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6日星期三
首页/道德经/道德经《第1章 道可道》原文、译文、注释、释义解读

道德经《第1章 道可道》原文、译文、注释、释义解读

第1章 道可道【原文】道[1]可道非常道,名[2]可名非常名。无[3]名天地[4]之始,有[5]名万物[6]之母[7],故常无欲[8]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9],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译文】道(道理,方法)可以说道,但不是通常的道路的道,名分可以描述,但不是通常的名称的名。天下万物都是发展的,细小似无,描述了万物的开端,已有现...

第1章 道可道

【原文】

道[1]可道非常道,名[2]可名非常名。无[3]名天地[4]之始,有[5]名万物[6]之母[7],故常无欲[8]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9],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

道(道理,方法)可以说道,但不是通常的道路的道,名分可以描述,但不是通常的名称的名。天下万物都是发展的,细小似无,描述了万物的开端,已有现实描述了万物进一步成长发展的立足点,所以我们要经常无目的地观察万物的精妙,看有什么规律,经常有目的地去观察规律的适用范围,已有现实和细小似无这两者来源相同,但成长状态的名称不同,都可算作玄,玄而又玄,用发展观点看待一切,是洞察众多奥秘的窍门。

【注释】

[1]道:道的金文为,中间是“首”部件,表示人的头部,其余的部分合起来表示道路,整个字表示人在路上[1]

[2]名:名分。见第86章。

[3]无:小得接近无,似无,尚无。见第84章。

[4]天地:宇宙。

[5]有:已有,既有,现实,存在。见第84章。

[6]万物:生物。见第84章。

[7]母:立足点。

[8]欲:想法,目的。

[9]徼(jiào):彳,小步也。敫,从白从放,散射亮光的意思。徼,从彳从敫,发出亮光的区域,即已经清楚的区域。

【翻译说明】

1.道可道非常道

任何人不通看《道德经》,看到第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就能望文生义。对初学者来说,仅“道”字就有“道路”、“道理”和“说道”三种解释,这句话中有3个“道”,有3×3×3=27种解释,这27种解释谁也说服不了谁,谁对谁错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必须明白一个事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说的几乎每句话,孤立出来,都有不同意义。因此,翻译《道德经》,首先必须确定每篇文章的语境。我们确定语境的方法是:尽量保证每篇文章的主题思想唯一,即一章说明一个道理,以此为基础,把握每章的逻辑主线,以构建确定的语境。在构建语境过程中,注意老子所处的时代是2500年前的时代。

本章是后来才翻译出来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章中的“道”、“名”、“无”、“有”这四字的意义不能随便翻译,需要全盘考虑《道德经》才能保证它们的意义在各个章节中互相自洽,只有这几个字的意义确定了,才能确定出本章的语境,即在讨论什么主题,这样才能确定每个语句的语义。

2.关于《道德经》中“道”

“道”字的意义,人们争论得极为厉害,不同的人给出的解释不同。多数人把“道”当做一个哲学概念,然而,其具体的哲学意义却含混不清。“道”字从诞生起,其意义就被一步步扩展,这是由《道德经》引起的,没《道德经》,“道”字的意义不会被扩展。老子扩展了“道”字的意义,却没说明他到底扩展了哪些意义,只说他的“道”不同于通常的“道”。究竟什么是通常的“道”?什么是他扩展的“道”?千百年来,由于对“道”认识不清,人们无法搞清老子扩展了哪些意义。从《道德经》诞生到1900年左右,中国没有科学[2],不可能把“道”与科学规律联系起来。1900年左右科学被引入中国,国学却被打入冷宫,《道德经》也不例外,此后没人认真分析“道”的意义,更不会把“道”与科学规律联系起来。有些人学西方哲学,联想到自己一知半解的道,就下结论,认为“道”是一个哲学概念,这是妄加揣测。

为了讨论“道”的意义,我们首先退到“道”字的金文,回到“道”字的本义上。从“道”字的金文看,其本义只有“道路”的意思,然后,由“道路”引申出名词“道理”、“方法”和动词“引导”,再由“引导”引申出“说”的意思。

为了搞清老子所扩展的“道”字的意义,我们把《道德经》中的“道”和“德”分离开来,第82章就是从《道德经》中分离出来的全部的“道”,通过归纳我们发现,除了几个误解,“道”其实就是科学规律,这些科学规律可以按学科分成常识、物理规律、化学规律和生物规律、道的特点,即科学规律的特点。其中生物规律最全面,可以形成一个逻辑体系,这就是第84章的内容。在第83章,我们还把第82章所归纳出的“道”,即科学规律的意义,分别地赋予《道德经》中全部75个“道”字,结果发现,《道德经》中的所有的“道”字的意义都没有超出第82章所归纳出的这些类型。因此,我们总结出“道”有五个意义:

(1)道路。

(2)道理,其中包括科学规律(自然规律,人性规律)。

(3)方法,其中包括由科学规律而得来的方法。

(4)行,引导。

(5)说,描述。

其中第二个意义中的“科学规律”和第三个意义中的“由科学规律而得来的方法”是老子所添加的意义。

我们的这个结论与很多人的理解不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没有对“道”的意义妄加揣测,有一说一,有二说二。

3.名可名,非常名

在古字中,“名”和“铭”同字,“铭”是“铭记”的意思,自然“名”也就有了铭记的意思,即描述、表示的意思。“名称”(包括名字)是从“铭记”引申来的,然后引申出“名声”(包括名誉),再引申出“有名”(包括著名)。

老子把对“名”的陈述与对“道”的陈述并列在一起,可见他对“名”的重视。类似对“道”的分析,我们把《道德经》中的所有“名”字集中在第86章,共23个“名”字,归纳后发现,“名”的意义比以往的“名”字的意义多了一个“名分”的意思,即人在体制内因有一个名字而具有的利益份额。

“名义”是从“名分”引申出来的。

“名分”人人都有,与生俱来,一个人有了名分,这个社会他就拥有了一份,因而,这个社会就不是别人的,而是他自己的。既然是他自己的,他就不应该感到不平。如果他要求多得,必定导致其他人少得。“名分”是民众应该遵循社会秩序的政治基础,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名分”是《道德经》讨论“民”问题的出发点(见第85章/五),因此,老子把“名”与“道”并列。

4.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这三句最难理解的是“无”、“有”二字,我们最后认识到“无”表示“细小似无”,是在第22章发现老子所列举出的互逆例子不是严格的互逆而是类型互逆,进而认识到“无”不是没有,而是“细小似无”。把“有”当做“现实”解释,则是从英语there is/are(有或存在)联想到“存在”,再进一步联想到“现实”,这样理解后,“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就成为“细小似无描述了万物的开端,已有现实描述了万物当前立足点”,于是豁然开朗:大是小积累来的,多是少积累来的,正确的见解(直)是从误解(枉)发展来的,即万事万物,都是成长发展的,一粒谷子、一个受精卵,细小似无,可以长成比谷种子大成千上万倍的稻穗,可以长成比受精卵大几十亿上百亿倍的人,即“无”和“有”只是生命过程中的两个状态。更系统的结果参阅第82章关于生物成长过程的总结。

第22章的图1、图2,第40章中的图3给出了读懂《道德经》的发展观的阅读次序,这也是发展观的逻辑顺序。

要深入理解《道德经》,需要对照参阅《道德经》前后章节内容才能领悟其内涵。为什么必须这样做?这就不能不说起中国古代教育中所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缺乏逻辑。有了逻辑,讲述道理时,才能做到由易到难,即一个新知识,可以从简单知识证明而来,由易到难的顺序,其实就是逻辑顺序。但是,中国古代一直没有发展出逻辑学,因而,很多道理是通过来回阅读前后内容、反复对比前后内容才能领会,不同的人反复的途径不同,体会出的道理大相径庭。老子的《道德经》虽然是教材(如第42章“吾将以为教父”所说),但是,其内容却没有逻辑。汉朝期间,有人曾经试图调整《道德经》章节次序,以排列出由易及难的顺序,但是,由于人们不敢拆分《道德经》的文章,因而无法做到由易及难。

我们拆分了《道德经》的各篇文章,把“道”集中在第82章,把“德”集中在第85章,通过分类发现,“道”和“德”都可以构成有逻辑的体系。如此一来,《道德经》可以更简单地被理解。

5.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这两个语句前有一个“故”,所以应该与其前面的“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有因果联系,这样,“观其妙”中的“其”表示“天地”和“万物”比较合理,“妙”原本表示美好,《说文》[3]把它解释为精微,即精妙,万物的精妙就是万物的规律(道),所以,“观其妙”应该翻译为观察万物的精妙,观察万物的规律。

“观其徼”中的“其”的意义很不好确定,可以有两种理解:

(1)继续表示天地和万物;

(2)转而表示精妙,即道,或规律。

我们取第二种解释,因为“徼”——已清楚的区域——与规律可以构成一个比较合理的概念:规律的适用范围,于是,“观其徼”可以翻译为观察规律的适用范围。

“常无欲”和“常有欲”后面都跟着一个“以”,可见,它们应该表示“观”的方法,把“欲”翻译为欲念不合情理,翻译为目的,即在头脑中已经成形了的规律更合适些。不知道事物发展过程中有什么规律时,心中没有成见,才能观察出有什么规律(精妙);知道了大致规律时,必须有目的地观察事物发展过程的细节,才能观察到规律的适用范围。

这段话可谓老子的真知灼见,只有真正的思想家才有如此透彻的见解。更系统的说明请见第82章/六。

6.同谓之玄,玄之又玄

当我们知道了“道”是科学规律后,对我们这些熟悉科学规律的后人来说,这些“道”算不得“玄”,更谈不上“玄之又玄”,但是,对没有科学知识的古人来说,这些“道”确实“玄之又玄”。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大家何必把“玄之又玄”看得那么重呢?不翻译也不影响人们对《道德经》的理解。

【中心思想】

万物都在发展,细小似无是发展的开端,已有现实是进一步发展的立足点。

【注释】

[1]象形文字源于绘画,源于临摹实物,因此,象形文字以实物为准绳。但是,象形文字有一个缺点,不便于表达意识之类的无形对象和动态对象,比如好恶、快慢等,必须通过会意才能达到表意的目的。

[2]科学是系统化的对大自然的描述,有逻辑学才能把一些知识串在一起形成一个知识体系,构成科学,比如力学。科学最重要的特性是预言性,而预言性则来自于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中国古代各种发明层出不穷,但是,这些技术都互相独立,没有关联,不成体系,因而不是科学。

[3](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世纪出版有限公司1988年版。后同。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