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6日星期三
首页/道德经/道德经《第四十六章》原文与中心思想解读

道德经《第四十六章》原文与中心思想解读

【原文】天下有道,却走(注:走:金文粪;天下无道,戎马(注:戎马:戎,甲骨文莫大于可欲,祸(注:祸:篆文从示(祭祀或神主),咼(ɡuǎ)声(“咼”兼表摧残之意)。《说文》:“害也,神不福也。”《释名》:“毁也,言毁灭也。”本义为因不当的思想(言行)而招致的灾害、灾难。)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原文】

天下有道,却走(注:走:金文粪;天下无道,戎马(注:戎马:戎,甲骨文莫大于可欲,祸(注:祸:篆文从示(祭祀或神主),咼(ɡuǎ)声(“咼”兼表摧残之意)。《说文》:“害也,神不福也。”《释名》:“毁也,言毁灭也。”本义为因不当的思想(言行)而招致的灾害、灾难。)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解语】

如果社会的发展符合自然之道,呈现出祥和安泰的生存状态,社会中的人们就自然与万事万物和谐共存而互利不伤。人们皆农耕自养,马归自然,任其天性自由驰骋而繁衍生息;这样则可取马粪用以肥田沃土,相互间各处其所,各现其用。

如果社会的发展违反自然之道,出现混乱动荡的生存状态,人们之间因利益的驱使相互强取豪夺,那么战争就不可避免。像这样废农荒耕而穷兵黩武,迫人服役,圈马征战,所以军马只能生存于战事频繁的郊野,疲病交加,生死倏忽。

若论人形成过失的根源,没有比因执著于感官功能的享受而外求引起贪念更为严重的了;

若论人自取灾祸的缘由,没有比因贪念所产生的占有欲而引发不知满足的妄想更为严重的了;

若论人凶患结果的产生,没有比因妄想而强行占取——像这样违背人、事、物运化法则的行为活动更为严重的了。

因此,妄想通过对事物的分别执著、竞逐占有来满足人的贪欲,必定无法得到真实的幸福与满足。人只有通过内求诸己,才会呈现无执无欲的清净之性;只有对事物无执无欲,才会心无挂碍而自性自足;只有像这样质朴充实,才能无为地顺应人、事、物间的发展规律而达成和谐结果,展现自觉自由的生命存在,获得无尽的愉悦与满足。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