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一 章》原文与感悟
一 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此章总言道之体用,及入道工夫也。老氏之学,尽在于此。其五千余言,所敷演者,唯演此一章而已。
所言“道”,乃真常之道。“可道”之“道”,犹言也。意谓真常之道,本无相无名,不可言说。凡可言者,则非真常之道矣,故非常道。且道本无名,今既强名曰“道”,是则凡可名者,皆假名耳,故非常名。此二句,言道之体也。
然无相无名之道,其体至虚,天地皆从此中变化而出,故为天地之始。斯则无相无名之道体,全成有相有名之天地,而万物尽从天地阴阳造化而生成,此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故为万物之母。此二句,言道之用也。
此下二句,乃入道之工夫。常,犹寻常也。欲,犹要也。老子谓:“我寻常日用安心于无,要以观其道之妙处;我寻常日用安心于有,要以观其道之徼处。”徼,犹边际也。意谓全虚无之道体,既全成了有名之万物,是则物物皆道之全体所在,正谓一物一太极。是则只在日用目前,事事物物上,就要见道之实际,所遇无往而非道之所在,故庄子曰:“道在梯稗,道在屎尿。”如此深观,才见道之妙处。此二“观”字最要紧。
“此两者同”已下,乃释疑显妙。老子因上说观无观有,恐学人把“有”“无”二字看做两边,故释之曰“此两者同”。意谓我观无,不是单单观无,以观虚无体中,而含有造化生物之妙;我观有,不是单单观有,以观万物象上,而全是虚无妙道之理。是则有无并观,同是一体,故曰“此两者同”。
恐人又疑两者既同,如何又立“有”“无”之名,故释之曰“出而异名”。意谓虚无道体,既生出有形天地万物,而有不能生有,必因无以生有;无不自无,因有以显无。此乃有无相生,故二名不一,故曰“出而异名”。
至此恐人又疑既是有无对待,则不成一体,如何谓之妙道,故释之曰“同谓之玄”。斯则天地同根,万物一体,深观至此,岂不妙哉?
老子又恐学人工夫到此,不能涤除玄览,故又遣之曰“玄之又玄”。意谓虽是有无同观,若不忘心忘迹,虽妙不妙。殊不知大道体中,不但绝有无之名,抑且离玄妙之迹,故曰“玄之又玄”。工夫到此,忘怀泯物,无往而不妙,故曰“众妙之门”,斯乃造道之极也。
似此一段工夫,岂可以区区文字者也之乎而尽之哉?此愚所谓须是静工纯熟,方见此中之妙耳。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shiwenxuan.com/daodejing/20230416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