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十三章》原文与中心思想解读
【原文】
希言自然。飘(注:飘:篆文朝(注:朝:甲骨文不能久,而况于人?故从事而道者道德之;同于德者德德之;同于失者道失之。信不足,有不信。
【解语】
像这样没有任何描述与修饰而质朴纯真,这才是人的本然之性;没有任何边际与停滞而虚涵无碍,这才是清净无为的大道自然。
通常狂风不会连续吹一个早晨,暴雨不会持续下一天。是什么力量形成了这样物极必反的自然现象呢?是大自然的规律——生长化收藏之性自然运化的结果。
宇宙自然的运化内容与发展过程,尚且不能持续一种态势而不改变,那么万事万物的成长衰毁也同样不会保持某种固有的定式而不变化,更何况作为宇宙自然中具体事物的人类自身呢?
因此,如果人呈现出自然无为之性,其身心整体的生命活动全合于道,这样所展现的一切思想言行就会自然地符合于事物的运化发展规律,这就是道的兼容遍透性所呈现应化无方的德之妙用。
如果人主动去遵循自然的运化规律,像这样来约束、引导自己的思想言行以随应事物的发展,那么就会达成人与自然及社会各种关系的和谐,这就是道德循环往复之性所展现的周环无碍、生生不息之妙用。
如果人固持于自我偏执的主观观念来认识和应对事物,违背自然的运化法则,畏之侮之,那么就已经从根本上远离了道之绝对真理。
人因自我主观观念的分别,有为去追求,这样就无法整体地映现客观存在,无法展现自然而然的生命活动状态;因固执于自我的主观观念而妄为,这样就必然背道离德,也必然会失去人与自然及社会的和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