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仁爱 无所好恶》道德经理解
天地仁爱 无所好恶
大家请看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就简单的这么几句话,在《道德经》产生两千多年以来,争论不断,尤其是道家跟儒家之间争论不断,弟子们吵得一塌糊涂,几乎又莫衷一是。我们希望今天在座的各位同仁,由此能够有一个基于自己人性、基于自己内心、基于自己真诚之上的一个把握。争论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天地不仁”“圣人不仁”这个表达上。因为在春秋以后,儒、道、墨、法、兵、医,在整个中国国土之上大行其道,而到了汉代以后,经过大儒董仲舒的弘扬,儒家文化成为一个主流。成为主流之后,那孔子他老人家的思想就成为主要的社会思想,“仁”这个字,就是一个单立人,一个“二”,就表示了孔子思想的最高境界。可是,看《道德经》的看到这一章,扑面而来“天地不仁”“圣人不仁”,说老子相当于是跟孔子对着干,不但骂他,还反对儒家学说,就开始了争论。为了解释是不是这样,我们先看当时的历史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在中国的上古,也就是没有现代所谓的科学发达的状况之下,人们解决自己食物的问题,除了植物,还养六畜,鸡、狗、猪……就这些,六种,说法还有不同。当然你看《黄帝内经》,这里面对于五味、五脏、五畜、五气都有一个说法,看了之后可以以它为标准。但是原来说六畜后来怎么变成五畜?消掉的那一个是哪一个呢?就是这个狗。流传到今天,说狗肉上不了大席。在大概是商周时代,人们已经不用狗来作为这个六畜之一了,六畜变五畜了。但是延下来的习俗,还扎一个草做的狗,仪式完成之后或祭祀完成之后,扔掉,没有用了。所以这个“刍狗”,就是用草,不管什么草,我们也不去考证到底是个什么草,反正就是用草或纸或麻这种东西扎的狗形的那么一个东西,表示它是一个狗。祭祀的时候很隆重,因为人心隆重,祭祀完了之后,扔掉了。
那既然了解了这么一个历史过程之后我们再看,在春秋时期,就是周代的末期,这个国家图书馆守藏吏,这个负责人,老子他老人家这么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那天地之间所有的万物,所有的有形的东西,当你完成了自己生、长、化、收、藏这几个阶段之后,所有的功用都已经化作云烟消散了,没用了,最终都会像那个有形的刍狗一样,在这个天地之间被淘汰,被消失。
那“天地不仁”是什么意思啊?说明天地没有私心,她并没有说我们这个天地之间哪一个人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就把这个人留下,没有这样的私心,她视万物为刍狗,任何东西都要消逝。我们学化学都知道,一个元素的衰变期大概几十亿年,你不管多长时间,早晚它会变化。
历史上流传这样的一个故事,大概是汉钟离要教吕洞宾点石成金之术,主动教,这就说明老师也在找学生。一个老师他明白了之后,他梦寐以求的一件事情就是这辈子一定要找一个后辈,把自己懂得的东西传下去。大概他看吕洞宾是可塑之才,说我教你点石成金。那吕洞宾就问:点完之后黄金还会变回石头吗?汉钟离说,五百年之后还会变成石头。吕洞宾就说,那岂不害了五百年之后的人?当作宝贝保存,传家宝传下去,有一天打开,有可能救急用,要救命的,变成石头了,不害了他吗?不学。这个汉钟离就说,修仙的基础是发善心做善事三千件,你这一念足够了。还是传给他。心哪,注意这个发心,极其关键!
那天地是什么发心?天地无心。她不会因为你做出什么样的伟大贡献而把你保留下来,所以并不是老子他老人家说,孔子说错了,仁义的精神错了。而当时在春秋末期的时候,确实王室衰颓,诸侯分战,人心不古,道德沦丧,所以有识之士开始恢复提倡仁义,提倡教化,提倡人心向善。那按照老子他老人家说,你这未必能够做到,而且没有体味到天心,就不是圆觉的智慧。那什么叫仁义?后面我们还会学。
老子的思想是辩证的,是圆满的,是没缺憾的,必须通过体会,就是我们学习的第一方法:体会,才能够明白他的所说,否则就陷入学术上的争论。
下面这一句还是一样“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我们认为圣人一定是温良恭俭让,很善良、很慈悲、很仁爱,那怎么叫“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圣人是与天地合一的人,是没有偏私之心的人。你做好事,他当然赞同;你做不好事,他当然希望你回头;他没有一颗私心,喜欢谁不喜欢谁,是清净发心,是平等发心,是觉悟发心,他不是那样一个偏心强调仁义,对于天下百姓这叫作一视同仁。他知道每一个人要完成自己的使命,每一个人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你扮演完了之后,退出历史舞台,就不再成为这个天地之间的生灵。
如果大家认为这句话表达的可能是距离我们今天两千多年,有点久远,那我特意带来离我们还很近的、刚刚去世不久的乔布斯的一段话。就是在斯坦福大学的毕业典礼上,非常有名,我以前说过,我说这篇演讲我是要背诵一千遍的,当然还没达到。哪一段呢?就是这一段:“No one wants to die.(没有人希望去死)Even people who want to go to heaven Don't want to die to get there.(即使那些想去天堂的人也不希望通过死亡去天堂)”人都想活着,后面有一句很关键,因为死亡是生命中最好的一个发明,它将旧的清除以便给新的让路。这是翻译,翻译得不够精准,原话是这样的“It clears out the old to make way for the new.”把老一代清除掉,为新一代腾地方,一代一代,长江后浪推前浪,我们开玩笑说,把前辈拍在沙滩上。都是万物变成刍狗的这样一个过程。
乔布斯大家知道,他面临着生死,通过手术延长了一段生命,但最后没有拯救回来自己,这个因素很复杂。可是他这段话,我认为他对生命的感悟超出了一般人。就是当任何一个人突然之间就面临,我以为未来我可以设计三十年,可是必须在三个月之内安排好后事的时候,他一定要想,为什么生命的过程是这样?那么人可不可以长存世间?圣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思?天地之间有没有可以超越的智慧?
下面一句“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橐龠”就是拉风箱,就是我们说的鼓风机。你能想象过去那种古老的东西,用个布袋子缝上,两头通气,它一鼓动,使我们冶铁的那个炉温能够达到近千度,所以中国古代冶铁的技术非常高。天地之间,就像拉风箱一样,给你送过来一批,拉走一批;这个风过来了,又吹走了。
“虚而不屈(jué)”,这个“屈(jué)”就是屈(qū),它注音就是屈(jué)。“动而愈出”,你越动出得越多,像万花筒一样,你只要动,就无穷无尽。这个我在《中国经典经济学》那本书上,花了很大的一个篇幅来论证,我们现在的宇宙学跟中国古代的经典之间的印证,大家可以做一个参考。
宇宙是从哪里来的?现在的宇宙学解释是一个大爆炸,就是时空曲率无限大、密度无限大的一点,爆炸而来,这是现代人的解释。但我们看经典,它是由一念而来,一念无名而来,要解释它大概我们花一年的时间都解释不了,因为你读经典文献就得读十年八年,才能够稍稍地认同一点。可能大家聪明,比我快,你读三年,甚至三个月,甚至像六祖那样读一句话你就通了。
但是,我的经历是没有十年的经典文献阅读的工夫,这件事情自己很难认真地理解,我们只是认同老子说的这句话,就是你心思越动,你外围的事情就越多、越杂乱;你心越宁静,你的事业、你的环境越能够走向正路,叫“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多言耗气,气数将尽,你不如守住自己那一颗心——中道,来观察这个世界,来处理自己的人生。
那最关键的一点,我们说“天地不仁”指的是什么?天地之心,那个核心。但说天无心,最后我们的老师给我们破解了这个难题,天无心,但是天地之间有人,你不知道天心,你看看众人之心,就知道了,天是什么心——慈悲的、公开的、公正的、善良的,可见天心。而我们常常听说,天地有好生之德,不杀,慈悲的。那跟“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矛盾吗?不是矛盾。她该救你的时候还是要救,该生的时候还是要生,可是你完成了你自己生长的这个任务,你不要留恋,留恋也留恋不住。这是《易经》的智慧,世间没有什么是不变的,“变易、简易”,到最后你要找到生命当中那个“不易”,就是“三易”。“变易”,一切变化、一切无常、一切幻化,你想抓住的东西,对不起,最终都会消散,“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简易”,大道至简。
我们现在后世注解《论语》、注解《老子》的著作不下千万,都没有超出它的原著。什么道理?我们心知肚明,心不是那个境界,没修到那个觉悟的程度,你就达不到。那我们最后要“求”的是什么?最后要“求”的是“不易”。天地之间,包括天地之外,有个“不易”的东西,这是中国古代在佛学没有传入中华之前已经具备的智慧,“变易、简易、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