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14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原文、译文、注释、释义解读
第14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
【原文】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1],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2],其下不昧[3],绳绳[4]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5]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6]。
【译文】
看而看不见叫夷,听而听不到叫希,抓却抓不着叫微,这三者无法深究,所以浑而为一。规律,说它明显吧又不明显,说它不显著吧又不是没有,模模糊糊没法描述,还得把它归类于非物质的东西,它没有具体形状,没有具体实物,很是恍惚,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头,跟着看不见它的尾。用以往经验处理当前的现实问题,就能知道事情的原因,这是规律的主要作用。
【注释】
[1]诘(jié):追问。
[2]皦(jiǎo):洁白,明亮。
[3]昧(mèi):不明。
[4]绳(mǐn)绳:缠缠绕绕,模模糊糊。
[5]《说文》解释:“御,使马也。”驾驭,把握,处理。
[6]《说文》解释说:“别丝者,一丝必有其首,别之是为纪。众丝皆得其首,是为统。统与纪义互相足也。”《六韬》[1]有“仁义之纪”、“天地经纪”、“命之曰大纪”、“以为纲纪”。
【翻译说明】
1.视之不见……不见其后
这一大段可以有两种理解:(1)描述一种物,这种物就是空气,空气刚好符合这段描述: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说有吧又像没有,说没有吧又有,没有固定形状,分布于我们身边,没头没尾。(2)描述“道”,即规律的特点:规律不是实物,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说它明显吧又不很明显,说它不明显吧又不是没有,没有具体形状,没有具体实物,规律控制着万物,存在于我们周围,究竟哪是头哪是尾不清楚。考虑到本文的后段内容,我们采用第二种解释。
2.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
这里的“御”表示“处理”,“有”表示“现实”,“古始”表示原因[2](参看第1章“天地之始”的“始”和第52章“天下有始”的“始”),于是译文为“用以往的方法处理眼前的现实,就能知道事情的原因”,我们把的“道”翻译为“方法”而不是“规律”,因为方法是基于规律而制定的,也就是说,第83章中“道”的第一个意义和第二个意义是互相联系在一起的。这句话给出了规律的不变性和因果关系,见第82章/六/特点5、7。
3.道纪
《墨子·尚同上》有一句话说:“譬若丝缕之有纪,网罟之有纲。”综合上面注释[6]和这里的《墨子》,我们可以看出:“纪”与“纲”的意义相近,提网的总绳、主要的脉络的意思。为了与前面内容保持通顺,我们翻译为“规律的主要作用”。
4.因果关系[3]
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这段话我们看到,如果沿着老子的思路走下去,古代中国是可以发展出逻辑学的,可遗憾的是,直到鸦片战争中国也没有发展出逻辑学,更没有发展出科学。究其原因,是因为汉文帝对河上公给予的特别重视,使得河上公对《道德经》的解释占据了《道德经》解释的主流,而河上公的解释完全偏离了科学(科学是现在的叫法),把“道”理解成一种玄而又玄的神秘对象,这种解释至今还在影响着人们。
汉武帝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得理工科的工匠与社会上层绝缘,从此墨家销声匿迹,更加断绝了《道德经》回归其本义的可能。孔孟之道说到底是人文学科,文科思维方式是理解不了理工科议题的,对一句话,文科思维方式强调意境,理工科思维方式重视物理实在,比如一座跨江大桥,诗人想的是如何构思才能把这座桥想象成彩虹,工程师想的则是这座桥怎么建造才算结实。
隋朝产生了为国家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可是主要是考四书五经,所选拔的人才只有文科人才,而没有工科人才,因此,2000多年来文科思维方式一直垄断着《道德经》的解释权,人对自己不理解的东西往往加以神秘化,于是,《道德经》的神秘感有增无减,并最终发展出道教,而河上公则高踞着神仙高位(见《武陵记》)。
【中心思想】
规律具有可重复性,而且有因果关系。
【注释】
[1]有人说,《六韬》可能不是姜子牙所作,但是《六韬》的确是战国时期就有的著作。可见,战国时期已有“仁义之纪”这些词汇。
[2]一件事是一个过程(类似于热力学过程),“始”是事的开始或原因,“有”是当前的现实或结果。“因果”是逻辑上的先后,不是时间上的先后。在老子时代还没有形成单纯的“因果”秩序,无法把因果秩序与时间秩序区分开来,因而不能排除“因”中的时间因素而把“因”叫“始”。
[3]中国古代没有总结出逻辑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古代中国人讲话完全没有逻辑。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没有总结出逻辑学,可能使得古人不能运用复杂的逻辑关系思考问题,但是,简单的、直观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