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17章 太上,下知有之》原文、译文、注释、释义解读
第17章 太上,下知有之【原文】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1]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译文】最高明的君主,百姓只知道他存在;次一级的,百姓亲近并且赞誉他;再次的,百姓怕他;更次的,百姓侮辱他。为什么百姓侮辱君主?因为君主诚信不足,所以百姓才不相信君主。悠闲点少发号施令,事情照样能办成,...
第17章 太上,下知有之
【原文】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1]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译文】
最高明的君主,百姓只知道他存在;次一级的,百姓亲近并且赞誉他;再次的,百姓怕他;更次的,百姓侮辱他。为什么百姓侮辱君主?因为君主诚信不足,所以百姓才不相信君主。悠闲点少发号施令,事情照样能办成,百姓就会说:“我很自由自在,没人强迫我。”
【注释】
[1]《说文》解释:“悠悠、远意。此谓悠同攸,攸同脩,古多假攸为脩。长也,远也。”
【中心思想】
号令少,信赖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