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君子的中庸之道
君子的中庸之道
孔子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中庸》)
就是说君子是守持中庸之道的,小人是反其道而行之的,君子对于中庸之道,是时刻都在践行的,小人那里的中庸之道不能守持,因为小人是要胡作非为的了。
孔子等大儒提出了大量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如“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篇第七》),“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篇第四》),都比较容易理解,但为什么君子讲究中庸,小人反对或至少是不守持中庸呢?
这是孔子等的一个重要发现。什么是中庸?中的含义是准确、合适,不过度也不折扣,不片面,不极端,毋为已甚。用今天的话说,是科学性、准确性,其义更近乎去声的中,打靶十环的中。庸是正常、普通,是可用与有用,即有效性、务实性与建设性。君子是受过教育的,懂得自律的,有家国担当的。他们注重个人修养与思想境界,做事追求准确、适宜、正常、有效,防止使气任性、感情用事、夸张无度、过犹不及。毛泽东称之为:装腔作势、借以吓人。更简单的说法:越是并无一技之长一孔之见的小人,越要闹哄极度。
这里说的肆无忌惮,正是由于小人言行没有尺度,没有标准,没有界限,没有底线,也就没有了原则,没有了掌控自律,就会是风、闹、震、哄俱全,与人为恶、浑水摸鱼、兴风作浪。
说到这里,此种小人说,或与如今的民粹含义有相通处,他们有一定声势,需要很好地对待与团结,他们常常有对于高大上者的羡慕嫉妒恨,而在所谓优胜者倒霉的信息中获得安慰、宣泄与快感。他们人云亦云,幸灾乐祸、添油加醋,唯恐高大上不长体癣烂疮。
君子小人的问题,是品德的问题,也是修养教化的问题。还是治理与用人中的课题。想想两千多年前有关的一些说法,不能不佩服先贤的眼光与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