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经典 印证人生》道德经理解
学习经典 印证人生
尊敬的各位同仁、各位同胞:
今天我们开始《道德经》通解的第三讲。在前两讲当中跟大家分享了我在过去十几年间读诵中华经典的一点心得,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中华“儒、释、道、医、武”各家经典是贯通的一家。我们现在讲的《道德经》,很自然地被大家认为是道家文化的典籍,但是在我这里,从2008年年底以后,我认为其实它涵容多家。所以无论学儒家、学道家、学佛家、学医家、学武家,到了我这里统统变成一家,就是“人家”。也就是说,学任何的经典,如果没有和自己的人生、和自己的生命联系起来,那这个经典一定是学错了,最终对自己的人生没有帮助。最近这两年在跟大家分享的时候,我也经常提到《道德经》上老子说的一句话,“修之于身,其德乃真”,如果经典上所说的观念、观点、指导原则,没有通过自己的身体和人生印证到的话,那还不是我们的,经典改变命运这个大利就得不着。
所以,这第一个观点的实质,就是我们学习传统文化应该用贯通的视角。但其实是没有视角的,要注意这一点,就是他是一个圆觉的智慧。
第二个观点,我们说老子和孔子一样,也是“信而好古,述而不作”。老子本人绝没有说我就是道家创始人,这是后世的弟子们给他推上去的,这个判断至少在汉代有一个证明,那就是我们的汉代是用了“黄老之术”,开创了秦以后天下大治的局面。
第三个观点就是《道德经》是“道、德、仁、义、礼”之经的简称。这个说法是我自己感悟出来的。就像我们看《黄帝内经》说,“养生”其实是养“生、长、化、收、藏”五个方面的简称,这五个方面都要养,春天养生,夏天养长(zhǎng),那还有一个长夏,就是那个长长的“长”,长城的“长”,也有读长(zhǎng)夏的,不管怎么样,它还是一个运化的过程。“秋收冬藏”这大家都知道,可能不知道的是,“养生”的全部含义是人应该顺应自然,在春天“养生”,在夏天“养长”,在秋天“养收”,在冬天“养藏”。那《道德经》的名称也是这样,是《道德仁义礼经》的一个简称,而且有一个依据,就是如果大家看过《素书》,就会看到《素书》的《原始章第一》,开篇第一句就是“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道、德、仁、义、礼”这五者就像手指头一样,是一个整体。你再看一下《道德经》当中的第三十八章,“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同样说的是“道、德、仁、义、礼”一体相连。
纲举目张,对一个智慧通达到像老子这样的人,或者像张良的老师黄石公那样的高人,他肯定要说最重要的内容,说提纲挈领式的表达,所以首先要谈道、谈德;至于下面的仁、义、礼,所谓应用层面、技术层面的内容,我们每一个人明白道理以后,自然地就会理通法自明,自己用出来就好。根据现实的条件,和《易经》上讲的“与时偕行”,你生在什么样的时代,在什么样的阶层,什么样的环境里面,你就顺应它起用,就是“无为无不为”。
所以,这几个观点跟大家分享,是为了说明,我们看中国古代的经典,不要被现代尤其是近现代两百年的中国学术界的一些所谓的学术观点束缚了自己的头脑,戕杀了自己的智慧,埋葬了自己的灵性。说一句很严重的话:康乾之后中国学术上最大的贡献在于总结,在于编辑,开创性的东西特别少。举例子来说,我们有了《康熙字典》,我们有了《四库全书》,都是把以前中国古代文明当中积累下的华夏原创经典进行了一次梳理、保存,而真正能出像《道德经》《论语》《孟子》《黄帝内经》《易经》这样真正的原创经典,几乎是没有的。有所突破是在清末民初,是一位姓王的农民完成了对中国文化的一次行为揭示,但现在大家还几乎认识不到,说穿了大概只有这位老先生真正地“洞明性天”,悟道证道,然后把阴阳五行乃至各家学说融于我们的家庭五伦生活,活泼而真实地告诉了大家。由于我们整体上对以前中华正统经典了解得不多,所以突然一接触伦理贯通生理的内容,会感觉到非常的讶异。就像我一开始跟老师学习的时候,听到老师所讲的一些观点,也感到触目惊心,因为从来就想不到生理健康会决定于伦理道德。听到了以后也觉得世界和人生难道真的会如此的精密吗?精密到如同天上星球运转的轨道?那当时确实是一种非常完全的震撼。
学《道德经》或学其他的经典,我们还跟大家分享了三种基本的方法:第一个是体会,就是用身体去明白。如果没有修到自己的身上,你把《道德经》或其他的经典倒背如流,还是我们老祖宗的,不是我们自己的,没有用,你解决不了自己的生老病死,发展不了自己的事业。在第二讲的时候我记得跟大家说,作为一个大学毕业生,没有“修之于身,其德乃真”这一个过程,你解决不了自己事业上的发展,解决不了自己买房子的问题,解决不了自己在五伦当中所面临的像迷局一样的关系,农村土话说“蹬不开套”,没章法,很困苦。
第二个方法就是以经解经。就是用经典的原文去解释经典,用同一本经典的不同章节,不同的语句去互参;用智慧相同的经典去互参;乃至于和我们的史书合参,中国史学界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说法叫“经史合参”,用经典和我们的史书所记载的事实,合起来去参究,去理解,就会得到一个完整的中华传统文化概念。
第三个方法叫至诚诵读。孟子说过“至诚者必感通,感通者必至诚”。我们都学过数学,这叫充分必要条件,翻过来调过去都可以,就是如果一个人至诚到极点,必定感通!
读书听讲,稍微有头脑的,会接下来产生一个疑问,我们感通什么?至诚以后感通什么呢?那可以告诉大家,你想感通什么就能够感通什么。至诚者必感通!而能够感通的,你观察这个人的心理和行为,必定至诚!这是我在2008年年底以后到今天一直在体验着的一件事情。如果读一个经典,在拿到这个经典的时候还有一种成见、有一种怀疑、有一种轻慢,那必定读不通!这也是我在过去将近四十年的学习实践当中,从正反两方面体会到的。就是如果你对你的老师和你拿起的经典怀有百分之百的尊敬心,那么你对他的掌握和理解非常的迅速而准确;如果对他产生了一丝隔阂、轻慢,就难以理解,无论是对人(就是活着的人),还是对经典(老师也是经典,经典就是当年活着的老师,把他的思想化为文字,其实是一体的)。在我第一本书《中国经典经济学》的写作过程当中,我体会到四个字,叫“人经合一”,把你的人和经典合起来才能够真正地体会到经典的妙处,这是我们说的第三个方法,至诚诵读。
至诚诵读里面还有一个重点,读的时候不要产生自己的分别和妄念,就像清理掉了自己电脑里面的空间一样,完全地以一个空灵的心态、虔诚的心态、至诚的心态一遍一遍地去读诵,读诵的结果你不要考虑,也不要像会计核算那样计较我已经读十遍了,甚至我已经读一百遍了,怎么那个老师所说的“其义自现”它没有现?不要怀疑,这种方法绝不会错!
在厦门书展的首发式上,我跟现场的厦门大学以及参加那个书展的同仁们讲,以前我们的社会没有网络,发展速度也没有这么快,所能够见的各种现象也没有现在这么繁复、这么多,人心相对是清净的,也就是说很容易专心。现在不同了,现在可以吸引我们观念的事情太多太多,所以我说很可能我们现代人的“诚”度不够,同样读一本经典有可能造成什么样的情况呢?就是书读百遍,跟心灵清净的古人、我们的先辈相比,比不上他们的十遍。那我说解决的方法就是“书读千遍,其义自现”。用苦功夫,这个苦功夫可能在别人那看着是苦的,如果你乐此不疲的话,对于自己来讲那真是美不胜收,不足为外人道也。
我大概是没有体会到他们那种境界,可是我现在感受到了读书尤其是读经典的乐趣,就是我现在拿到任何一本经典,比如说这本《道德经》,人们认为这是道家的重要典籍,可是在这个里面我能读出医学的味道。我没有专门地跟老师练过武,小时候没这种机会,可是当你看到形意拳的宗师传出来的秘诀,八卦掌的秘诀,太极拳的秘诀,这个以前我也介绍过,原来都不出这阴阳五行,阴阳之道,它都是一家的。那儒家、佛家也不外乎如此,只不过是程度有深浅,就是根据你所读的经典,作者、讲述人的智慧灵性的程度有区分而已。读到这一点就会感觉到,读一句话,其味无穷。所以当讲《论语》的时候,我们提到宋代的宰相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我说将来我有一本计划当中的书,叫《一句〈论语〉治天下》。我们老师讲,一句话可以把人度了,一句话可以开启我们整个的智慧宝库,这完全可以做得到!这是我们学习经典的三个方法:体会、以经解经和至诚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