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无为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德经感悟分享
第二讲·无为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简注】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成功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帛书】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倾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辞也,为而弗恃也,功成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憨山注】:此释前章“可名非常名”,以明世人居有为之迹、虚名不足尚,圣人处无为之道以御世、功不朽而真名常存之意也。意谓天下事物之理,若以大道而观,本无美与不美、善与不善之迹。良由人不知“道”,而起分别取舍好尚之心,故有美恶之名耳。然天下之人,但知适己意者为美,殊不知在我以为美,自彼观之,则又为不美矣。譬如西施颦美、东施爱而效之,其丑益甚。此所谓知美之为美,斯恶已。恶,丑也。又如比干,天下皆知为贤善也,纣执而杀之。后世效之以为忠,杀身而不悔,此所谓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此皆尚名之过也。是则善恶之名,因对待而有:故名则有无相生,事则难易相成,物则长短相形,位则高下相倾,言则音声相和,行则前后相随,此乃必然之势。譬如世人以尺为长,以寸为短。假若积寸多于尺,则又名寸为长,而尺为短矣。凡物皆然,斯皆有为之迹耳。凡可名者,皆可去,此所谓名可名,非常名也。是以圣人知虚名之不足尚,故处无为之道以应事;知多言之不可用,故行不言之教以化民。如天地以无心而生物,即万物皆往资焉,不以物多而故辞。虽生成万物,而不以万物为己有。虽能生物,而不自恃其能。且四时推移,虽有成物之功,功成而不居。夫惟不居其功,故至功不朽。不尚其名,故真名常存。圣人处无为之道,亦由是也。盖万物作焉已下,皆是说天地之德,以比圣人之德。文意双关,庄子释此意极多。
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智者不敢为。为无为,则无不治。
【帛书】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智者不敢为也。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憨山注】:此言世人竞有为之迹、尚名好利嗜欲之害、教君人者治之之方。以释上章“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之实效也。盖尚贤,好名也;名,争之端也。故曰“争名于朝”。若上不好名,则民自然不争。贵难得之货,好利也。利,盗之招也。若上不好利,则民自然不为盗。故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所以好名好利者,因见名利之可欲也,故动乱其心以争竞之。若在上者苟不见名利有可欲,则民亦各安其志,而心不乱矣。故曰“不见可欲,使心不乱”。然利,假物也,人以隋珠为重宝,以之投雀,则飞而去之;色,妖态也,人以西施为美色,麋鹿则见而骤之;名,虚声也,人以崇高为贵名,许由则避而远之;食,爽味也,人以太牢为珍馐,海鸟则觞而悲之。是则财色名食,本无可欲,而人欲之者,盖由人心妄想思虑之过也。是以圣人之治,教人先断妄想思虑之心,此则拔本塞源,故曰“虚其心”。然后使民安饱自足,心无外慕,故曰“实其腹”。然而人心刚强好争者,盖因外物诱之,而起奔竞之志也。故小人鸡鸣而起,孳孳为利;君子鸡鸣而起,孳孳为名:此强志也。然民既安饱自足,而在上者则以清净自正,不可以声色货利外诱民心,则民自绝贪求,不起奔竞之志,其志自弱,故曰“弱其志”。民既无求,则使之以凿井而饮,耕田而食,自食其力,故曰“强其骨”。如此则常使民不识不知,而全不知声色货利之可欲,而自然无欲矣,故曰“常使民无知无欲”。纵然间有一二黠滑之徒,虽知功利之可欲,亦不敢有妄为攘夺之心矣,故曰“使夫知者不敢为也”。如上所言乃“不言之教,无为之事”也。人君苟能体此而行以治天下,则天下无不治者矣。故结之曰,“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文法极古,然察其微意,盖多述古。或述其行事,或述其文辞,似此为无为则无不治,乃述上古圣人之行事者。至若是谓等语,皆引古语以证今意,或以己意而释古语者。且其文法机轴,全在结句,是一篇主意。盖结句即题目也。读者知此,则思过半矣。至其句法,有一字一句,二字一句,三字一句者极多。人不知此,都连牵读去,不但不得老子立言之妙。而亦不知文章之妙也。
【串讲】
本讲包括《老子》第二章和第三章。第二章的要点是“美善”即“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六相”即“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无为不言”即“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四作”即“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成功不居”。第三章的要点是“三不”即“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四要”即“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四无一不敢”“无知无欲,无为,无不治,不敢为”。
本讲“传统本”接着第一章“玄之又玄”的“玄”思“妙”想,以德即非常道范围内的“美丑”“善恶”作为引子,用“常无,欲观其妙”作为视点,将其纳入“上德”的范围进行判断,进而阐述“道”的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等特征,旨在说明“有为”与“无为”和“有言之教”与“无言之教”的关系和作用等。河上公给这一章取名“养身”,意思是一个人应该平和心态,修身养性,由“无为”修身养性之法到“无为”治国安民之道,两者属于同一个道“理”。第三章提出做人、做事、修身、治国的主张,乃至达到“使民无知无欲,使智者不敢为”的“无不治”境界,用“常有,欲观其徼”作为视点,力求通过修炼,从“下德”的层次回归“上德”的境界。河上公给本章取名“安民”,意思是安顿民心,无为而治。本讲的重点阐述老子的反正相成思维模式,以“美恶同源”“有无相生”“无中生有”“无知无欲”等来论证“无为而治”的本质特征。“无为论”的核心是——“无为”跟“有为”相对,是“道体德用”的基本运化方式,明白“无为”,实际上就是明白“大道”的运行规律,其特点“三个重于”——做人重于做事,全局重于局部,长远重于眼前。
第二章的基本意思是:如果天下的强势者都执着于“美”之所以为“美”,那么“美”就会因为刻意“有为”而变为“丑”;如果天下的强势者都执着于“善”之所以为“善”,那么“善”就会因为刻意“有为”而变为“恶”。所以“有”跟“无”相互依存,“难”跟“易”相互转化,“长”跟“短”相互对照,“高”跟“下”相互映衬,“音”跟“声”互相谐和,“前”跟“后”相互跟随。所以圣人按照“无为”的观念做事,用“不言”的观念化人。听任万物出生而不指手画脚,听任万物成长而不据为己有,听任万物壮大而不横加干涉,听任万物成熟而不居功自傲。只有不贪天之功,才不会前功尽弃。
第三章的基本意思是:强势者不要片面地推崇世俗的所谓贤良俊才,以免老百姓因此出现名利之心;强势者不应该处心积虑搜罗奇珍异宝,以免老百姓因此产生不正当的觊觎之心;强势者不应该炫耀足以引起欲望的东西,以免老百姓因此诱发贪婪之心。因此,圣人治理天下的原则是:杜绝自己及百姓产生妄想之心,保证自己及百姓衣食无忧;降低自己及百姓的非分之想,增强自己及百姓的健康体魄。长久地教化老百姓无诈少欲,杜绝奸诈者妄为滋事。秉持“无为”原则,而天下无不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