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83章 道的意义》原文、译文、注释、释义解读
第83章 道的意义
《道德经》中“道”字共出现了75次。下面,我们收集了《道德经》中所有出现“道”字的章节,依据“道”字所处的环境,把第82章所给出的“道”的意义赋予给这些“道”字。
[第1章]道(规律。见本章末尾对“道”的意义的归纳)可道(说)非常道(路),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4章]道(误解。见第82章/七/误解5)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第8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规律。见第82章/二/规律1;四/规律12)。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第9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规律。见第82章/二/规律8、9;三/规律1)。
[第14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方法)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规律。见本章末尾对“道”的意义的归纳)纪。
[第15章]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飉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规律。见第82章/二/规律14;四/规律2;五/规律1)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第16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规律。见第82章/六/特点2、11),道(规律。见第82章/六/人与规律的关系)乃久,没身不殆。
[第18章]大道(规律。见本章末尾对“道”的意义的归纳)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第21章]孔德之容惟道(规律,见第82章/六/特点2)是从,道(规律,见第82章/六/特点4、5、6)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第23章]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规律。见第82章/二/规律6、7)者同于道(规律。见第82章/二/规律6、7)、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规律。见第82章/二/规律6、7)者道(规律。见第82章/二/规律6、7)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于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第24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规律。见第82章/四/规律14)也曰:余食赘形,物或恶之。故有道(规律。见第82章/六/人与规律的关系;四/规律14)者不处。
[第25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规律。见本章末尾对“道” 的意义的归纳),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规律。见第82章/六/特点2)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规律,见第82章/六/特点2),道(误解,见第82章/七/误解2)法自然。
[第30章]以道(规律,见第82章/二/规律5-8;三/规律1;四/规律9、10;七/误解5)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规律。见第82章/四/规律9、总结),不道(规律。见第82章/四/规律9、总结)早已。
[第31章]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规律。见第82章/二/规律5-8;三/规律1;四/规律9、10;七/误解5)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第32章]道(规律)常无名,朴,虽小(误解。第82章/七/误解3),天下莫能臣也(见第82章/六/人与规律的关系;二/规律11),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规律。见第82章/六/特点2)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第34章]大道(规律。见第82章/六/特点2)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第35章]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规律。见本章末尾对“道”的意义的归纳)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第37章]道(误解。见第82章/七/误解4)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第38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以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规律。见本章末尾对“道”的意义的归纳)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规律。见第82章/六/特点8)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第40章]反者道(规律。见第82章/四/规律1)之动,弱者道(误解。见第82章/七/误解5)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41章]上士闻道(规律。见本章末尾对“道”的意义的归纳)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规律。见本章末尾对“道”的意义的归纳)若存若亡。下士闻道(规律。见本章末尾对“道”的意义的归纳)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规律。见本章末尾对“道”的意义的归纳)。故建言有之。明道(道理)若昧。进道(方法)若退。夷道(路)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误解。见第82章/七/误解3)隐无名。夫唯道(规律。见第82章/六/特点9)善贷且成。
[第42章]道(规律。见第82章/四/规律2、8;五/规律1)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第46章]天下有道(规律。见本章末尾对“道”的意义的归纳),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规律。见本章末尾对“道”的意义的归纳),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第47章]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规律。见本章末尾对“道”的意义的归纳),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第48章]为学日益,为道(误解。七/误解4)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第51章]道(规律。见本章末尾对“道”的意义的归纳)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规律。见本章末尾对“道”的意义的归纳),而贵德。道(规律。见本章末尾对“道”的意义的归纳)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规律。见本章末尾对“道”的意义的归纳)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第53章]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路),唯施是畏,大道(路)甚夷,而人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规律。见第82章/二/规律11;七/误解1)也哉。
[第55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抟,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规律。见第82章/四/规律9、总结),不道(规律。见第82章/四/规律9、总结;六/人与规律的关系)早已。
[第59章]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方法)。
[第60章]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规律。见第82章/二/规律13)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第62章]道(规律。见第82章/四/规律12)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规律。见第82章/四/规律12)。古之所以贵此道(规律。见第82章/四/规律12)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第65章]古之善为道(误解。见第82章/七/误解4)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第67章]天下皆谓我道(规律。见本章末尾对“道”的意义的归纳)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第73章]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规律。见第82章/七/误解5;二/规律10)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第77章]天之道(规律。见第82章/二/规律12)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规律。见第82章/二/规律12),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人性规律),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规律。见第82章/二/规律11、12)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
[第79章]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规律。见第82章/科学规律的基本特点;一/规律5;二/规律11)无亲,常与善人。
[第81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规律。见第82章/二/规律1;四/规律12)利而不害,圣人之道(做事的方法)为而不争。
通过上述标注,我们归纳出“道”的意义有五:
(1)道路。
(2)道理,其中包括科学规律(自然规律,人性规律)。
(3)方法,其中包括由科学规律而得来的方法。
(4)行,引导。
(5)说,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