晋桓玄的贪秽形象揭示得一清二楚,生动具体。 《独异志》还善于抓住富有特征性的语言和行为加以描写,以揭示人物性格特征。如, 《戛羹侯》篇写刘邦贫贱时常与客人一起到他的嫂嫂家吃饭,其嫂很讨厌他,还没等他吃饱,就“戛其釜”。由此刘邦怨恨其嫂。当他登帝位后,封其嫂之子为“戛羹侯”。当有人问其封因时,刘邦回答说: “其母不长者”。这充分揭示刘邦狭窄的心胸。
《独异志》还比较善于使用夸张手法,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如《要离羸极》条写要离羸弱体瘦,于是就用“每出,遇顺风即行,逆风则倒”的夸张手法来形容他的瘦弱体质。又如《汉光武爱士卒》条写汉光武帝爱惜士卒,用“每欲发一兵,头发悉白”夸张手法,来展示光武帝酷爱士兵的思想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