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3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原文、译文、注释、释义解读
第3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1]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2]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译文】
不尚贤则百姓不争不斗,不以难得之物为贵则百姓不偷盗,百姓没有可以向往的乐土则民心不乱,因此,圣人之治是:让百姓头脑不想问题,填饱他们的肚子,消磨百姓的志向,增强其筋骨。使百姓什么也不知道,没有向往,则那些试图诱惑百姓的智者就不敢妄为。行无为之政,就没有治不了的天下。
【注释】
[1]贵:以……为贵。
[2]虚:本为墟。大丘无水难耕,故而荒芜。
【翻译说明】
1.贤、难得之货、可欲
这些都是民众追逐的东西,容易引起“争”、“盗”、“乱”,为了减少“争”、“盗”、“乱”,应该设法让百姓隔绝这些诱惑。其中,“可欲”是怎么导致“乱”的呢?这里“可欲”是指可以向往的乐土、理想的社会。《诗经》中“逝将去女,适彼乐土”,给人们绘制了一个理想的乐土,在这样的民谣的蛊惑下,民心是很难不乱的。
2.虚其心
让百姓的思想荒芜,无成果,即让百姓不思考问题。通常我们说的“虚心学习”的意思就是:不考虑别人的水平高不高,对别人说的话全盘接受。
3.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老子那个年代的书都是历史书,记载君王夺取政权,治理国家的历史。人了解这些知识越多,越懂得人性,越善于利用人性弱点,因而知识越多越反动,这引起一些人的担忧,老子就属于这些人,因而,他反智。夏、商、周三代政府虽有公学,但不向百姓开放,只招收贵族子弟。在1911年前的历朝历代都不给百姓开办公学,甚至连贵族公学都不开办。各家族为了子孙前途自己办私学,即使这样,私学所学内容也受政府限制,只有有利于社会稳定的知识才可传播,比如孔孟之道。
要使民众“尚贤”,必定要求民众多了解历史,多了解历史人物,这会导致民众变得多智,心眼多,心计重(见第65章),不利于国家稳定;君王“贵难得之货”,民众必定趋难得之货若鹜,从而使得少数人起不良之心;给民众绘声绘色讲述理想的乐土,虽能催民奋进,但是,总有懂得人性利用人性弱点的人(智者)乘机许给民众无法兑现的诺言,欺骗民众跟从他们。因此,老子提倡民众“无知”这些历史,“无知”这些“难得之货”,“无欲”于理想的乐土,这样,就难以被人诱惑。另见第90章关于智的讨论。
4.为无为则无不治
“为无为”似乎与前面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三件事的关系不大,仔细体会就会发现,无为应该是这三件事的概括。这样,为无为,则使民不争,不为盗,心不乱。如果民不争了,民不为盗了,民心不乱了,国家当然治理好了。于是,老子总结出一个重要政治观点:为无为,则无不治。参看第89章关于无为的全面分析。
【中心思想】
行无为之政,即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则没有治不了的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