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十章》原文与中心思想解读
【原文】
唯(注:唯(wěi):甲骨文,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茫(注:茫:篆文。众人熙熙,若享太牢,若春登台。我泊未兆(注:兆:古文无所归。众人皆有余,我独若匮。我愚人之心,沌沌。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注:察察:篆文若海,漂无所止。众人皆有已,我独顽(注:顽:《说文》:“。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解语】
心悦诚服地应诺和曲意迎合地回应,这二者之间内涵的差别何在?
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观念,究其根本又有什么样的区别?二者的分别又会导致怎样不同的结果?
唯与阿虽然直曲有异,却是同源而生的;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观念虽然从形式上看互反互立,实质却是相对相生的。人因执著于对事物真善美与假丑恶的分别而形成了是非得失的各种观念,这是产生内心忧虑恐惧的根源;曲应取巧是因利益心态的患得患失而导致的结果。人以这样利欲分别的固有观念来指导自己的思想言行,因此就不能自然无为地反映和应对事物的本然存在了。
由道衍生演化的宇宙自然存在无边无际、无始无终;如果人固执于主观观念来分别自然与社会中万事万物无穷无尽的形式,究察细辨事物运化过程中变化莫测的现象,又怎么能够穷其究竟啊!
因此世俗的人们都欣然于对外在事物的随意竞逐,就好像赶赴盛大的祭祀庆典一样,就好像到了春天随应习俗去登台眺望一样,兴高采烈,趋之若鹜。
而有道者是安然淡泊的,不会执持于固定的预想和谋划来支配自己的思想言行;就像婴儿对事物还未形成主观分别一样,淡然无意,没有所要趋附的目的,而是顺随事物的发展自然地应对。
世人永远无法满足毫无止境的自我欲望,而追逐更大更多的利益占有;唯独有道者好像总是自足的,对任何事物都不执持和谋取。
有道者在与人交往中不辩不争,好像昏昧无知的样子;实则其淳厚质朴的自然心性呈现的是无执无别、身心和合的整体生命活动状态。
世人追求自我彰显,矜夸恃炫;唯独有道者韬光养晦,隐涵不显,平平常常。
世人执著于对事物形式和现象的详察细审,对事理见解的微辨穷究;唯独有道者处虚内敛,不执欲分辩,不妄意生非。
有道者自然的生命活动展现,就像大海一样,于内深涵幽静,寂然若虚,风浪不扰;于外波涛起伏而没有任何固持之势,浮摇泛漫而没有任何边际和停滞。
世人对任何事物的认知和应对,都依恃于固有的观念、观点和概念,所以总是追根究底地巧立名目;唯独有道者看上去好像愚俗浅薄,实则其不执著于固有的认知,而自然无为地顺随事物的运化来展现自己的思想言行,纯朴无琢,毫无倚仗。
有道者独独区别于世人的是:不会因外求而贪执于感官享受,不会执著于所知所能而形成的固有、狭隘的利益观念,而是集中专一于自己生命活动的和谐运化和对身心行为的整体性修养,全合于自性根本,以呈现道德的生生循环之性及生化孕育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