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三十二章》原文与感悟
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也。
此承上章不以兵强天下,因言人主当守道无为,则万物宾而四海服,天地合而人民和,自然利济无穷也。
常者,终古不变之义。凡有名者,必迁变,道之所以不变者,以其无名也,故曰“道常无名”。朴,乃无名之譬,木之未制成器者,谓之朴。若制而成器,则有名矣。小,犹眇小,谓不足视也。且如合抱之材,智者所不顾,若取径寸以为冠,则愚者亦尊焉。是以名为大,而以无名为小。甚言世人贵名,概以朴为不足视,故以道曰朴曰小也。然道虽朴小,而为天地万物之本,即愚夫愚妇而亦知所尊,故曰“天下不敢臣”。
但侯王不能守耳,藉使侯王若能守,则万物自然宾服矣,奚假兵力哉?然兵者凶器,未必宾服一国,且上干和气,必有凶年。若以道服之,不但万物来宾,抑且和气致祥,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兵来未必尽和民人,若以道宥之,则民莫之令而自然均调,各遂其生。无名之朴,利济如此,惜乎侯王不能守之善用耳。
若散朴为器,始制则有名矣。始,犹方才也。谓朴本无名,方才制作,则有名生焉。且从无名而有名,既有名,而名又有名,将不知其所止矣,庄子所谓“从有适有,巧历不能得”,故曰“名亦既有”。而殉名者愈流愈下,逐末忘本,不知其返矣。故老子戒之曰:“夫名者,不可驰骛而不返,亦将知止而自足。苟不知止足,则危殆而不安。知止,所以不殆也。”
由是而知,道在天下,为万物之宗,流润无穷,犹川谷之于江海也。然江海所以流润于川谷,川谷无不归宗于江海,以譬道散于万物,万物莫不宾服于大道,此自然之势也。意明侯王若能守,其效神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