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15章 古之善为士者》原文、译文、注释、释义解读
第15章 古之善为士者
【原文】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1]:豫[2]兮若冬涉川,犹[2]兮若畏四邻,俨[3]兮其若客,涣[4]兮若冰之将释,敦[5]兮其若朴[6],旷[7]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8]兮其若海,飉[9]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10]而新成。
【译文】
善于当领导的人,微妙通达,深不可测。因为深不可测,所以只能勉强形容:谨慎得如履薄冰,谦虚得像忌惮旁人,庄重得像作客,随意得像冰块消融,敦厚得像干枯的树皮,豁达得像山谷,模糊得像浑水,悠闲得如同轻轻摇晃的海水,声音响亮得无止境。谁能一下使浑浊的水停下来变得澄清呢?澄清那么缓慢;谁能一下使停止生长的谷子长(动)起来呢?生长那么缓慢;知道这个道理的人不想把话说死。正因为不把话说死,所以,才能放弃旧的观点接受新的结论。
【注释】
[1]《说文》解释:“容,盛也。今字假借为颂貌之颂。”
[2]《说文》解释:“犹,玃属。豫,象属。此二兽皆进退多疑。”引申为“谦虚”。
[3]《说文》解释:“俨,昂头也。”
[4]《说文》解释:“涣,分散之流也。”
[5]《说文》解释:“敦,怒也。云敦厚者,皆假敦为惇。”“惇,厚也。”
[6]《说文》解释:“朴,木皮也。”《论衡·量知》解释:“无刀斧之断者谓之朴。”树皮难用刀斧加工。木因刀削而平,玉因琢磨而光,人以文教而化。
[7]《说文》解释:“旷,明也。广大之明也。引申为虚空之称。”
[8]《说文》解释:“澹(dàn),水摇也。”轻轻摇晃的意思,悠闲。
[9]飉(liáo):疾风声。
[10]蔽:为了弄清“蔽”,先要知道“敝”。“敝”的甲骨文为,左边在“巾”上加两点为,代表巾帛的碎片。毁锅砸鼎叫“败”,撕巾碎帛叫“敝”。《说文》解字:“敝,帗也。一曰败衣。”而“蔽”字按《说文》解释:“蔽,蔽蔽小草也”。“敝”为破衣破布之类的可腐烂的有机物,“蔽”上长草,小草是新的,而且生机勃勃,会很快掩盖破败之物。因而,《广雅》解释:“蔽,障也,隐也。”
【翻译说明】
1.古之……兮若无止
这一大段内容营造了一个讨论问题的场合,并且给出了在这个场合“士”应该秉持的态度。“士”是什么人呢?应该是讨论会的主持人,他可能是君王,也可能是部门领导。
2.古
这里我们再一次看到“古”字,前一章两次用到“古”,先人在表达通过其前人实现而总结出的经验时,往往用“古之……”,这些“古”有三重意思:
(1)过去;
(2)过去的经验,现在大家都这么做;
(3)因果关系中的因。
对这2、3种情况,在翻译时,“古之”可以略去。后同。本书取第2个意义。
在还没有发展出“因果关系”中“因”的表达字词时,用“古始”(见第14章)表示“因”是一种无奈,然而,很多人却因此直接把“古”理解成“古代”,典型代表是孔子。
孔子这么理解还有一个原因,孔子一生主要从事礼仪主持工作,民间丧礼最多,丧礼与祭祀有关(春秋时期重视祭祀),祭祀与先祖有关,长期办丧礼的人很容易把人们内心对先祖的崇敬升华为古代一切皆神圣的认识。
在这一认识指导下,孔子置事实于不顾篡改历史,重新编写《春秋》。此举开了为了德而不尊重事实的先河,它迎合了君王的意志,但抹杀了事实。在历史上,由此给中国带来的社会弊端很多。
孔子还把人的善与“古”联系起来,《论语》记载: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子张问孔子怎么做善人,孔子说“不走前人老路,连做好人的室都没进”)。
3.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浊”就是浊水,水浑浊是因为水在翻动,导致水底泥浆泛起,要使水清,必须使水静下来,这样水中的泥浆才会沉淀,水才能变清,这需要一段时间,过程很慢。
“安”是指生物,比如花生(米),处于种子状态,在这个状态花生停止了生长,是安静的(见下一章的翻译说明),当把它埋在土里,它才开始生根发芽(在老子观点中,生是动),等它长出苗、禾,需要一段时间,很慢。
上述两个过程,一个是物理过程和一个是生物成长过程,都需要时间才有最终结果。老子劝讨论会的主持人应该懂得上述科学规律,按规律办事,在讨论会上不能急,不要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见第49章,为天下浑其心),不要把话说死,免得自己为了面子接受不了别人的意见,不把话说死,才便于改变自己以往的观点,接受新观点。
4.时间上的“盈”
第9章的“盈之不如其已”中的“盈”是空间上的“盈”,这里的“保此道者不欲盈”中的“盈”是时间上的“盈”,是指不把讨论过程立刻推到终点,不把话说死。可见,早在2500年前,老子已经认识到,时间和空间之间互相平行的关系。在第82章/一/规律3、四/规律2、五/规律1给出了相似的规律。
5.本章的核心观点
这一章的核心观点是“能蔽而新成”,就是说,能接受新的观点,并把原来的观点当成旧观点。本章很容易把核心观点放在“微妙玄通,深不可识”上,从而导致这种认识:似乎老子在倡导“故作高深”。我们认为,这不是老子的本意。
【中心思想】
留有余地,才好接受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