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七十一章》原文与中心思想解读
【原文】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注:病:为“疒”(chuáng)的加旁分化字,甲骨文从人,从爿(pán,竖起的床),会“人得重病躺在床上”之意。《说文》:“倚也。人有疾病像倚著之形。”本义为重病;此义篆文加声符兼表意的“丙”(《说文》:“位南方,万物成炳然。阴气初起,阳气将亏。”丙其性属火,在脏属心。《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此加“丙”表意之旨。)病,《说文》:“疾加也。”《玉篇》:“疾甚也。”强调病严重。古时轻者为“疾”,重者为“病”。《广韵》:“忧也。”引申为忧虑,缺失、损害,困难。)。是以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解语】
如果人既能够积累各种理论知识及人生经验,认识平常生活中各种事物的形式和现象,又能够不执著于所知所为而洞彻事物的本质内涵,遵循生生循环之常;既掌握事物存在与发展过程中各环节的内容,又能够不因此形成固有的观念和概念,而呈现人、事、物之间形式与内容、现象与本质、过程与结果混然如一的整体性。
像这样“既知其母,又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才能合于净寂而灵明的智慧境界。
如果不能明了人的本真质朴之性才是立命全德之根本,自然运化规律才是事物生生不息繁衍发展之根本,而是执著于感官功能的享受去外求,停留在固定的形式与现象、固有的理论与方法上来认知和应对事物;像这样以识为智、恃力妄为而舍本逐末,则不能呈现事物本然的整体性存在,破坏事物的有序发展。
如果不能明了事物的整体存在都是由各局部细节所构成的,事物的有序发展都是由各环节连续不断地积累而成,而是执著于所谓整体的概念,忽略各事物间不同存在特性及始终运动、变化、发展的辩证性;像这样执空为无,以弃知为虚,将毫不作为当成净寂,则割裂了人与自然及社会各事物间共生共存的动态平衡关系。
这样破坏了整体与局部、形式与内容、现象与本质、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而各执一端的思想言行,皆是背道离德的,这也正是世人无法达成与事物和谐关系所显现的最大弊病。
因此,智者圣人不会因所知成障或以无明为智,而是能够守其本、全其末,全然顺随事物的运化发展而无欲无执、无知无为地应对。
正是因为智者圣人洞彻了有无互生、互化、互根、互离同出而异名的整体辩证性,所以呈现出与万事万物同体运化的生命活动状态,顺随人、事、物各自不同的属性特征与存在的发展状态,以天下观天下地自然应对,因此其思想言行的展现视之好像与平常人一样有知有为、有分别、有规矩。
但是智者圣人心虚神明,明透了平常人因割裂有无关系而不能反映事物本然存在的根源之所在,因此其从不偏执于自我的思想言行,而呈现人我无别、物我同观的玄同之智,展现虽知不执、虽为不恃而大制无割的玄德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