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59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原文、译文、注释、释义解读
第59章 治人事天莫若啬
【原文】
治人事天莫若啬[1],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2]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3],长生久视之道。
【译文】
治人,事奉上天,没有比获得可收割的庄稼更像了,要得到可收割的庄稼,就得在庄稼成长期耕种护理,耕种护理堪称积德。多积德就能征服民心,民心被征服了,就没有攻克不了的,攻无不克就没极限,没极限,甚至可以拥有国家,所以,积德是国家之本。有了国家之本,国运才长久,积下的德多,根基就稳固,这是国家长存的办法。
【注释】
[1]《说文》解释:“啬(sè),爱也。”“,不滑也。”就是不利索。“啬”还可认为是“穑”的通假,《说文》解释:“可收曰穑。”
[2]重:在日常用语中用得很多,在《说文》中解释为:“重,厚也。”
[3]柢(dǐ):底。
【翻译说明】
1.治人事天莫若啬
这一章最难理解的是“治人事天莫若啬”,这句有两种解释,跟“啬”的理解有关:一种是把“啬”当做“吝啬”讲,“吝啬”是人很糟糕的一个品质,大家都不喜欢,为了抹掉“啬”的这个遭人厌恶的意义,有人说,这是老子口中的“俭”,“俭”是老子的三宝(第67章)之一。假如真是这样,老子为什么不直接用“俭”呢?难道老子有意与后人捉迷藏?应该不会。再者,“吝啬”与“早服”很难建立起逻辑联系。“早服”是什么意思呢?《说文》说:“夹辕曰服马,其旁曰骖马。”马能被放在驾辕中间,应该比较听话,拉车时间比较长,有经验,可见,“早服”就是“伺候的时间长”的意思。服马受人喜爱,受人尊敬,“受人尊敬”跟后面的“德”就可以建立起逻辑联系,“伺候时间长”可以跟“积德”建立起逻辑联系。可见,把“啬”当“吝啬”讲不通。反之,当“穑”的通假,则可以讲通。“穑”是“可收割的庄稼”,要得到可收割的庄稼,得不断施肥浇灌护理,这正是给庄稼好处,给庄稼积德。有关积德另见第90章。
2.积德
老子为什么说“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呢?因为,岐周文王姬昌就是通过礼待天下诸侯,厚积德,广施善行给天下百姓,才取得天下的。德,柔弱如水,不像兵那么刚,不像兵那么强,但是,可以战胜军队。
在某种程度上说,《道德经》就是解释文王姬昌的德能得到天下的原因。
【中心思想】
积德是获得天下的办法,也是朝廷持久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