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四十八章》原文与中心思想解读
【原文】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无为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解语】
学习各种理论知识,经历各种人生经验,需要通过对事物形式和现象与日俱增的观察思辨来丰富认知,这样才能形成人认识自然及社会的一切存在和运化法则的基础。
践行道则需要内求诸己、损知消念,随着时日的递增和不断的修为精进,逐渐消损对事物形成的固有片面认知的执著;像这样不断地消损僵化偏执的主观观念和思维参照标准所形成的对事物的分别,进而净化心念萌发之源,以达成自身生命活动与万物同体运化的结果,全合于事物的运化而无执无滞地自然应对。这样人则呈现本然质朴之性,其思想言行的展现与天地自然成为浑然不可分的整体,顺随造化之机而应化无碍。
如果要达成人与自然及社会各种关系的整体和谐,就必须不执著于人应对事物时思想言行所展现的内容、过程和结果,而是自然无为。
若是执著于此,那么必然会破坏人与事物间共生共荣的有序发展状态,因此则无法人尽其能、物尽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