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全而归 德全不危》道德经理解
诚全而归 德全不危
请翻到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跟第十八章、第十九章其实是一个意思,都是相对的。大家体会没体会到?相对而来的。有不好的,就有好的一面显现出来。所以天下有不好的事情吗?就看您会不会看了。天下有不好的人吗?看您会不会学了。我说文化衰落,有经典;草木凋零,有青松;假货流行的时候,大家特别期盼我能得到真的;邪说肆虐的时候,哪一本是真经?特别迫切,都不想被骗,邪师说法如恒河沙,那天天被沙子打脸,污染心尘;腐败猖獗的时候,特别就希望出一个青天,清廉;小三流行到社会上,就希望自己的配偶是忠贞的,一个样。
那怎么去救呢?“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他老人家这个语式,行云流水一般,就像瀑布落下来,珠走玉盘,特别连贯。实际上说的方方面面,如果你还能举一反三,后面接着说,还会有。但他这么说,几乎已经囊括了我们所要了解的各个方面。通常我们可能会用直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喜欢直来直去,但是你发现直来直去的话,在这个生活当中,会有好果子吃吗?夫妻之间都很难哪。人都有那个自尊心,其实说白了是我慢心、骄傲之心,话呢,就得打太极拳,绕着弯说。一件事情要想让它圆满,就要想清楚来龙去脉,不要直不愣腾的,那不太解决问题。所以变着法说。变着法说,怎么说?你一定要学得真,才能圆融,才会绕弯。怎么绕自己还不迷惑,才能达到“曲则全”。否则的话,一说,就懵了。听道家的道家有理;听佛家的佛家有理;听儒家的好像也不错,到底谁说的对?通常就是说,到底谁说的对!你学通了,就会发现,到底谁说的对。
历史上有太多太多的例子,“曲则全”。甚至退一步,再发速跑,反而跳得高,蹦得远,体会过吗?也是“曲则全”;汉文帝用一封书信把南越王收为臣子,没有打仗,“曲则全”;我们自己在单位里面,要想局面和谐,完成一件必须完成的工作,也是“曲则全”。后世变成了委曲求全,好像是窝囊,不是啊!看当事者的智慧、心胸,看志向。立住志,不是窝囊,是智慧,是真有智慧。他并不直接讲,绕着弯说。我以前举过这个例子,那个晏子,齐王生气得要死,要杀人,他先上去,把头发提了起来,刀一拿,请问老板,古之圣王要肢解臣民的时候,从哪里开始?一句话把人救了,“曲则全”。
“枉”是纠正的意思,纠正过来变成直的。怎么纠正?这种事情不需要详细解释,其实没多大意思,很直接地,这个我认为这几句话,在古代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白话文一样的。
“洼”是洼地,洼怎么能盈?水一注满了就是盈,就满了嘛。如果你始终是平的,甚至鼓出来,它会盈吗?
“敝则新”,有点麻烦,那怎么解释?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温故而知新”在学术上是可以的,可以为师矣,记问之学不足以为师,但是你总是复习同一个内容,有些人通过这一辈子就解决《道德经》的问题,可以做很有名的学者,有道高人,行不行?行啊!历久而常新。儒释道这些宗师哪一家的学说你把握住了,那你跟圣人同一境界,怎么不可以?这就是“敝则新”嘛。习总书记的那三句话,就是这个“敝则新”:把收藏在博物馆里面的古董,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古物,还有书写在经典里面的文字,活化在当下,这不就是创造性地转化和创新性地发展吗?不就是“敝则新”吗?
“少则得”,我已经跟大家举过我自己经历的例子了,要感谢大连团市委、团省委,当你自己要求得极少的时候,后来反而会得到。不是你求的,真的是没有求,它会来,告诉我下周去领奖。求谁了,真是没有求。要说求的话,当然了,我看大家都在笑,因为到第九讲了,很多内容大家都熟悉,要求的话,我求了一个人:自己。我报告过跟老师学完了,回来看着镜子,一开始是不好意思,后来就是说:姓钟的,你能出息一次不?就是这样来的。你把那所有的能量,跟别人去鸡毛蒜皮计较的能量,怨恨怒恼烦的能量收回来,干一点点正事,努力做到那一万小时,命运会大转哪!境随心转,天人合一的道理,广义相对论的道理,都在证明着。而且我已经看到将来还会有,你怎么知道的?至诚可以前知,《中庸》上讲的。就好像是当你眼界高了,你飞到天空,几十里的山路,走路的人会不知道到底什么方向,可是你到空中之后,几十里的山路,或者是大路,一马平川,全都看清楚。就看你的眼界是不是真的高起来。
“多则惑”,对于没有明道的人,学得越多,疑惑越多,所以首先要开根本智,自己自性智慧要打开,打不开的话,越学越乱,越学越苦恼。
我们今天的主题,下一句已经出来了“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所以你看是真的不要圣人的教诲吗?你真做到,是真圣人的话,老子他都推崇啊,老子都会恭敬你;可是作假了的话,他就说,你算了吧,你拉倒吧,你少来这一套,都是老中医,你少来这偏方吧。要是做真了,他说“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我们农村土话说嘚瑟,自见嘛,啥事都想把自己这个显摆出来,这是蒙昧的标志。“不自见,故明”。张五常教授说过,你自己的学术创见,不用你去争,凡是你自己想出来的,想不创新都难。等着讨论完了,自然会有人给你归功,因为是你的,拿不去,拿不走的。
“不自是,故彰”,彰是彰显,跟明差不多。“不自伐,故有功”,这几个词语呀,不用细究,我们现在就是观其大略,像诸葛亮读书,观其大略。意思是连贯的,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就是不自以为矜持,有一种就是好像避匿,装作高傲、高雅,然后又想讲礼节,神态语言当中又有着不屑,这个词太精妙了!“故长”。
所以“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关键看有没有志,立住志,你真要是不争的话,做三年试试看,没有人可以跟你竞争。敢不敢下这个功夫?三年就是一万小时定律,每天十个小时。你说我富于春秋,就是时间还长,年纪轻轻,不想那么辛苦,那就十年寒窗苦,每天三个小时,十年也够了,绝对成就。想画画的,是一个画家;想弹琴的,是一个音乐家,珠手弹成郎朗;那么想读经的,成为某一经里面的通达者,甚至是可能被人认为是得道者,就做真了,真通达了,真明白了。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曲则全”这句话这三个字不是老子独创的,他是继承传统文化,像我们说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的,“古之所谓”嘛。从老子那个时候一看这三个字,都是“古之所谓”。“岂虚言哉?”是骗我们吗?不是。
“诚全而归之”,再拿《黄帝内经》印证一下,因为这个里面有真、至、圣、贤四种人,叫古之有真人者,有至人者,有圣人者,还有贤人者。他们为什么能达到这种程度?以其德全不危也。德是圆满的、无缺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