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1日星期五
首页/道德经/道德经《二 章》原文与感悟

道德经《二 章》原文与感悟

二 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惟不居,是以不去。此释前章“可名,非常名”,以明世人居有为之迹,虚名不足尚;圣人处无为之道以御世,功不朽而真名常存之意也。意谓天下事物之理,若以大道而观,本无美...

二 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惟不居,是以不去。

此释前章“可名,非常名”,以明世人居有为之迹,虚名不足尚;圣人处无为之道以御世,功不朽而真名常存之意也。

意谓天下事物之理,若以大道而观,本无美与不美,善与不善之迹。良由人不知“道”,而起分别取舍好尚之心,故有美恶之名耳。然天下之人,但知适己意者为美,殊不知在我以为美,自彼观之,则又为不美矣。譬如西施颦美,东施爱而效之,其丑益甚,此所谓“知美之为美,斯恶已”。恶,丑也。又如比干,天下皆知为贤善也,纣执而杀之,后世效之以为忠,杀身而不悔,此所谓“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此皆尚名之过也。是则善恶之名,因对待而有。

故名则有无相生,事则难易相成,物则长短相形,位则高下相倾,言则音声相和,行则前后相随,此乃必然之势。譬如世人以尺为长,以寸为短,假若积寸多于尺,则又名寸为长,而尺为短矣。凡物皆然,斯皆有为之迹耳。

凡可名者,皆可去,此所谓“名,可名,非常名”也。是以圣人知虚名之不足尚,故处无为之道以应事;知多言之不可用,故行不言之教以化民。如天地以无心而生物,即万物皆往资焉,不以物多而故辞;虽生成万物,而不以万物为己有;虽能生物,而不自恃其能;且四时推移,虽有成物之功,功成而不居。夫惟不居其功,故至功不朽;不尚其名,故真名常存。圣人处无为之道,亦由是也。盖“万物作焉”已下,皆是说天地之德,以比圣人之德。文意双关,庄子释此意极多。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