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5章 天地不仁》原文、译文、注释、释义解读
第5章 天地不仁
【原文】
天地不仁[1],以万物为刍狗[2],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3]乎?虚[4]而不屈[5],动而愈出。多言数穷[6],不如守中。
【译文】
天地似乎不仁,把万物当草扎的狗,圣人仿照天道,也似乎不仁,把百姓当草扎的狗,为什么?因为草扎的狗无法感知别人的态度,就不必对他们有好恶,这样就没有自己不喜欢的人,胸怀才会像个能容纳很多东西的大箱子,天地之间,不就像风箱吗?空而不乏,越动风越多。多说,多评论,选边站,就招致不同观点的人的反对,往往被动,不如保持中立。
【注释】
[1]仁:见第38章注释[8]。
[2]刍(chú)狗:古代祭祀时用的草扎成的狗。
[3]橐(tuó)龠(yuè):风箱。
[4]虚:空。
[5]《说文》解释:“屈,无尾也,短也。”
[6]《说文》解释:“穷,极也。假为躬字,如鞠躬古作鞠窮(穷)。”被动之意。
【翻译说明】
1.天地不仁,圣人不仁
“天地不仁”和“圣人不仁”是指“天地”“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以百姓为刍狗”看上去“不仁”,不是指“天地”和“圣人”总是不仁。虽然老子认为仁只是补救道的手段(见第18、38章),但不反对仁,更不主张不仁,所以我们翻译这两句话时,加上了“似乎”二字。见第90章。
这两句话反映“天地”、“圣人”没有特殊偏好,没有偏好才没有自己不喜欢的人,才能容纳更多的人。
这里,天地所遵循的规律再一次给圣人做了一个示范:天地没有思维,没有感觉,万物在天地面前,如同草扎的狗,因而天地没有偏好,因此,圣人如果像天地一样,对任何人没有特殊的好恶,就能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一视同仁是德。更多的类似规律,见第82章/一/规律5;“道”的基本的特点。
【中心思想】
心无好恶,方可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