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诚谦卑 永不自满》道德经理解
至诚谦卑 永不自满
今天讲“道之用”,这就是一个探讨了。因为有些在网上没见过面的人,以为我已经七十多了,满头白发,因为看写的书意思都是老爷子读的书,老爷子应该写的文句。见面以后大概说是个孩子,所以涉世不深,讲这个“用”就有可能欠一些火候,也请各位同仁能够多多地包涵。
我们看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这头一句就出现了我们以前所说的句读的问题,版本的问题,还有以经解经的问题和是不是体会的问题。我现在拿到的这个版本是中华书局给孩子们印的读本,这大家都熟悉了,因为我经常举起来给大家看,算是比较权威的,可是也是有问题。“道冲(zhōng)”它的注音应该是这个“冲锋”的“冲”,它注成了中间的“中”这个音,然后逗号,就是“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有一些版本这个“冲”写成了上面一个中心的“中”,底下一个器皿的“皿”字,不知道有没有看到过这个版本的。还有一些版本中间没有这个逗号,就是“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这个我们就不管它了,我们现在恢复到没有句读的那个时候,就假设我们现在从古代的墓地里面挖出来两千年以前的一个版本,那应该是正体字,就我们说的繁体字,而且也不会有今天印刷的这种标点符号,看一下这句话,直读的话应该是“道冲而用之或不盈”,连读下来应该是这样的。那我自己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就想到了整个的中国历史,我们以前也提过,研究中国历史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叫经史合参,那经不用说了,我们这一句话就是《道德经》里面的经文,经史合参,就是看了经文以后得想到我们历史上发生的事情,想到历史上发生的事情怎么来印证这句话呢?我开始解释我自己的思路,等于是说跟大家探讨或做一个参考,它尽管注音注成了中间的“中”,好像也能解释得通,但我认为有可能是牵强附会,因为我们看一下第五章,最后一句“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我们曾经讲过,如果您自己写文章,篇幅不太大,前一句话跟后一句话距离不是很远的时候,会不会同一个字您写出两种写法?那么老子这种圣人是不是会像鲁迅先生写的孔乙己那样,卖弄一个字的不同写法?从我自己的体会来看好像完全不可能!他不会有任何的卖弄字不同写法的这种心思,而且写错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第四章和第五章这才隔了几句,这个地方就写上两点水,后面这个“不如守中”的“中”就去掉两点水,然后解释起来说是同一个意思,可能吗?至少我表示怀疑。
我们再看这个“道冲而用之或不盈”,不管它怎么句读,连贯起来看这一句话,无非是说这个道如何应用,用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然后能达到什么样的一个结果。
我把讲这个传统的经典和熟读中国古代的经典的方法就概括为三种,不断地跟大家说过,就是第一体会,用自己的身体去明白,就包括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去明白;第二就是以经解经;第三个你要有至诚心,就是至诚诵读,没有至诚心,那绝对是经文是经文,我们还是我们自己,化不掉,就永远是文人,而不是文化人!永远是文人,而不是文明人!这是有很大区别的。文人可能只是说一些经典上的语句,但是化不掉他的性格;化不掉性格,你就改变不了命运,那读书可能就变成了一次辛苦而无味的赔本的旅行。
我们讲这句话“道冲而用之”,这个“冲”,就冲锋这个“冲”,组词还可以跟那个谦虚的“谦”联系起来,大家有注意到这个词吗?叫谦冲,而这个“冲”有人干脆就解释成“虚”,谦虚的虚,所以“谦冲”如果您没有搞清楚是什么,你把它置换成“谦虚”去理解一下。毛主席他老人家出生地听说过吧?叫韶山冲,尽管我没去过,但是我看书上面描述那个意思,什么是“冲”呢?类似是三面环山,一面开口,就像一个空空的大布袋子一样,有一个口。不管从地势上来讲,还是说从跟谦虚的“虚”字具有同义上来讲,说明有道之人用道之时应该是一个虚灵的状态,而不是一个自满的状态,只有这样“或不盈”。“或”在古文当中,当“有人”“或许”讲,都有可能。那我们现在来看老子他老人家这句话,我体会应该是“冲虚而盈去用道”,有可能达到“不盈”的这个状态。
为什么叫“不盈”?因为盈之后就招损了,就是“满招损”,满跟盈是一个意思;“谦受益”,那我们说这个谦跟冲,“谦冲”尽管不是一个字,但汉字的组成法,很多词汇是同义的反复。比如我们说一个人慵懒,一开始学这个词的时候,一查字典,慵即懒,懒即慵,它尽管有细微的差别,但还是说都是那么一个不太勤快的状态,汉字是很精微的,它有区分,可是实质上如果找对立面的话,就很相近。我们要观其大略的时候,就先不必把那些细枝末节的东西搞清楚,先把主要的矛盾抓住,所以“满招损”最好是我们不要自满,连现在酒桌上倒酒都是看一个人自己去倒酒,不能你自满,我来给你倒,这也是中国的一种文化的扩展。
“谦受益”我们可以换一个字,叫“冲受益”,就是如果你是谦虚的、谦逊的,能不能受益?因为我清楚地记得,我们讲过《易经》六十四卦,唯有《谦卦》六爻皆吉。任何一个人保持谦逊、谦卑、谦虚、谦冲的状态,很少有人会去障碍他、嫉妒他、诋毁他,因为他已经卑到底了,已经把你都抬到老爷的份儿上,你高,你是大爷,你是爷我是孙子还不行吗?你还能拿他怎么样?所以刘有生老师说托起愚人是贤人,他怎么教我们的?就是见到高人别低气,见到低人别傲气,保持一个不卑不亢、朴朴素素的这么一个状态,叫“道冲而用之或不盈”,这是我自己对文义的解释。
那为什么我说看到这句话,我就觉得这一句话我们可以讲一年也讲不完,因为如果你把中国的历史拉进来之后,真是讲不完。我今天为什么又特意第二次把《史记》这本书带来呢?因为说完之后得举例子,我就举《五帝本纪》上司马迁给我们写的一段话,大家看看能不能印证“道冲而用之或不盈”这句话。
大家都知道“五帝”司马迁写的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以前的我们先不说,就看尧和舜之间的这个禅让交接的过程。这一段话说“尧立七十年得舜”,尧作为天子“立”嘛,就是已经做天子位,七十年之后得到了舜,因为舜是以大孝天下而出名,被举荐到尧那里面的。尧要找接班人,说谁行?有人推荐他的儿子丹朱,你看《尚书·尧典》就清楚了,这是一段真实的、被正史记录下来的史实。但是他说他儿子不行,然后又举荐了两个人不行,最后说舜可以。接下来尧就开始考察这个舜。
他考察不像我们今天组织部考察,他考察是让自己的两个女儿都嫁过去,去考验他;让自己的儿子跟他做朋友,就天天跟你纠缠在一块儿。那你表面上可以装,你背后还能装吗?女儿都嫁过去,为什么是这样?我就体会一下,为什么考验一个人要付出这么大的成本?现在才知道,或者说我现在以我一己之心去领悟,尧是为天下负责!如果领导人不是一个可托付天下的领导人,他如何向祖宗交代?如何向天下交代?如何向自己的良心和良知交代?
在座各位,因为中年以后的不会有两个女儿了,老年的可能还有,扪心自问一下,如果我们自己有两个女儿,肯不肯为了考验一个人的德行,让她嫁过去呢?古代是可以一个男人娶多个妻子的,或者是说一个正妻,几个侧室。那今天说就是有一个女儿,你为了考察这个人肯让她嫁过去吗?一旦不行怎么办?这是体味到尧作为天子的良苦用心。
“七十年得舜”,注意!“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于天”,这是古代的规矩,“尧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他什么时候立的我们先不管,当天子七十年了,得到舜,又二十年,感觉老了,然后让舜摄行天子之政,就是他还活着,是辟位二十八年。请问一下在座各位同仁,我们这位尧从荐天子位到他崩的那一天多少年?七十加二十加二十八是不是?那再思考一下,孔老夫子在《论语》当中说的“仁者寿”,如果说尧二十岁荐的天子位,他活了多大?这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佐证吧?这不是今天最重要的主题。
再往下看,“百姓悲哀,如丧父母。三年,四方莫举乐,以思尧。”三年等于国葬,大家不奏乐,不听音乐。“尧知子丹朱之不肖”,知道他的儿子不成材,“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这是古书的记载,儿子不行,交给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就是说我传位给了舜,天下得到大利,但是他儿子心里不是滋味,这个“病”不是真的就得病的那个病,就是意念上恐怕是不得志,不舒展,不愉快。但是,如果给了丹朱,就是“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一个人得其利,但天下的人要遭罪的。史书上,我们现在这是打引号的,也就是说他真的说过这句话,或者历史记载,传下来这句话,“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这是当爹的考虑到自己儿子、后代说的这句话,叫“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我们今天有做领导的,有做董事长的,现在官二代、富二代也很多,看到尧的这种做法,能不能有所触动呢?最终“而卒授舜以天下。”就是最终不知道有没有挣扎,有没有思考,有没有犹疑,反正是最终结果把天下就传给了舜。
“尧崩,三年之丧毕”,三年之后过去了,这个舜呢,他的做法我认为就已经印证了今天这第四章的第一句,“道冲而用之或不盈”。谦虚、谦逊、谦卑,你看一下是不是这样。“舜让辟丹朱于南河之南”,三年的丧期结束了,你让我摄行天子之政,那我干活,但是丧期结束了,一定得有一个人正式地登基,作为天下的天子,而在这中间辟让丹朱,就是你是前任伟大领袖的、圣王的后代,退让。在哪儿呢?在南河之南。他辟让,可是呢,你看下面天下人是怎么做的,“诸侯朝觐者不之丹朱而之舜”,朝觐的人不到丹朱那里去朝觐,而去朝觐舜;“狱讼者不之丹朱而之舜”,打官司的,有矛盾了,有纷争的,要解决,第四章下面还有一句话,叫“挫其锐,解其纷”,解决民间的纷争,也不找这个丹朱,还是找舜;“讴歌者不讴歌丹朱而讴歌舜”,就是天下人称赞还是称赞舜,而不称赞丹朱。
诸侯打官司的,好争的,还有那个体念德行而弘扬歌颂的这些人,全都是舍了丹朱而去舜那里面,这意味着什么?后世有一句话叫作“天下归心”。“舜曰”,就两个字,“天也”,无非是说,没办法,天命,天之心,天之意。那怎么办?“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是为帝舜。”没有办法,你不能老退着,当仁不让,说这既然是天意,三年辟过去之后,仍然辟不开,那就干吧。“而后之中国”,就是我们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简称的中国,在历史上,你看什么时候出现这个词?当时的那个中国就指我们今天的这个政府吗?这个朝代吗?显然不是。所以看古书,不能以今天的观念去理解,这个要小心,就是一个词汇最初什么时候出现,是什么意思,要回复到当时的历史环境当中。
有一句话叫“中国难生,正法难闻”,正确的道理不容易听到,听到了不容易相信,相信了不容易做到。把道讲清楚了,非常容易,大家知道“大道至简”,为什么从古到今,假传万卷书,但真传就一句话?这是真的,绝不骗人的,“大道至简”,一句话就告诉你。但是一句话你听不懂,当面错过。我今天拿来这几本书,没有一本是多余的,儒释道医,各有其代表,但今天就是上一节拿来的武学的那本书,我没有拿。为什么是这样呢?因为你只要有真心,至诚心,就进去了;如果没有,就体会不到,也就理解不了。
所以,这句话如此的重要,叫“道”,我们加一个逗号,你要想用,怎么用?“冲而用之或不盈”。“不盈”是什么意思?你永远给自己留一步,不要极限,不要在局限条件下利益最大化。学完经济学之后,也应该说在局限条件下,利益排第二,往后退一步,才能够体会到“冲而用之或不盈”的妙处,才能够得到大利。
这是我们从历史上来看,看舜是怎么用的。舜找接班人如出一辙,仍然是这样。“舜年二十以孝闻”,二十岁的时候,以大孝闻名天下,又过了十年,“年三十尧举之,年五十摄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尧崩”,跟前一段记述都一样的,尧辟位二十八年,他帮着处理政事二十八年,到五十八岁的时候,尧崩了,然后退让了三年,六十一岁的时候,“代尧践帝位,践帝位三十九年”,多大岁数了?一百了。所以我曾经说过请大家考虑一下,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为什么就这么六位却占据了中国上古史的七八百年?几乎每一位都是一百岁以上。所以你看《黄帝内经》的《上古天真论》,孔子说“仁者寿”不是假的,他们做的是真的。你肯把女儿嫁过去,为了考察这个人值不值得,能不能够担负天下,这一件事情就证明了尧之真,尧之德。到今天尧的家乡的人民,依然感念他的德行,这不是假的。
你再看,“舜子商均亦不肖”,这两代圣王真是很奇怪,他说“不肖”,这儿子未必就是非常糟糕的意思,就是可能担不起天下大任而已。所以“舜乃豫荐禹于天”,仍然按照以前的规矩,提前把这个大禹王“荐天”,就是等于提前向那个上级组织部,就是“天”打报告,等于是向天下人公布一下。我们老师说过,人民就是天,等于昭告天下,将来他要接位的。那么他推荐禹十七年之后,崩,仍然是三年之丧,应该是跟尧的待遇是一样的。这个大禹仍然是“乃让舜子,如舜让尧子”,大禹也是这样做的。
注意!我们小的时候学历史,当时告诉我们说好像是禹怀有私心,直接把天下给了他的儿子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什么奴隶制社会。我读司马迁的《史记》才知道,原来不是这样的,大禹仍然是把天下让给别人,但是为什么没让出去?这个历史也有清楚的交代,是因为天下的人认为他的儿子启足以担当天下,是这么来的。但是确实是他儿子启接位之后,从此开始传位长子,就传给自己的儿子,不管以后合适不合适成了家天下,那是一个很重大的分别。但是在禹那仍然是“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可是“诸侯归之,然后禹践天子位”,就是他让也让不出去,底下这些诸侯仍然归附于禹。这就是我们能看出上古社会有道之人真实的做法。
刚才谈的都是天子,那在生活当中跟我们很远吗?不会是这样。我就体会到,如果每一个人该拿的不拿,能拿多的我少拿,那是什么?是中国传统经济学的一个秘诀,为什么我们说这个经济学出自中华经典,你就看这一句话李嘉诚做没做到?“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我多次说过这件事情,他告诉儿子,别人认为拿八分利可以的,我们李家拿六分就行了。为什么他能做到这样?他直接是反西方经济学那个前提假设的:局限条件下的利益最大化。他是那么做的吗?他是薄利多销,让利呀。包括苏州固锝电子的董事长吴念博,人家要拿百分之十,手下说百分之六,最后说能不能妥协在百分之八?吴董说:“我给你百分之十。”对方当时就不好意思了。
在这几年生活当中,我就体会到“道,冲而用之或不盈”的益处。能拿的,所有人都认为你该拿,不要拿了,因为我无法保证我以前拿的是不是我应该拿的,是不是多拿了。那么现在,往出还,还完了之后,往出积,送钱,积在天下。慢慢地你就会感得,等到了感得那个效果的时候,生活就真正地进入了自由解脱的状态。是值得付出的。所以,在最初没有明理,越做越反,人是颠倒的;明道之后,正确地做,可能跟大家不一样,但是越往后去,越能够看到它的大利。所以不要以为这么做的人是吃亏的,一定是有他真正的道理在。
说了老半天才讲了第一句,而且我们说要详细讲历史的话,那你说汉文帝是不是“冲而用之或不盈”?唐太宗宁可让自己的亲信受委屈,让对立方的人,魏征就是他对立方的人,有大用,然后有贞观之治,创造了盛唐。我们今天在国际上要是回顾历史吹牛的话,那汉唐是必须提起来的。你是不是做到了这一点?谦退、谦卑、谦恭。