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7日星期四
首页/道德经/《天地万物 生之有“道”》道德经理解

《天地万物 生之有“道”》道德经理解

天地万物 生之有“道”接下来今天这第三讲非常重要。尽管我以前说过,就是我们这个讲法,听一讲,会听,听懂了,那么听一讲足够了,就是你缺了其他讲没有关系,因为整个《道德经》的大意在里面了。这是体会所造成的结果,一句话行真了,真正体悟到,八十一章全是我们自己的。但事不过三,在中国文化当中大家都会注意到这一点,三打白骨精,三打祝家庄,三顾茅庐,这个“三”很重要。当时...

天地万物 生之有“道”

接下来今天这第三讲非常重要。尽管我以前说过,就是我们这个讲法,听一讲,会听,听懂了,那么听一讲足够了,就是你缺了其他讲没有关系,因为整个《道德经》的大意在里面了。这是体会所造成的结果,一句话行真了,真正体悟到,八十一章全是我们自己的。但事不过三,在中国文化当中大家都会注意到这一点,三打白骨精,三打祝家庄,三顾茅庐,这个“三”很重要。当时在去年的时候我们开讲这个《道德经》通解,我在想我有没有讲到第三讲的机会,讲到第二讲把人全讲跑了,那第三讲自然就没有了,既然能够到第三讲,那我们就有这个机缘分享一下可能在另外的讲堂上我们没有机会分享的一点东西。

今天至少会讲三章,跟大家详细地说明《道德经》,详细地说明什么是体会。最关键的是,跟大家有一个例证或者叫示范,什么叫“以经解经”。

在座的各位是不是都有这个《道德经》?就是不管哪个版本,如果没有的话,是不是能够脑子里诵读?是不是像我们的一些老先生那样已经完全地了然于心?请大家注意第一章,第一章是我们在第一讲当中着重讲的,但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我们从第一章开始回顾,然后根据以经解经的这个原则,我们会讲解第二十五章。讲解第二十五章还不足够,要加上第五十二章。我认为解释《道德经》第三讲的,是第五十二章。现在我把这三章连起来,给大家念一遍,没有书的请大家注意听。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直接翻到第二十五章,注意!是连续的。

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有些版本写成了“王亦大”)

第五十二章: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是为袭常。

这三章连续地读下来,大家感没感觉到说的其实是同一件事情?很多人读《道德经》或者说背诵《道德经》,很可能有这样的一个感受,就是背诵到前十几章后没有时机再背诵了,时间一长后面的内容也就忘了,再去努力学习,也就是这次学习中断了;也许背到二十几章,没有贯通,没有理解是什么意思。例如,“道可道,非常道”,说明道之所以可以为道,它不是一个可以拿出来不变化的东西;道,可以“道”(说),但是不是“常道”,不是一个可以想象或者比量的“物”。后面第二十五章开篇所说的“有物混成”,那个“物”不要错解为我们今天理解的唯物的“物”,物理的“物”,它也可以在中国古代或者在中国古代的文字当中,表达着除了物质现象之外的我们的精神境界。就是当你无法形容,但是又不是你妄想出来的那个顽空的状态。后来有人说真空叫“妙有”,就是去形容那样的一个状态。形容归形容,不是“道”的本身。

老子他老人家,应该说用后世的说法,有“文字般若”,他的文字表达非常的精练而准确。可是他也说“吾不知其名”,就是“先天地生”的这个“物”,或者这个“东西”,或者那个“状态”,我不知道怎么称呼它,勉强用一个字来称呼,叫“道”;勉强起个名,叫“大”,注意这个“大”,在本文当中这个“大”跟“道”所形容的是一个东西。

后来曾子写《大学》叫“大学之道,在明明德”,那我们这个第五十二章里面说“见小曰明”,连在一块参究,大家可以慢慢地去体会,这三章给了我们什么样的解释、什么样的感受。

然后“大”又怎么叫“曰逝”了呢?“逝”怎么又“远”了呢?这是今天讲座主要跟大家分享的内容。

“道”之所以为“道”,它不是一个恒常的东西叫作“道”。你给它取一个名字,你之所以能够给它取一个名字是因为它没有常名;如果它有常名的话,我们谁能再给它加上一个名字?就像我们这一生,如果这个名字从小户口落定,法律规定任何人不得改名字,那么在这一生当中这个名字就叫“常名”。为什么?你改不了了,唯一的。像我们的社保号码,身份证号码,这叫“常”。为什么?从小到老,一直到我们收拾好离开这个世界,没有机会改它,这叫“常”,变化不了。

可是当我们形容整个生命和世界的那个根本的状态的时候,它有一个“常名”吗?显然是没有的。是我们人类文化要认识自己已经出生到其中的这个世界现象,有了文字之后,有了发音之后,有了观念之后,也就是在我们本来空明的那个灵性状态之中,自己生发出来的“概念”。所以当你灵性恢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个“概念”就消失了。不知道大家以前看经典,有没有这个经历:就是读到最后“没有文字”了?这是一个教育,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转关。

这是我写的一部经,那么你打开里面现在是没字,如果你以为没字的东西是没有,那就错了!因为写法不同,写多少不一定,完全地可以按照你不同的时间去展现,这就是变化。那讲到此处,大家就对开篇这头一句话有没有一个应用到我们现实生活、应用到我们当下的一个感悟?没有什么格局是不可以打破的,没有什么性格是不可以转化的,没有什么困苦是不可以消亡的,没有什么障碍是不可以超越的!

可是如果你自己把自己认定死了,这个事情就坏了。为什么?就变成了“常道”,就变成了“常名”,就变成了一个“成见”。比如如果你是做领导的,你看一个人,你没有做好君、亲、师,没有把他教好,没有领导好,没有教化好他,你就认为这个人不行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他这一辈子真倒霉,碰到了你这样的老师,碰到了你这样的领导,碰到了你这样的一位同仁,否则可以明道转化,幸福美满。

所以,天下没有不好的弟子,只有不合格的老师;没有不好的下属,只有对人认识不清楚、工作不会分配的领导。不明道、不明理,所以就做不好。那下属也一样,换个角度说,也没有不好的领导,没有不好的老师,没有不好的同仁和同胞。为什么?他能做你领导,他的福德就比你好。你要考虑为什么在你的世界当中会出现这样的一个现象,这是“天人合一”的思路,是“广义相对论”的思路,而且是我们真正“修之于身,其德乃真”的思路。认识不清,你的迷局就破不了,就不可能把所谓《道德经》《孟子》《论语》《大学》这样的经典文化应用到自己身上,因为你内心有格。

《黄帝内经》上也讲“反顺为逆,视为内格”,你把自己就隔开了,格格不入,就像我以前(现在也差不多,反正比以前能好点),有人会说:这人格路,格掰,反正是不合群。让你打扑克,你也不打,脸色那么难看,你觉得你那是正道,我打扑克打麻将怎么就不是正道了?那换个角度说,娱乐大众也没什么不好,对不对?让大家快乐一下。可是如果我就坚持我自己的,我排斥其他的,我错了;他排斥我的,就坚持他的,他对吗?都不对。

在没有这些分别之前,叫“天地万物之始”,有了之后,有了天、地、人之后,万物就生发出来。所以当你考虑那个没有的状态,我们会想:到底这个世界是从哪来的?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你说居然有个东西比天地生得还要早,就是天地也是由它生的,怎么理解?我们大多看过《大话西游》这个电影,里面有句台词说:妖怪都是妈生的。都是由母体来的,那天地有没有母体?这第一章解决的就是这个。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