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无定论:无中窥有,玄中取实》道德经感悟分享
第九讲·无定论:无中窥有,玄中取实
【简注】
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曒,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帛书】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揗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漻,其下不忽,寻寻呵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随而不见其后,迎而不见其首。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憨山注】:此言大道体虚,超乎声、色、名、相、思、议之表,圣人执此以御世也。夷,无色也,故视之不可见;希,无声也,故听之不可闻;微,无相也,故抟之不可得。此三者,虽有此名,其实不可致诘,致诘,犹言思、议。由其道体混融而不可分,故为一。其上,日月不足以增其明,故不皦;其下,幽暗不能以昏其礼,故不昧。绳绳,犹绵绵不绝之意,谓道体虽绵绵不绝,其实不可名言。毕竟至虚,虽生而不有,故复归于无物。杳冥之内,而至精存焉,故曰“无状之状”;恍惚之中,而似有物焉,故曰“无象之象,是谓惚恍”。此正楞严所谓“罔象虚无,微细精想”耳。由其此体:前观无始,故“迎之不见其首”;后观无终,故“随之不见其后”。此乃古始之道也。上皆历言大道之妙,下言得道之人。然圣人所以为圣人者,盖执此妙道以御世,故曰“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吾人有能知此古始之道者,即是道统所系也,故曰“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串讲】
本讲是传统本《老子》的第十四章,要点是“道三名”即“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道象”即“其上不曒,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道纪”“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本讲以无声、无色、无名、无相、无思、无议等非显性的“比方”来象征道的“无定性”。因“无定”而“模糊”而“虚无”,可这却正好从整体上来把握“道”的可悟性、可知性、可行性、可用性,所谓“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这给“为学”而“为道”指示了一个方向——河上公给本章取了一个很特别的名字“赞玄”,体悟很深啊!“无定论”的基本内容是全面把握“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抟之不得”“不可致诘”乃至“混而为一”的“道”特征,无并非无,虚并非虚,从无看有,从虚查实,玄中取妙,众妙之门。
第十四章的意思是:想看却看不见,所以给取名“夷”;想听却听不到,所以给取名“希”;想摸摸不到,所以给取名“微”。这三者(“夷”无像、“希”无声、“微”无体)不可寻根问底(即诘:思和议),所以把她的名字混而为一。在上面她光明而不刺眼;在下面她阴暗而不晦涩;纷乱延绵而无法称名,一切都又归根到“无”(“夷”无像、“希”无声、“微”无体)状态。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形象的形象,这就是所谓“惚恍”。迎着看不见她的头,跟着望不见她的尾。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以描绘现实存在的事物;能认识和了解古代的初始,这就是所谓“道纪”(道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